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秦之基 (第1/4页)
正月十四,成峤收到下面人传来的消息,诸子百家按照约定已经送来各自学派的典籍,相关的老师也全部到位。 收到消息后,成峤立即进宫,并且派人去邀请吕不韦。 进宫后成峤又派人去通知赵姬来雍宫偏殿议事,然而赵姬没有兴趣参加,让他们自己商量好就行。 成峤也不强求,赵姬不参加正好,免得整出什么幺蛾子。 两刻钟后,吕不韦来到偏殿,拱手一礼道:“拜见王上。” 嬴政停止跟成峤闲聊,脸上带着澹澹的微笑,心情似乎很不错,沉声道:“相国无需多礼,请坐。” “多谢王上。” 吕不韦随后笑着回了一礼成峤一礼,原本他还以为成峤会因为手握他的把柄而对他有所轻慢呢,结果没有,一如既往的保持着尊重。 就算是表面上的尊重也颇为难得了。 “王弟,相国到了,有什么事情现在可以说了吧?” 嬴政含笑看着坐在左首的成峤,眼中有些好奇,坐在右首的吕不韦也看向对面的成峤,心中暗自猜测。 成峤也没有卖关子的意思,直接了当的说出了目的。 “之前不是跟王兄和相国提过天下富商的尾款已经付清了吗?” “如今诸子百家也将典籍和老师全部送到,我想学宫的筹建可以提上日程了。” 吕不韦捋着长须,不紧不慢道:“不知君上有何想法?” 成峤对吕不韦的表态很满意。 吕不韦这话就跳过了到底筹不筹建学宫,直接到了怎么筹建的问题,果然握有把柄还是有用的,否则已经入国库的钱恐怕没那么容易太掏出来…… “我是这样想的,有什么疏漏之处,王兄和相国尽管补充。” “首先要在咸阳筹建一座学宫,鉴于咸阳是我秦国的国都,那么这座学宫必然是秦国乃至天下最好的学宫。” 嬴政和吕不韦微微颔首,这说法合情合理,没有外地学宫超过国都学宫的道理,国都的颜面还是要维护的。 “另外第一座学宫也方便管理和调整,算是一个尝试,因为在我的设想中秦国的学宫与六国的学宫有着本质的不同。” “噢?有何不同?”嬴政心中好奇更盛,笑意盈盈道。 吕不韦也很好奇,因为学宫这玩意天下不是没有,还不止一处,最为出名的当属于位于齐国国都临淄的稷下学宫,不过各处学宫本质上都大同小异。 “天下的学宫包括稷下学宫都侧重于学术,而我筹建的学宫本质上是一种官吏选拔方式。” “如今官吏选拔制度主要是举荐,这样的制度利弊王兄和相国应该比我更清楚,在此就不做赘述了。” “我筹建的学宫主要是教导怎么样可以成为一位合格的官吏,学术讨论为辅,比如有志于成为一名律法官吏,在学宫中就主要学习秦国的各种律法,其他种类的官吏类似。” “毕业后视其学业的考评,分配到相关的官衙实习一年半载,合格后直接授予官职,比如差一些的分配在郡县,最好的一批分配在中央官衙。” “我秦国有鲸吞天下之志,也有鲸吞天下的实力,随着未来的扩张,官吏肯定不够。 “重要的位置我秦国官吏的数量也许足够,但中下层绝对不够,那么就避免不了要大量启用六国原本的官吏。” “这些人的风格与秦国官吏的风格格格不入,恐怕他们连秦律都搞不清楚,就算搞清楚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山高皇帝远恐怕少不了恶事。” “他们做下了恶事,六国民众却会把帐大部分算在我们秦国头上。” “而且这些人保不准要跟幸存的六国余孽联系,到时候如此庞大的官吏群体,如何能够分辨清楚?” “隐患太大了。” “在我看来六国官吏可以用,必须给他们开一些口子,否则他们会搞事,闹得鸡犬不宁,大字不识一个的黔首太容易被扇动了。” “但绝不能以六国官吏为主,而是应该以我秦国官吏为主。” 如今的秦国官吏还没有堕落,无论素质还是效率都比六国官吏强太多了。 尽管统一下肯定会有一部分官吏堕落,但只要采取相应的手段保证大部分官吏能够尽责,问题就不大,总比大量启用六国官吏好。 这个时代能够读书的人太少了,在六国无论怎么筛选,关系总是错综复杂的。 “王弟说得在理,寡人也不相信那些六国官吏,相国以为如何?” 嬴政脸上的笑容消失,满是严肃认真之色,对于学宫之事的重要程度已经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 “君上说得有道理,老夫早年经商曾走遍六国,大多数官吏都腐朽不堪,贪得无厌,做事不行,压榨钱财都是第一名。” “我秦国官吏与之恰恰相反,大多数官吏都是好的,担得起尽忠职守四个字。” 吕不韦回想起早年经商每到一地必须拿钱开路,有时候拿了钱还不办事,心中就有些不爽,因此狠狠批判起六国官吏,顺带夸奖了一番秦吏。 嬴政听到吕不韦夸奖秦吏,心中高兴。 “我秦国的官吏的确很不错,有些人是真的廉洁能干,但更多的人在我看来是因为秦律较为完善和严苛,以及秦国正处于上升期。” “摄于秦法威严以及自身前途,他们不敢以身试法。” “一旦等到四海归一,恐怕将有相当数量的官吏堕落。” “大业已完成,还不能好好享受一番吗?” “我想这会是大多数堕落官吏的想法。” 嬴政闻言眼神锐利了很多,冷厉的声音响起,话语中蕴含着无尽的血腥。 “谁要是敢堕落,查出来多少杀多少!” “堕落的官员自然该杀,更应当加大监察和律法的约束力度,让官员时时刻刻感觉到头顶悬一把利剑,不敢轻易触犯。” “相国说得有理,人性如此,的确应该加大监察和律法的约束力。” 成峤闻言心中无奈一笑,秦法现在的约束力已经相当大了,在六国人看来堪称恐怖,稍不注意就要杀头,还有各种惨烈的酷刑,别说受刑了,就是听那么一说也让人感到恐怖。 既然谈到了律法,成峤也打算也说一说,做个铺垫,顺便给嬴政提个醒。 “王兄,相国说得有理,我也认为该加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