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_第130章 影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0章 影城 (第2/5页)

谱子,而且周彦也没禁止他们外传过。

    周彦在学校之所以这么出名,当然不只是其他人帮忙吹的,也是因为有这些曲子在学校流传,是这一首一首曲子造就了他的名气。

    他们在琴房又聊了一会儿,周彦笑道,“你们晚上别走了,留这儿吃饭吧。”

    汪锋他们还没说话,方秀就笑着说道,“今天就开始管饭啦。”

    “嗯,只要你们来,随时管饭。”

    周彦笑呵呵地说了一句,随后去给饭店打了个电话,让他们一会儿把饭菜送过来。

    ————

    星期三上午,周彦一大早去了慧桥饭店617房间。

    房间门口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宣传部”,证明他没有走错。

    六楼基本上都是梁宇他们的办公室,刚才周彦还特意看了一圈,整个办公区域分为办公室、研究室、财务部、工程部——大概六七个部门。

    617的门是掩着的,周彦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声“进来吧”,周彦便推门进去了。

    房间的门看着很小,不过房间里面倒挺宽敞,大概五六十平米,床被弄走了,放了几张桌子,以及一组沙发,此刻整个宣传部就只有梁宇一个人。

    见到是周彦,梁宇笑着起身,“周彦你来啦,快坐。”

    随后梁宇一边给周彦沏茶,一边对周彦说道,“格林斯潘导演估计要到九点半才会过来,你稍微坐一会儿。”

    周彦笑道,“他昨天就来了,你们已经接触过了么?”

    “接触过了。”梁宇点点头,将一杯茶递到周彦手上,“他还是非常好说话的,也表示一切以我们这边为主。”

    周彦接过茶杯,笑了笑,看来这个格林斯潘更注重宣传片导演这个名头,说白了,燕京奥申委跟格林斯潘这次的合作,都不过是看重彼此的名头罢了。

    这对奥申委来说,有好有坏。

    好的是,格林斯潘不会乱搞,主动权还掌握在奥申委这边。

    坏的是,格林斯潘这样“从谏如流”,拍出来的作品就未必能让人满意。

    “他有聊他的拍摄想法么?”周彦又问道。

    “暂时还没有,说是要在燕京先逛逛,找找灵感。”

    梁宇笑了笑,又掏出一包烟,给周彦让了一根,周彦笑着摇头,“我不抽烟。”

    “其实我平时也抽的少。”梁宇给自己点上一根,随后继续说道,“今天上午见过面之后,我准备带他在燕京逛逛,你要不要一起,也当是采风了。”

    “没问题。”周彦笑着答应。

    “也不用去太远,他对你的《故宫的记忆》很感兴趣,今天就去故宫周边逛一逛,其他地方恐怕也去不了了,明后天我让奥申委的其他同事带他。”

    梁宇是他们部门的二把手,还是体委国际司的,每天一大堆事情等着他忙,所以也不可能天天陪着格林斯潘在燕京瞎逛。

    他也没提出让周彦陪格林斯潘,毕竟周彦又不是他们部门的,今天能跟作陪,就已经算是给面子了。

    梁宇吐了口烟,又继续说道,“昨天格林斯潘跟何主任见面的时候,问过一个问题,他问人们最想知道中国的是什么,何主任告诉他,要突出中国人民,硬件都是相似的,真正的区别于他国的,就是中国人民的淳朴、善良、热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和平世界友谊的热烈追求。”

    周彦点点头,何主任这话等于是给这次拍摄的宣传片定了调子。

    何主任所说的话,周彦是认同的,这样的宣传方向不仅仅能区别于他国,也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

    相较于十年后申奥,现在燕京的体育设施、硬件水平跟其他国家还是有些差距的,如果把宣传的重点放在硬件上,那等于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非常不理智。

    周彦笑着说道,“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我想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就应该能够包容更多元的文化。”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拥有接近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中国文化是世界文明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别国看到我们的人民、认识我们的文化,这不仅仅是我们申奥宣传的重点,也是我们申办奥运会的初衷和最终目的。我们也要让会员们认识到,选择燕京举办奥运会,能够充分有力地帮助他们宣扬和落实奥林匹克精神。”

    梁宇砸吧了两口烟,笑眯眯地说道,“周彦你这不来我们单位工作,真是浪费了,你说的没错,这也是何主任跟格林斯潘导演对话的核心。”

    “我也是尝试去理解何主任的话。”

    梁宇扬了扬眉毛,忽然又问道,“你拍的那部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在香江跟台岛的票房表现是不是都很不错?”

    周彦笑着回道,“还算可以,两个票仓加起来两千多万吧。”

    “后续是不是还会在其他国家跟地区上映?”梁宇又问。

    周彦点头,“嗯,汤臣那边正在谈,后续应该还会在高丽、霓虹以及东南亚等国家上映。”

    梁宇沉吟片刻,随后也没有再说电影的事情,转而笑道:“你现在留校任教,应该已经上课了吧,感觉怎么样,新身份还适应么?”

    周彦笑着点头,“还挺适应,因为之前我还没毕业的时候,就经常帮老师代课的,还是有些经验的。我现在课比较少,一个礼拜就两个课时,应付起来也是比较容易。”

    “还是当老师好啊,教书育人,也没什么烦心事。”梁宇感慨道。

    听梁宇这么说,周彦也忍不住帮老师说两句,“当老师烦心事情也多啊,学生们的水平参差不齐,虽然明知道没有办法照顾到所有人,但还是想要尽可能的让每个学生都跟上。”

    “也是,各有各的烦心,所以我还挺佩服你,拍电影、配乐,又做老师,这平衡起来可不容易。”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