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抚大秦_第四百六十八章 咸阳移不动,那就移朝廷!(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八章 咸阳移不动,那就移朝廷!(求订阅) (第2/3页)

三地,则为分封诸侯,一旦有事,便可就近靖乱。

    蒙恬出列道:“陛下,意欲做出怎样的调整和改变?”

    “而朝堂主官,主司其中一司的全部,并从官署中安排一名佐官去地方州负责相应的政事。”

    “州下郡县,同样有此官职。”

    “如此,一司出事,也不至于累及其他官司,地方也能始终保持稳定,若是地方有事,也可直接上报州治,由州治直接下令处理。”

    “而后上报朝堂。”

    “毕竟州治官员,本就是朝堂官员的一员,自有如此便宜职权。”

    “同时。”

    扶苏神色微凝。

    迟疑了一下后,又继续道:“朝堂的三公九卿依旧保留,职权范围则进一步细化,相较于下面的官署,三公九卿则能下司几大官署,职权并不在有具体限制。”

    “且对其他官署有协调作用。”

    说完。

    扶苏笑呵呵道:“这只是朕的一些粗浅想法,并不怎么成熟,还需要再三的推敲,爱卿也可去帮朕想想,能否有更好的办法。”

    听着扶苏的话,百官只感觉心脏被狠狠抓了一下,有点难以呼吸,如今扶苏话语结束,这才能呼吸几口。

    只是脑海回想的都是扶苏的话。

    扶苏在收权!

    虽然扶苏字里行间说的都是在放权,朝堂放弃一些控制权,实则放弃的那些根本无足轻重。

    一旦真按扶苏所说,丞相的职权,无疑会大为缩水,因为本属于丞相的职权会被分走部分,其他九卿的职权增加了。

    看似职权范围不再受限,那也意味着过去的九卿职权,也要重新划分,谁分的多,谁分得少,就要看臣子自己暗自博弈了。

    九卿的排序也将大变。

    最终暗中的争斗也会更加严峻,甚至是残酷。

    至于地方则极大收权。

    过去地方的治理权,其实是很宽松的,不然项梁、魏咎、张良等六国余孽如何能一直藏匿?甚至为地方官员的座上客。

    但‘朝堂’下移,设立州治,郡县的自治权可就要大幅缩减了,一切都在朝堂的眼皮子底下。

    安敢在惹事生非?

    此外。

    职权的细分,职能的具化,在朝堂跟州郡县都有体现,那也意味着过去郡守、县令、县长,一言堂的时代结束了。

    地方治理变成了双重领导。

    既要受到地方主官的领导,还要受到直属上司的领导,对于地方的权势可谓是极大的收紧。

    更彻底的集权中央。

    所谓州治,就是朝堂在地方的分身,代朝堂管理地方,无诸侯之实,却兼具了诸侯之职能。

    一念至此。

    百官神色极其复杂。

    扶苏这那是没有考虑周全啊,分明是早就考虑好了,如今只不过是找个借口向他们说出来罢了。

    出于私心。

    他们大多数人是不希望朝堂大动的,一旦朝堂大动,谁也不知,最终会变成何样,谁也不知最终自己会不会被陛下抛弃。

    变数太多太大了。

    但现在他们不支持又能如何?

    如今的扶苏,早已不是当初了,在天下威望极高,尤其是在关中,而之前又通过事务府,培养了不少的官员,天下不知多少官吏,从扶苏推行的‘士官转职’中获益。

    关东动乱的五年。

    关东不知多少黔首,通过斩获军功继而进入到了军官学院,继而在地方获得了官职。

    这些人都是站在扶苏身后的。

    唯一让他们安心的事,扶苏并没有想着直接上马,只是提前说了出来,而这明显是放了一个台阶,让他们去下,让他们去同意。

    所谓的下去思索,便是扶苏给的要价机会,这不是给的一种体面的下场,若是当真有人反对。

    殿外的缭可、华寄可不是摆设。

    扶苏这是吃定了他们,根本就不是商量,而是通知,他们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没得选择!

    百官神色复杂的看着扶苏,心中暗叹不已,现在的扶苏,在沉寂了几年之后,再度亮出了獠牙。

    这一亮,就势在动朝堂制度。

    扶苏端坐其上。

    神色清冷的注视着下方百官。

    他没有再说话,现在需要百官好好消化一下自己前面说的话。

    他相信。

    百官能理解自己的难处跟担忧。

    殿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