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_第119章 影迷和签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9章 影迷和签名 (第3/5页)

/br>    ……

    今天来的外校学生中,大部分都是过来凑热闹的,当然也有个别真是周彦的影迷,比如燕师大来的男生左立跟女生尚文雅。

    这俩人都是燕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的,不过左立是大二的,而尚文雅是大一的,两个人都是学校戏剧社团的成员,平时就爱看电影,研究电影。

    左立很喜欢巩莉,所以巩莉的所有电影他都会看,当时看《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时候,他就觉得演陈飞浦的这个演员是个好苗子。

    后来又得知《天堂回信》里面的配乐指导是周彦,他就更加看好周彦了,现在他对周彦的动向也十分关注,知道周彦指导的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下个月要上映,还知道周彦即将参演《青蛇》。

    尚文雅跟左立关系很好,经过左立的推荐,她对周彦也关注起来。

    他们学校离央音不远,加上左立又特意打听了,所以知道今天周彦要参加毕业作品音乐会,俩人就一起来了央音。

    俩人坐在中间的位置,尚文雅掩着嘴巴,小声问道,“师兄,你看到周彦人了么?”

    “没有。”左立摇摇头,“他们表演的人,应该是在其他地方待着吧。”

    尚文雅点点头,又问道,“师兄你说,今天来的这么多人里面,有没有其他跟我们一样,单纯是因为周彦来的?”

    “应该有吧,我刚才在路上还听到他有人说到周彦,好像周彦在央音挺出名的,有点风云师兄的感觉。不过像我们这样,作为影迷过来的,应该很少,毕竟他才参演过一部电影,而且还不是主角。”

    尚文雅笑道,“其实我现在其实挺矛盾的,一方面我当然希望他在音乐方面才华突出,但同时我又担心,他音乐才华太过突出,以后不演电影了。他这么有潜力,不演电影可惜了。”

    “不用担心,后面他不是要参演《青蛇》么,证明他在演戏方面还是有想法的。而且他不演戏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多关注关注他的幕后作品。”

    尚文雅瘪瘪嘴,“我还是希望能够经常在大银幕上看到他。”

    左立笑了笑,他们俩都是周彦的影迷,但是心态却不完全相同,直白地说,左立更看重周彦的才华,幕前的幕后的都有,而尚文雅显然更看重周彦的“色相”,希望能够经常看到他演戏。

    “我刚才好像看到李媛媛她们了。”尚文雅又说道。

    “李媛媛?谁啊?”左立疑惑道。

    “我们学校英语专业的,她唱歌挺好听的,去年我们来学校的时候,学生会组织迎新晚会,她还上台唱歌了。”尚文雅解释道。

    “哦。”左立点点头,他之前没听过李媛媛这个名字。

    “一会儿我去问问她们,是不是周彦的影迷。”尚文雅笑道。

    “可以啊。”

    谁都想找到同好,特别当他们支持的人比较小众的时候,平时想要找到同好太难,所以遇到了就会很珍惜。

    又过了一会儿,原本有些嘈杂的音乐厅忽然变得安静起来,因为有主持人拿着话筒上台了。

    “尊敬的领导、老师……”

    主持人上台说了一段简短的开场白之后,就把系主任施万春请了上去。

    施万春上台之后,发言风格非常简洁,只用了两分钟就把话说完了,他也知道毕业作品音乐会时间很紧,一首曲子从准备到结束至少要十好几分钟。

    87作曲系原本是16个学生,不过因为贾国屏提前毕业了,所以今年参加音乐会的只有十五个学生。

    十五个学生,十五部作品,每部作品从准备到演出结束最少也要十五分钟,一场音乐会下来,要四个多小时。

    音乐会八点半开始,如果一刻不停,至少也要到十二点半才能结束。

    不过施万春看了今年的作品名单,知道十二点半肯定结束不了。

    这十五部作品,每一部作品的时长基本上都在八分钟到十二分钟之间。

    这还只是纯演奏的时间,另外还有上台准备以及下台收拾的时间,平均一首曲子演奏完可能要二十分钟以上。

    这样算下来,十五首曲子演奏完恐怕要五六个小时。

    为了让大家不那么累,所以系里面是把演出拆成了上下半场,上午半场演奏八首,下午半场演奏七首。

    施万春下去之后,第一首曲子的乐手们纷纷上台准备,台下的观众们也都屏气凝神,准备欣赏接下来的节目。

    全场最认真的观众,应该就是作曲系的师弟师妹们了。

    从作曲88到作曲91,总共有六十五个人,今天基本上都到场了,不仅仅是他们想要来,而是他们不来都不行。

    师兄师姐们的毕业作品音乐会结束之后,再上专业课的时候,授课老师大概率都会提到音乐会上演奏的作品,甚至还会考他们一些跟这些作品有关的问题。

    “某某师兄的作品,配器思路是什么?”

    “某某师姐的和声为什么这么写?”

    等等……

    他们这些师弟师妹如果今天不来,后面上课可能就会遇到困难。

    第一个上台演出的作品,是徐玉红写的《龙舟》。

    徐玉红是鄂省人,所以这首曲子主要描绘的是赛龙舟活动,借用了鄂省的民歌来设计音高,又借用鄂省的音乐以及各种活动来设计乐曲节奏

    曲子整体节奏欢快、热情,跟徐玉红自身的性格也很相似。

    他们的演奏顺序并不是随机的,而是特意安排的,往往第一个上台的可能会是炮灰,不过徐玉红的表现,一下子就把作曲系的那些师弟师妹们给震住了。

    本科学生中,作品能有这样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