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抚大秦_第四百四十一章 生前身后事!(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一章 生前身后事!(求订阅) (第2/2页)

,也会瞬间被打破。

    朝廷若一个处理不好,便可能将天下引至大乱。

    这个乱摊子。

    除了自己,恐只有嵇恒能收拾了。

    而这注定要授人以柄。

    他对嵇恒一直有些看不穿,嵇恒的确如很早之前说的,始终不入朝堂,也基本不对外走动,但那是在自己在的时候,若是自己死了,嵇恒还能按捺的住?

    扶苏能够压制得住吗?

    良久。

    嬴政摇了摇头。

    现在的大秦想要嵇恒。

    也需要嵇恒为大秦出谋划策。

    日后嵇恒若真有了其他心思,也只能靠扶苏自己去解决了。

    他唯一能做的,便是让扶苏多警惕。

    也仅此而已。

    他不可能现在对嵇恒动手。

    嬴政闭目片刻,将脑海思绪清空,等再睁开双眼时,已恢复了之前模样。

    嬴贲也回到了大殿。

    嬴政看向嬴贲,笑着道:“宗正,你也一并吃吧,大秦皇室,本身就没有那么多规矩,不过经过上次的事,朕已经意识到了,或许当初草率的对宫廷做出改变,是不合时宜的。”

    “也十分的欠妥。”

    “只是朕或许没有太多时间去斧正了。”

    “只能让宗正多加费心了。”

    “若是日后,扶苏有什么好的办法,亦或者想走老路,那便随他去吧。”

    “陛下.”嬴贲扑地拜倒,死死忍住了哭声。

    嬴政怅然道:“宗正你这是何意?”

    “朕只是给你吩咐一些事。”

    “你放心,朕一时半会走不了的,再撑半年当非大事。”

    “立国之时,朕事事求新求变。”

    “其实犯了不少的错。”

    “正如商君当年所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天下的治理之道,从来都没有死板的准绳,也莫以为朕做的便一定是对的,便对大秦日后的政事生出阻拦,只要最终对大秦有利,朕的一些想法,该变就得变。”

    “因循守旧,故步自封,都是不对的。”

    “不过这要宗正自己判断了。”

    “哈哈。”

    嬴政笑了笑。

    见嬴贲泪流满面、语不成声,嬴政摇摇头,也没有再说了。

    接连数月。

    天下都很是安宁。

    咸阳发生的事,也传至了天下。

    只不过关东距咸阳终还是太远了,而且事情也已平息,并未在关东掀起太多波澜。

    整个关东大地,乃至大秦的重心,依旧是在铸造铜币上,在铜币的巨大吸引下,蒙毅已陆续收回了不少关东经济大权,但也只是浅尝辄止,大秦的官吏,相较还是太少了,虽有南北两地的军官学院补充,但相较整个关东大地,依旧是不够用的。

    而且是远远不足。

    不过天下的确进入了难得的安宁期。

    随着天气渐寒。

    嬴政主政的时间已越来越少。

    朝堂也渐渐为扶苏掌控,李斯在赵高等人伏诛之后,一月不到,便主动递上了辞呈,宣布告老还乡,在三辞三拒之后,最终,嬴政同意了李斯的告老还乡,给与了李斯极高的恩裳。

    至于郎中令冯劫,因章台宫的事,受到了一定牵连。

    被免为了奉常。

    不再经手宫廷护卫之事。

    原本被安置在蓝田大营的蒙恬,此刻再度回归了朝堂,并被任命为了‘假’丞相。

    而郎中令。

    则由老将杨端和暂时领任。

    短短数月时间,大秦的朝堂形势,便已发生了大变。

    而这一切又显得合情合理。

    十一月末。

    第一场冬雪降临时。

    咸阳西城的一间宽敞的宅院中。

    突传出一阵欣喜的狂叫。

    “成功了。”

    “终于成功了。”

    “我胡亥造纸成功了。”

    “.”

    胡亥望着案上留下的清洗墨迹,又没有如过去被侵染大一片的纸,脸上难掩激动兴奋之色,自从狱中出来后,他便将全部心神都放在了造纸上,只不过凭他一人之力,想将纸真的造出,无疑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跟精力。

    不过他正好有。

    在一次次的尝试,失败,再尝试下,他如今终于成功了。

    此刻。

    胡亥喜极而泣。

    他很少真正的做好一件事。

    就算是背律令,他的确背得出,但实则不晓其意。

    上次狱中出来后,他其实是备受打击,感觉自己什么都不行,因而一直想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并非一无是处。

    他想让始皇看看。

    他胡亥并没有那么不堪。

    始皇当初对他的疼爱并没有错。

    他也跟其他兄长一样,是可以为大秦做些事的。

    胡亥一边擦拭着泪水,一边再度开始造纸,他还要验证一次,验证自己这次是偶然,还是的的确确成功了。

    雪在飘,心正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