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9章 影迷和签名 (第2/5页)
华扬走了也好,他一个人在家练练琴,感觉也挺舒心的。 其实华扬猜的没错,《树洞》这篇小说是之前就已经写出来,被周彦放在抽屉里面的,除了《树洞》之外,抽屉里面还有十几篇小说。 既有两三千字的短篇,也有好几万字的中篇。 《树洞》是他自己原创,没穿越过来之前他抽时间在上写过一篇小说,《树洞》就是他为里面的主角写的。 周彦知道,这篇小说肯定会受到华扬他们的青睐,因为他当时写这篇小说,就是为了这个年代定制的,叙述手法在传统的基础上,还带着点实验性。 关键是实验性不多,恰到好处,比余桦、马原的他们的先锋文学可要柔和多了。 …… 第二天下午,华扬就打电话给周彦,告诉他《树洞》已经给领导看过,决定放在八月那一期里面发表。 这之后,华扬就再没来sao扰过周彦了,就连之前说的《清水里的刀子》研讨会也迟迟没有消息。 周彦也乐得清闲,依旧是四合院、学校、燕京厂和电视制作中心这四个地方跑。 一直到六月十号的时候,周彦接到了许情的电话。 接到许情电话的时候,周彦还有些意外,倒不是因为接到电话而意外,而是因为许情这么长时间才给他打电话而意外。 “我明天就要去长安了。” 《清水里的刀子》就要开拍,许情跟孔琳都要去长安,这事周彦知道。 “怎么去?”周彦问道。 “长安厂那边有车从燕京过去,我跟孔琳师姐一起坐车过去。”随后许情又笑道,“不问问我,为什么这段时间都没去找你?” 周彦挑了挑眉毛,他发现许情说话真有点策略,一般女孩子想要撒娇,问的都是“你这段时间为什么都没找我”,但许情却换了一种方式问,看似姿态更低,实则以退为进。 “你最近应很忙吧,快毕业了,毕业作品应该完成了吧?”周彦说道。 “是啊,最近都在忙毕业作品,你呢,为什么不来找我啊?” 许情这时候再这么问,似乎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我也要毕业啊。”周彦笑道。 “嗯,我就知道你也在忙毕业的事情。”许情笑了一下,又非常遗憾地说道,“只是可惜,我这次去长安拍戏,《想飞的钢琴少年》首映的时候,没办法跟你一起去看了。” “没关系,以后还有机会的。” “好啦,不能跟你说了哦,我要回去收拾行李,明天还要起个大早。” 说完,许情也没多说什么,就把电话挂了。 见她挂电话这么快,周彦再次感到意外,按照许情的风格,应该会叫他去送,至少也会暗示。 不过周彦也没多想,这两天毕业作品音乐会就要开始了,他忙得很,没心思去想其他事情。 …… 六月十四日,周日,毕业作品音乐会如期举行。 每年作曲系的毕业作品音乐会在学校都非常受关注,就不算其他观众,单单是参加演出的乐手加起来就超过两百人。 学校的大音乐厅有九百多个座位,不过带站人的话,能塞两千多人。 今年的毕业作品音乐会尤为受关注,因为有周彦的存在,早上八点不到,座位已经坐完,再来的人只能站着了。 之所以热度这么高,倒不是因为周彦有多厉害。 周彦确实很厉害,但是央音作曲系这么多年,出来的学生,比周彦厉害的也有很多。 谭盾当年多厉害啊,人还在上学的时候,就拿到了大奖,但是谭盾毕业作品演出的时候,阵仗跟今天比都差得远了。 不过周彦除了专业技能厉害之外,还混其他圈子,又演过电影。 而且前段时间周彦在香江跟张蔓玉闹出来的绯闻,最近在内地也传了开。 就冲着“张蔓玉”绯闻男友这个名头,好多人都要过来看看,今天来的还有很多都是其他学校的。 要不然的话,也不可能有这么多人,央音本科、研究生再加上教师工,也才两千人左右,根本凑不到这么多人过来看演出。 施万春跟吴祖强坐在最前面,看到后面满满当当的观众,吴祖强笑道,“今天来了有一千多人了吧?” “嗯,这个音乐厅总共有九百九十多个座位,已经坐满了,应该是还有其他学校的学生过来。” 吴祖强点点头,“这样也挺好,咱们要欢迎其他学校的学生来我们学校交流,音乐就要面向大众。而且观众多,这些演奏的学生们也是好事情。有些学生没有上过大舞台,面对这么多人演奏过,这时候就要考验他们的心理素质了。” 施万春笑道,“这些人也未必都是冲着音乐来的。” 周彦跟张蔓玉的绯闻,施万春也有耳闻,前两天他还特意把周彦叫过去问了问,知道情况之后,他也不免感慨,这娱乐杂志,捕风捉影的本事是真厉害。 施万春也告诫周彦,要涉足影视圈也没问题,不过还是要明哲保身,不能随意地让自己陷入这种风波之中,这种名气对他来说并非是好事情。 吴祖强不清楚周彦跟张蔓玉的绯闻,不过他也知道施万春这话的意思,很多人来听这场音乐会,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看到周彦这个影视明星,至于音乐,他们确实不太关注。 “因为什么而来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够用音乐将这些人留住。他们因为周彦而来,或许最终能够爱上音乐,因为音乐而留下。”吴祖强笑道。 施万春点点头,“那就要看这些学生的本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