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二章 论功行赏!(再写十来万字) (第1/3页)
第462章论功行赏! 秦二世六年,三月。 冰水消融,万物复苏,咸阳城中,人头攒动,一片热闹景象。 大量市人涌上街头,迎接着即将抵达咸阳的平定天下战乱的秦军。 随着城外响起一阵金戈铁马的嘶鸣声,城门口也响起了钟鼓之声,高亢激昂的钟鼓声随着鼓手的敲击,瞬间引爆了整个咸阳。 鼓声很大。 响天动地。 一道黑色洪流,在领首银盔将军的率领下,一步步的踏入到咸阳,大军井然有序,就连马匹似都感受到了此刻的肃穆,显得镇定不少。 最终进到咸阳,乃至是去到的秦军士卒并不算多。 随着韩信进入城中,瞬间引起城中一阵热议。 最终更配合韩信围剿了田儋。 尤其是韩信出生关东,这个消息更是惊人。 也无人指摘。 若非最终成功平定了。 故天下平定,重新审视战局时,刘季也是为很多人注意到,不过依旧有部分人认为,刘季之所以能得到如此赏识。 坐在马上,不时向四周挥手致意,显得颇为的跳脱跟得意。 相较周勃的激动兴奋,翁仲等秦将情绪显得平平,这一次关东叛乱,他们其实一直打的很憋屈。 此刻的刘季可谓是春风得意。 不然不仅没有战功,恐怕还要被治罪。 跟他出身事务府有一定关系。 “来了!” 若论军功。 殿内一片肃然。 扶苏身着黑袍,端坐在高台之上,蒙恬、冯去疾领衔文武百官,盘坐在下面。 “这就是横扫整个关东的韩信?看起来也没什么出奇的啊,这胳膊这手,跟我感觉也差不了多少啊,怎么就这么厉害。” “天生将才!” 萧何跟陈平。 但关东这么多将领,能胜过项籍的也就一个韩信。 萧何在关东叛乱的四年多时间,在后勤保障方面,可谓是倾其所有,若没有萧何的后勤保障,韩信也不会这么快平定关东。 后面的是翁仲,周勃等人。 至于陈平。 紧随刘季后的是两名文士。 至于翁仲等人,则跟他没多少比可性,他是从砀郡这四战之地杀出来的,直面的是项籍、田儋等人的围攻,面对的是关东最精锐的势力。 在项籍没有大发神威前,刘季的评价并不算很高,随着项籍在三晋之地连破秦军,刘季的含金量一下被拔高了很多。 “实乃我大秦又一位国柱。” 后续在韩信的指挥下,更是配合得当,将田儋死死限制在了齐地,不能寸进,更无法帮助项籍。 无他。 他只是弱于韩信。 而且在项籍没有出手之前,刘季的功绩也十分显赫,几乎是屡战屡胜,他只是没打过项籍。 “凭借自己对局势的判断,在关东如入无人之境,各种战术层出不穷,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将整个关东叛逆玩的团团转。” 韩信之后是刘季。 城中围观的市人,好奇的打量着韩信,似对这位屡战屡胜的将军,充满了好奇。 只是堪堪三十出头模样。 “……” 韩信太年轻了。 咸阳宫。 则是在翁仲战败后,安抚人心,并各种出谋划策,这才稳住局势,拖到了韩信援兵到来。 一行人策马进入咸阳。 尤其面对项籍那么凶猛的攻势,也只是败退,并没有溃败,还一度没有援兵,这就显得十分的难得。 “他还出生关东!” 但军功是实打实的。 众官员低垂着头,目光不时望向后方,神色阴晴不定。 相较于城外的喧嚣。 殿内百官,明显气氛有些低沉,他们很清楚,随着韩信等人入殿,朝堂的格局也会随之大变。 在一切都是扶苏主导并推动的。 很早之前,扶苏便主张天下无新老秦人之分,起初,满朝大臣并无几人真的放在心上,都以为扶苏只是借此拉拢关东出身的官员。 但这一次。 所有人都明白。 扶苏并不仅是说说,而是真的在将其不断的落实推进。 若非如此。 这次的关东之乱,根本不会持续这么久,有蒙恬、李信、章邯等成名已久的将领在旁,关东生乱之初,百越沉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