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裨将韩信!(求订阅) (第1/2页)
二月伊始。 扶苏正式即位登基。 为秦二世。 在登基大典上,扶苏宣布了,即将大赦天下,也宣布了大赦范围,并明确点明了相应的截止时间。 与此同时。 对于朝中一些官员的担忧。 扶苏也做出了相应答复,便是下了一道诏书,让地方多加留心注意,若是地方生乱,即刻上报,并令地方郡县迅速出手镇压。 此外。 便再无其他措施。 扶苏即位之后,多次召开廷议,商议加快落实,地方的大一统之政,加快地方初级学室的建立,完善盐铁等商品的商税制度等等。 好似根本不在乎地方可能发生的隐患。 然只有蒙恬等人知晓。 这只是假象。 朝堂的不作为,其实只是表象。 实则是外松内紧。 对于扶苏的举止,朝堂起初是有异议的,只不过扶苏并未解释,只是让朝臣莫要非议,并严令朝臣大谈关东隐忧,只不过扶苏的口谕,并未阻挡朝臣的雪花般的上书,扶苏在一阵不满后,终是执拗不过,简单的解释了几句。 便是朝廷求稳。 不会再像当年一样急于求成。 而是更注重最终成效。 但对于具体会做什么,扶苏丝毫不泄露半分。 不过随着几道传向蓝田大营、北疆、南海的文书下发,朝臣也总算明白过来,扶苏心中早就有了定计,只是不想跟他们透露罢了。 这也让大秦朝臣生出了不少的危机感。 不过扶苏上位之初,并没有急着对朝堂大动,而是继续沿用着之前的朝臣,并委以他们重任,只不过扶苏越是这般重用,越让这些朝臣心里没底。 因为扶苏变了。 变得喜怒不形于色,变得不对外表露任何情绪。 也变得让人猜不出扶苏在想什么。 这种情况并未持续太久。 因为大秦的朝臣,在一次次碰壁之后,终于明白过来了一件事。 扶苏已不再是过去的扶苏了。 他现在是大秦皇帝。 秦二世。 继续用过去目光看待扶苏,只会将自己推入无尽深渊。 扶苏就靠着这般高深姿态,一步步让朝臣适应了自己,也让自己彻底掌控了朝堂,而且掌控的十分迅速。 北疆。 漫天晚霞之下,草原苍苍人马茫茫。 黑色秦军如风暴般席卷草原,犹如一道道黑色利刃,将天穹一分为二,漫天的云团,好似也经不住这庞大秦军冲阵,被撕裂的粉碎,甚至染上了一抹血色,数以千计的骑兵,就这么浩浩荡荡在草原上驰骋,如入无人之境。 这股黑色洪流,在一阵急驰之后,终于在天黑前,赶回了九原秦长城。 长城烽火台上,十几名驻守的士卒,望着这黑色洪流,眼中流露出一抹羡慕之色,他们自然知晓这是何人的军队。 韩信。 这个关东出身的将领。 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就连跨数级,从一个百夫长,一跃成了统领万人的裨将。 这晋升速度,放眼整个秦军,都是骇人惊闻的。 更关键的是。 此人目前才二十出头。 不过对于韩信的晋升,军中其他将领只有羡慕,却是并无太多的嫉妒,因为这是韩信自己杀出来的,他最初靠着练兵,赢得了军中将领认可,而后便正式开始了带兵,只不过韩信的带兵跟其他将领不一样。 他不是提防匈奴南下,也不是想着阻拦匈奴劫掠。 而是主动出击。 一年半的时间,韩信出击了整整二十几次,每次都有斩获,靠着这些军功,韩信也从一个百夫长,一步步晋升为了领兵万人的裨将。 而在半年前。 因韩信出击的太过频繁,引起了匈奴右谷蠡王极大不满,在草原埋伏三万重兵,想要伏杀韩信,而那时的韩信手中只有五千军马,然韩信就是率领着五千军马,血战草原,逼的右谷蠡王毫无办法,最终只能无奈败退。 通过这一战。 韩信正式晋升为了裨将,领兵一万。 也是从这次开始,草原各部对韩信都是避而远之,根本不与韩信交手,甚至草原各部一致相约,但有韩信在,不复再进中原。 匈奴单于冒顿更是多次表露不满。 想让秦廷将韩信调走。 甚至直接拿出跟秦廷的交好协议,想借此让秦廷退步,不过苏角并不为所动,只是轻描淡写的回了几句,韩信只是在草原练兵,并未有跟匈奴交恶的心思,反倒是匈奴咄咄逼人,多次欲取韩信性命,岂能恶人先告状。 双方在北疆扯皮不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