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扶苏唯愿延续始皇之政!(求订阅) (第3/3页)
道:“为政者,都有自己的‘法’,每个人的选择不同,道路也不同,因人而异,最终在君主的‘法’下,天下也会走向不同的道路。”
“这个法。” “实则是你的政治理念。” “唯有确立了自己的政治理念,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要做什么,而非是如无根浮萍一般,不知去向,随风而动,如此君主,又岂能掌控天下,连君主自己都不知自己想要什么,那底下的臣子又岂能给出合理的建议?” “你为储君,未来的帝王,也该明确了。” “唯有明确了理念,才能知道后续该如何做,而不是继续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嵇恒说的很直白。 扶苏根本就考虑错了方向。 他依旧没有把自己摆在正确的位置上。 过去为长公子,他的确可以继续这般,但眼下已为储君,尤其是在波诡云谲的天下,扶苏其实更应该早早明确自己的为政理念,唯有如此,才能让‘志同道合’的士人投效,也唯有如此,才能让天下官吏后续能‘投其所好’,而非是摇摆不定。 君择臣,臣亦择君! 若是君主的思想混乱,朝令夕改,又有多少士人敢投效? 沉默良久。 扶苏在嘴中低声念叨着: “商鞅之法,申不害之法,慎到之法,韩非之法。” 他已隐隐猜到,嵇恒让自己选择的原因了,非是真的选何种法,而是让自己明确未来的行政方向,唯有确立了自己的治道方向,嵇恒才知道该为他做何种选择,也才能量体裁衣。 只是自己‘法’是什么呢? 扶苏蹙眉。 他其实第一反应是慎到之法。 只是慎到之法刚到嘴边,却是怎么都说不出来。 因为这非是大秦之法。 始皇即位之处,其实用的是韩非之法,只是随着天下一统,始皇渐渐转向了商鞅之法,也坚定的认定‘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自此大秦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革新之路。 而自己若是说出慎到之法,哪也意味着跟始皇政见相悖。 良久。 他决定还是选择跟随始皇的步伐。 扶苏道:“商君之法。” 望着扶苏低垂的头颅,嵇恒暗暗摇了摇头。 他又如何看不出扶苏的不情愿,扶苏最终还是做出了妥协,只是这种妥协毫无意义,而且就算扶苏坚定说自己选择‘商君之法’,始皇恐也不会相信,因为扶苏过去很是厌恶商君之法,短短一两年,就算有再大转向,又岂会这么彻底。 终究是自欺欺人。 这种前后不一致对朝堂危害更大。 而历史上最为人知晓的是唐玄宗李隆基。 嵇恒轻叹一声,道:“扶苏,你可知你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天下未来的走向,也意味着你日后上位后的政治之路,政治理念是不能随意更改的,一旦更改,整个朝堂都会受影响,甚至整个天下都会因此陷入到动荡。” “你明白吗?” “你决定的不是自己的政见。” “而是大秦的未来。” “你的‘法’真的是‘商鞅之法’吗?” 扶苏苍白着脸。 他第一次感到无所适从。 他真的能坚定执行‘商鞅之法’吗? 扶苏在心中不断问自己。 最终。 扶苏摇了摇头。 他做不到。 他做不到明察秋毫,也做不到因时而变,而且他自身也接受不了。 扶苏颓然的垂下头,脸上露出一抹难色,苦笑道:“回先生,扶苏做不到,只是让扶苏选慎到之法,扶苏同样也做不到,正如先生之前所讲,大秦需要的是‘暴君’,慎到之法是做不到的,因而扶苏其实能选的只有一个。” “便是韩非之法!” “也唯有韩非之法,能让扶苏始终坚持。” “大秦自陛下以来,便推行律法一体,官制一体,治权集于国府,决于皇帝,上下统一政令,举国如臂使指。” “扶苏知晓自身之能,并不敢有太多奢望。” “唯延续始皇之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