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子珪_第六十二章 桓阶谋荆南 陈珪算吕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桓阶谋荆南 陈珪算吕布 (第1/2页)

    此时,蔡瑜闻凌cao之言,喜道:“其人可在府外?我这便前去相迎。”

    凌cao忙道:“公子,桓阶言说有一策献与公子,可兵不血刃全取荆南之武陵、零陵、桂阳、长沙四郡,欲与公子密谈,我闻其言,便将桓阶带至家中等候。”

    凌cao宅邸与蔡府毗邻,皆有典韦麾下亲兵护卫,令外人无法窥探。

    “哦?”蔡瑜闻言眼睛一亮,匆匆赶至凌府,只见一位文士正于堂中安坐,约三十余岁,面容刚毅。

    文士见蔡瑜前来,起身拜道:“桓阶见过明公。”

    明公,乃是东汉时对三公之尊称。

    蔡瑜亦行礼道:“数载未见,今日总算盼得伯绪来此,瑜甚是欣喜。”

    见礼罢,二人坐定。

    蔡瑜问道:“公德方才言说,伯绪有一策可得荆南四郡,瑜甚奇之,不知是何妙计?”

    桓阶笑道:“明公可知长沙太守张羡乎?”

    太守乃重职,各州郡太守之名凌cao皆会使暗部探查,因此,蔡瑜自是知晓:“我有所耳闻,知之不祥。”

    “张羡此人,历任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太守,其为官清明,深得百姓爱戴,于荆南之地威望甚重,只是却有一处不足,便是性情颇为高傲倔强。

    刘表至荆州后,曾轻视于张羡,对其不假以辞色,张羡因此对刘表甚为不满。

    我乃长沙人,与张羡有所来往,故知晓此事。”

    “莫非,伯绪之计便在张羡?”

    “明公言中矣。我有意游说于张羡,劝其领荆南四郡归附明公。”

    “若事有不谐,伯绪岂非身陷险地?”

    “明公勿忧,我知张羡甚深,敢断言,此事必定能成。”

    “好!伯绪既如此笃定,我便于江州静候佳音。”

    商定,蔡瑜命凌cao将桓阶悄然送离益州。

    豫州,陈国。

    张杨已任豫州牧近一载,当日曹cao退兵后,张杨趁势攻破何仪、黄邵两部黄巾,将残卒收为己用,此后数月,其又相继讨平颍川、汝南、陈国三地大小黄巾十余股。

    刘辟、何曼、龚都等黄巾首领见其势大,纷纷请降,张杨因此得士卒三四万,如今麾下合计有六七万兵马,一时声势颇大。

    然而,豫州郡国有六,眼下张杨只得颍川、陈国两地。汝南黄巾虽已归附,汝南太守孙香却是袁术所命,张杨思及先前曾与袁术结好,遂向袁术索要汝南。

    袁术岂会答应此事?自是断然拒之。

    张杨由此心生不满,正自愤愤,又得知袁术称帝,不由骂道:“此等反国逆贼,必死无葬身之地!”

    骂罢,张杨有心发兵攻取汝南,又心有疑虑,恐非袁术之敌。

    便在这时,孔融携天子诏书而至,随后韩嵩又自荆州而来,言说刘表欲相约同讨袁术一事,张杨顿时大喜,不待约定之日,便命眭固、刘辟各领兵一万为先锋,征讨汝南。

    汝南太守孙香只有数千兵马,见张杨大军来攻,不敢出城与其交战,固守于治所平舆县不出,并使人向袁术求援。

    袁术正在寿春醉生梦死,忽闻张杨胆敢来犯,登时大怒,命部将桥蕤、李丰、乐就、梁纲各领军五千,前去相救。

    孙香见有人来救,率兵出城与其四人一同夹攻眭固、刘辟,甫一交战,眭固、刘辟二人便大败,向西而逃。

    桥蕤见此,啐了一口,大笑道:“那张杨收拢黄巾贼兵,以壮声势,却不知此等贼兵战力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