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节 (第1/3页)
,或曰女娲,其是与非,未可知也。【】” 〔二〕礼记曲礼疏、路史后纪二载郑玄注中候敕省图引运斗枢:“ 伏牺、神农、女娲为三皇。”郑玄注明堂位引春秋纬说同,正义引作春秋运斗枢差德命叙。御览七六引春秋运斗枢作:“虙牺,女娲,神农,是谓三皇也。”吕氏春秋用众篇高诱注:“三皇:伏羲,神农,女娲也。”盖亦本春秋纬为说。 〔三〕诗大雅文王:“思皇多士。”毛传:“皇,天也。” 〔四〕论语阳货篇:“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五〕尚书武成:“垂拱而天下治。”蔡沈集传曰:“垂衣拱手而天下自治。” 〔六〕御览七七引“设”作“谨”,拔萃引“民”作“明”,俱不可据。晋书刑法志:“三皇设言而民不违,五帝画象而民知禁。”正与此同。淮南子泛论篇:“神农无制令而民从。”高诱注:“无制令,结绳以治也。”义与此可互参。 〔七〕玄泊,谓玄冥寂泊。陆机七征:“玄虚子耽性冲素,雍容玄泊。” 〔八〕公羊传成公八年,何休注:“德合玄者称皇。孔子曰:皇象玄,逍遥术,无文字,德明谥。”疏以为春秋说文。 〔九〕“含弘”,御览引作“合元”,与所引运斗枢合。 〔一0〕御览引无“开阴阳”三字,明以三字为句也。 〔一一〕“布刚正”,郑本“刚”作“纲”,御览作“网”,俱未可据。“正”原作“上”,今从吴本、拔萃本改正。陈立白虎通疏证二号篇引此句作“布纪纲上”,刘师培则以为“刚下疑脱柔字”,俱有未当,盖未董其是非,从而句读不明耳。 〔一二〕郑本、御览“含”作“合”。尚书洪范:“五皇极,皇建其有极。”汉书五行志上:“次五曰建用皇极。”应劭注曰:“皇,大;极,中也。” 〔一三〕后汉书侯霸传:“韩歆指天画地,言甚刚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不仰视天而俯画地。”集解:“张晏曰:视天,占三光也;画地,知分野所在也。”指天与视天义同。 〔一四〕御览七六引春秋运斗枢:“皇者,合元履中,开阴布纲,指天画地,神化潜通。” 〔一五〕御览七六引应劭汉官仪:“皇者,大也,言其煌煌盛美。”蔡邕独断上:“皇者,煌也,盛德煌煌,无所不照。”类聚一一、文选西京赋注引尚书刑德放:“皇者,煌煌也。”初学记九、御览七六、西京赋注引春秋元命包:“皇者,煌煌也。”初学记九、御览七六引书帝命验及尚书纬:“皇者,煌煌也。”白虎通号篇:“号之为皇者,煌煌人莫违也。”文选东都赋注引春秋元命包:“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高诱吕氏春秋用众、孝行二篇注并云:“三皇:伏羲,神农,女娲也。”水经渭水注:“庖羲之后,有帝女娲焉,与神农为三皇矣。”是并以女娲为三皇者。 〔一六〕郎本校云:“或无说字。” 〔一七〕白虎通号篇:“三皇者,何谓也谓伏羲,神农,燧人;或曰:伏羲,神农,祝融也。礼曰:伏羲,神农,祝融,三皇也。”所引之礼,即号谥记,亦汉人引经与经说不分之证。 〔一八〕器案:以上下文例之,“记”疑当作“说”。 〔一九〕“燧人”,拾补以为当作“遂人”。案:礼记曲礼疏引宋均注援神契引甄耀度,亦谓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 〔二0〕御览七八、路史后纪一注引礼含文嘉,无“变也”二字。 〔二一〕“戏”,御览作“牺”,路史注作“羲”。又路史注无“法也”二字。 〔二二〕类聚一一、御览七八、路史后纪一注引礼含文嘉:“伏羲德洽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龟书,伏羲乃则象作易。”易系辞下释文:“牺,孟、京作戏,云:伏,服也;戏,化也。” 〔二三〕“燧”,拾补校作“遂”,云:“燧非,上亦当改。”何本、汪本、郑本“始”讹“取”。 〔二四〕郑本删“复”字,类聚一一、初学记九、御览七八引含文嘉无“复”字,路史后纪五注引含文嘉作“有”。拾补载臧镛堂、顾明说:“旧本复、腹二字,必本来止一复字,古与腹通用,吕览季冬纪可证。后人记腹字于旁,遂误并写入,当删 腹留复。”卢文弨曰:“腹字易晓,故不从其说;然此亦学者所当知也,仍着之。” 〔二五〕“遂人”,初学记、御览作“燧人”,类聚、路史注作“遂人”。案:礼纬说三皇名,俱以同音字为训,如伏者别也,说文:“,迫也,读若易虙羲氏。”盖古无轻唇音也。此以别训伏,正是一例。变也;戏者,献也,法也;神者,信也;农者,浓也。准此,则礼含文嘉此文正自作燧人,故以遂天之意释之。卢氏谓当作“遂人”,盖未观其会通,今所不从。白虎通号篇:“谓之燧人何钻木燧取火,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臭去毒,谓之燧人也。”盖亦用礼纬说。 〔二六〕“德浓厚若神”,路史后纪三注引含文嘉作“德信浓厚若神”,御览七八引含文嘉作“其德浓厚若神”。白虎通号篇:“谓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rou;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二七〕类聚一一、初学记九引尚书大传,“纪”下有“官”字,此引无“官”字,与下文例同。 〔二八〕拾补曰:“御览无太字,是。”器案:御览七七引本书,又七八引尚书大传,俱无“太”字。 〔二九〕宋本御览卷七七引“因”作“固”,未可据。 〔三0〕“以地纪”三字,原无,今据卢文弨说校补。拾补云:“ 以地纪,本无此三字,今大传略说有,与上下文一例,兹补入。” 〔三一〕“种疏”,吴本作“种疏”汇函本、拔萃本作“种百疏”,御览引作“植谷”,无“疏”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