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桓阶谋荆南 陈珪算吕布 (第2/2页)
弱,不堪一击。我等这便追上前去,将其杀个干净!” 说罢,五人乘胜势引军追杀十余里,这时,忽见后方有数万士卒杀来,方知中计,来者正是张杨。 原来,张杨早依董昭之策,亲率三万兵马埋伏于平舆以北二十里处,待见眭固、刘辟佯败,便命龚都领五千兵马趁机夺城,自领其余将士堵截孙香等人退路,从后方掩杀而至。 孙香五人大惊,有心突围遁逃,却见前方眭固、刘辟亦返身杀来。 张杨兵马之数较五人多出近倍,又是夹攻之势,孙香五人麾下士卒见此,士气大丧,降者、逃者无数。 于是,自张杨袭来,不过区区两刻,袁术五路兵马便丧尽,孙香五人亦被擒获,为张杨斩杀。 见汝南郡已得,张杨命董昭为汝南太守,叫其守卫后方,自领五万兵马,进逼九江。 刘表见张杨夺得汝南,亦不再迟疑,命黄祖领兵两万攻向庐江。 袁术得知汝南已失,两万余兵马皆没,又知刘协已广诏诸侯前来征讨,心中大惧,遂命韩胤出使徐州,为其子袁耀求娶吕布之女,并许诺吕布为大将军,欲借此与吕布结为同盟,以抗衡诸侯。 下邳,吕布得知天下诸侯皆得天子之诏,便连刘备、孙策亦得封赏,唯独己处没有,心中极为不快。
便在这时,韩胤抵至。 吕布见袁术以其为大将军,并愿结为亲家,顿时意动,当即应下亲事,将女儿交与韩胤,派兵护送其返还寿春,并书信与张杨,请其勿要再攻九江。 张杨与吕布交情甚笃,又已得汝南,见信之后,便领兵转向沛国,不再理会袁术。 袁术之喜不必多提,沛国国相陈珪闻讯却是大惊,匆匆赶至下邳。 陈珪之子陈登为典农校尉,于吕布麾下任事,忽见老父归家,问道:“大人为何此时回来?” 陈珪急道: “吕布暴虐无智,我本断定曹兖州必会来取徐州,到时我父子与众士族齐心,里应外合,轻易便能将之逐走,不想今日吕布又有嫁女一事。 若吕布将其女嫁与袁术之子,与袁术连结,合徐、扬二州之力,便成祸患,曹兖州恐不能轻胜也。” 陈登听罢,叹道: “大人所言甚是,天下诸侯皆心怀鬼胎,虽受天子之诏讨伐袁术,亦绝不会尽力。 袁绍虽与袁术有怨,无奈有兖州相隔,不会派出太多兵马。刘表非有胆略之人,一旦遇挫,定然收兵。张杨与吕布结好,若知袁术与吕布结亲,当会罢兵。孙策乃袁术旧部,更不知会出力几何。 另有刘玄德,其虽为宗室,却只有万余兵马,只恐有心无力。 如此一来,袁术得吕布之助,讨袁之事或会不了了之,其后,若曹兖州来攻吕布,袁术必会相阻,张杨亦会助其。 到时,只恐并非徐、扬二州,而是徐、扬、豫三州合力。” 陈珪亦叹道: “便如元龙所言,张杨如今已然罢兵,转向沛国矣。 早知如此,我当听从元龙之言,劝众士族与刘备亲善,悉心辅佐于其,或能避免吕布来此,唉,悔之晚矣。” “往事已矣,何必介怀。大人今日归家,不知欲如何为之?” “我欲与元龙一同劝说吕布,定要使其回心转意,不再嫁女。” 既已定计,陈珪二人前往吕布府前求见,言道有大事相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