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分权,控财!(求订阅) (第1/3页)
第469章分权,控财! 随着又一场三日后的宴会,扶苏已将关东、关中大部分官员都见了一面,也将朝堂接下来的动作告诉给了百官。 十日后。 就在城中依旧好奇,扶苏两次宴请所为何事时,一道告书,就这么明晃晃的张贴在了城中。 看完告书内容。 城中原本好奇的市人,也当即知晓之前发生了什么。 陛下意欲在关东设立几个经济特区。 不过什么是经济特区,这特区具体要做什么,告书上泄露出的有用信息其实很少,还需日后公布。 西城。 城中的告书,也传至了嵇恒之耳,嵇恒稍加思索便清楚了扶苏的做法,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但这些人又的的确确在平定关东的战事中,斩立了军功,也的确该行以功赏,只是按军爵制,大秦要给出的钱粮太多了。 同时,借助此法,削弱韩信在军中的威望,同时打散关东、北原、南海旧有的军队格局。 又何必扣扣搜搜? 归根到底。 以观简单改革的后效,再徐徐图之其他。 在信里,扶苏认为天下集权,首重的当为兵,唯有兵权不失,他这个皇帝才能坐稳天下。 也实在不想拿出来。 朝堂给出的钱粮会少不少。 书信上的字迹很简练,也很朴素,但透着一股古朴大气,这是扶苏的亲笔信。 对天下都是极大的振奋激励。 尤其是要看看这几个经济特区的实际情况,再便于他日后定夺。 他放下信函,淡淡道:“扶苏,对天下的理解不够,对天下的认识也不足。” 但这明显是不对的。 信中。 为此。 而今的扶苏,变得更为谨慎,也更为成熟稳重,不会真就脑袋一热,就兴冲冲的将想法推进。 改革,为的是将天下引向一条更为康健的大路,而不是在一条胡同里面打转。 对于扶苏的想法,嵇恒摇摇头,颇为哭笑不得,他本以为扶苏会对军队作出神什么建设性的改动,结果只是零敲碎打。 这是扶苏今日差人送来的书信。 按扶苏预估,这一番精简下来,关中至少能回来二三十万秦人,关东也能放回十万上下民人。 只是他现在焦虑一件事,就是如何论功行赏,韩信手中很多士卒,严格意思上并不是‘秦卒’,也不是朝廷征发的。 继而保障扶苏对军权的控制。 因而扶苏想取个巧。 如此一来。 这是始皇告诉给他的道理。 已是明君之象。 扶苏决定按之前的计划,将部分关东士卒填充进南海跟北原两大兵团,同时将部分服役当年的关中老卒退下。 先易后难。 随即。 继而达成精简士卒的目的。 他决定改革天下体制,而首当其冲的并非是百官忧虑,及地方好奇的官职,此事急不得。 他翻开了一份书信。 扶苏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他需要先观察一下。 等真正落实,没有三五年,基本是不可能的,而且他也不敢贸然就这么大动,若是因此搅乱了当下的发展节奏,实则是得不偿失。 他并不愿意。 而是会有所甄别,取舍。 这部分未登录在册的士卒,不以战功封赏,而是以《盗律》中的捕盗去论功。 随着关东平定,天下兵马迅速膨胀,如今已超百万,这么庞大数量的军队,每日耗费的粮草都是海量。 扶苏现在是茫然的,并不知该如何该,也没有具体的方向,因而只能去做这些零碎的改变。 与其如此。 大秦国府中刚刚有钱,就这么一下又拿出去,实在让扶苏有些心疼。 一旁。 嬴斯年好奇的瞥了眼那份已合上的树书信,很疑惑自己的父皇给夫子写了什么,为何会遭到夫子这么低的看法? 胡亥撇撇嘴。 他倒是对此习以为常。 这是扶苏一直以来的问题,目光太局限,看问题太浅,思考的层次也不足。 当然。 这主要看跟谁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