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抚大秦_第三百章 扶苏唯愿延续始皇之政!(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章 扶苏唯愿延续始皇之政!(求订阅) (第2/3页)

,他们敬畏的只是我头上的那个‘长公子’、‘储君’的名号,大秦目下局势并不安稳,六国余孽、百家士人一直在暗中窥视,地方官员跟朝廷也一直貌合神离。”

    “大秦经不起朝堂内耗。”

    “扶苏也实在没那么多的精力跟心力。”

    “所以.”

    扶苏低垂着头,并不太敢直面嵇恒的目光,但依旧坚定的说道:“扶苏想请先生替扶苏谋划,如何将这群身怀二心的朝臣给驱逐出朝堂,只是父皇当年有明言,要让大秦功臣全身而退,而扶苏暗自也做过不少思量,只是实在无法两全,故想请先生出谋划策。”

    “还请先生助我。”

    嵇恒没有开口,只是注视着扶苏。

    扶苏只觉脊背发紧。

    良久。

    嵇恒微微颔首。

    扶苏终于朝着他的帝王之路迈进了。

    也终于舍得抛弃或者说是隐藏所谓的仁善之心了。

    当仁善被抛弃,帝王天赋便开始展现,只是这种天赋最终是冷酷,是权欲,还是视平民如草芥的食人品性,这要因人而异,只不过眼下的扶苏还并不完全具备。

    他的帝王天赋,终究还是带着几分常人的恩怨之心,并没有真的做到兼具天下利害。

    只不过嵇恒并不在意。

    甚至于.

    扶苏日后最终能不能成为‘帝王’,他都不在意,因为他跟帝王的路是不同的,帝王在意的是‘天下’,而他在意的是‘天下变化’。

    嵇恒平静道:“三皇五帝,于天下而言,其实是第一次‘突变’。”

    “自此,天下有了‘开创、守成、中兴、延续、传承有序’的秩序规矩,后来的夏商周,实则也契合这个框架下的秩序规矩。”

    “大秦同样符合。”

    “正如国语所言:‘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

    “往往在你觉得轻而易举的时候,困难也就跟着来了,当你觉得困难的时候,有些事其实已变得很容易了。”

    “难,便意味着易。”

    “易,也意味着难。”

    “你眼下想对朝臣动手,想让朝堂能减少内耗,只是没有合适办法,加之始皇的明令在前,不敢贸然违背,而且你本身并无这般权力,所以陷入到了一定苦恼跟棘手。”

    “但你眼中的难,其实是不难的。”

    闻言。

    扶苏一愣。

    他惊疑的看向嵇恒,凝声道:“扶苏没有听懂,为何不难?”

    “在先生的划分下,天下自春秋开始,便已开始废除世卿世禄制,然士大夫地位依旧很高,而且是终身任职,只要这些官员不请辞,不主动退下,基本是要为官至死的,这种观念自古便如此,虽在战国时有所松动,但随着天下一统,已再度卷土重来。”

    “扶苏实想不到破解之法。”

    “制度上不做革新,便意味着只能另寻他法,而这便是扶苏苦恼之处。”

    嵇恒点头。

    这其实也是古代政治的一种状态。

    只不过扶苏忘记了一点,大秦之天下,非是三代之旧制,而是一个新的帝国,一个全新的制度,本就不该套用三代沿袭的窠臼,而且扶苏也忘记了,这个天下真正的主人是皇帝。

    皇帝决定一切!!!

    嵇恒沉吟片刻,并未就此做出回答,只是道:“你作为储君,其实不当考虑这些,你真正该考虑的是天下,另外,天下到了如今地步,你也需明确一件事。”

    “你心中的法是什么。”

    “而此事的解决之策便在其中。”

    “你的‘法’是商鞅提出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还是申不害的‘君之所以尊者,令也,令之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之。’”

    “亦或者是慎到的‘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也。’”

    “亦或者是韩非的‘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扶苏沉默。

    他的‘法’是什么?

    这个问题扶苏从未想过,过去的他,思考的都是如何将大秦引入到正轨,如何扭转天下现状,改变天下局势,嵇恒这一番反问,却是问住了扶苏。

    扶苏犹豫一二,好奇道:“我的‘法’难道有何不同吗?”

    嵇恒冷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