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通义校注_第3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节 (第1/3页)

    六”字原无,今据拾补校补。【】墨子、韩非子、论衡俱有“

    六”字。驾四马谓之驷,驾六马谓之六。淮南原道篇:“乘云车,六云蜺。”从王校齐俗篇:“六骐骥,驷駃騠。”七发:“六驾蛟龙,附从太白。”上林赋:“乘镂象,六玉虬。”甘泉赋:“驷苍螭,六素虬。”羽猎赋:“六白虎,载灵舆。”西京赋:“驾雕轸,六骏駮。”皆其证。文选七发李善注:“以蛟龙若马而驾之,其数六也。”墨子、韩非子“交”作“蛟”。

    〔一三〕山海经西山经:“章莪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淮南泛论篇:“木生毕方。”高注:“木之精也,状如鸟,青色赤脚,一足,不食五谷。”文选东京赋薛注:“毕方,父老神也,如鸟两足一翼,常御火,在人家作怪。”扬雄羽猎赋:“蚩尤并毂。”并毂犹言侠毂,公羊哀公四年注:“齐、晋前驱,滕、薛侠毂,鲁、卫骖乘。”又十三年注:“齐、晋前驱,吴、卫骖乘,滕、薛侠毂。”韵会:“侠,并也。”

    〔一四〕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龙鱼河图:“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

    〔一五〕淮南原道篇:“令雨师洒道,使风伯埽尘。”高诱注:“雨师,毕星也,诗云:月丽于毕,俾滂沱矣。风伯,箕星,月丽于箕风扬沙。”

    〔一六〕“虎狼”下,韩非、论衡纪妖多“在前,鬼神”四字。

    〔一七〕“虫蛇”,韩非作“腾蛇”,“伏地”下有“凤皇覆上”四字;论衡有“白云覆上”四字。

    〔一八〕“太山”,韩非作“泰山”,御览七九引韩子、论衡作“西大山”,王先慎曰:“小泰山称东泰山,故泰山为西泰山。”

    〔一九〕庄子天运篇:“北门成问黄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建之以太清。”盖即谓清角也。

    〔二0〕主君注见皇霸篇六国条。

    〔二一〕“坐”上原有“凡”字,拾补云:“韩无。”识语云:“案凡乃瓦之讹文,当去。”器案:徐校是,今据删。“散”字,郎本误作“败”字。

    〔二二〕“侧”,大德本误描作“恻”。韩非作“伏于廊室之间”。

    〔二三〕“疾痛”,韩非、淮南子览冥篇、论衡俱作“癃病”。

    〔二四〕御览七六七引庄子亦载此事。后汉书臧宫传注:“赤地,言在地之物皆尽。”

    〔二五〕韩非“德”作“听”。

    〔二六〕以上见韩非子十过篇。

    〔二七〕尔雅释乐:“大瑟谓之洒。”郭注:“长八尺一寸。”则此长五尺五寸者,岂所谓小瑟者耶。

    磬

    谨按:世本:“毋句作磬。〔一〕”尚书:“豫州锡贡磬错。〔

    二〕”诗云:“笙磬同音。〔三〕”论语:“子击磬〔四〕于卫,有荷蒉而过者,曰:有心哉〔五〕”

    〔一〕礼记明堂位注、山海经海内经注、原本玉篇磬部、初学记十六、御览五七六并引世本此文。初学记又引注曰:“乐录又曰:磬,叔所造。未知孰是。无句,尧臣也。”御览同卷引古史考亦云:“无句,尧时人。”又引世本:“叔所造,不知何代人。”又引通礼义纂:“黄帝使伶伦造磬。”古今事物考五:“皇图要记曰:帝喾造钟磬。通纂曰:黄帝使伶伦造磬。”器案:说文亦云:“古者,毋句氏作磬。”礼记明堂位:“叔之离磬。”

    〔二〕禹贡文。

    〔三〕小雅鼓钟文。

    〔四〕大德本、两京本“击磬”二字倒植。

    〔五〕宪问篇文。

    钟

    谨按:世本:“垂作钟。〔一〕”秋分之音也〔二〕。诗:“鼓钟于宫,声闻于外。〔三〕”论语云:“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四〕”周景王将铸大钟,单穆公谏曰〔五〕:“夫先王之制钟也,大不出均〔六〕,重不过石,律度量衡,于是乎生,小大器用,于是乎出,故圣人慎之。今王作钟,听之弗及〔七〕,比之不度,钟声〔八〕不可以知和,制度不可以出节,无益于乐,而鲜〔九〕民财,将焉用之〔一0〕”

    〔一〕明堂位注、海内经注、广韵二钟、初学记十六并引世本此文。

    〔二〕说文:“钟,秋分之音,物种成。古者,垂作钟。”初学记十六引五经通义:“钟,秋分之音也。”书钞一0八引五经通义:“

    钟者,秋分之气。万物至秋而成,至冬而藏,物之坚成不灭绝莫如金,故金为钟,相继不绝也。”白虎通礼乐篇:“钟之为言动也,阴气用事,万物动成,钟为气用金为声也。”

    〔三〕小雅白华文。

    〔四〕阳货篇文。

    〔五〕“曰”字原无,今补。

    〔六〕“均”,国语周语下作“钧”,韦注:“钧,所以钧音之法也,以木长七尺,有弦系之,以为钧法也。”

    〔七〕孔本书钞一0八引国语作“德之弗反”。

    〔八〕“声”原作“磬”,拾补依周语校改,今从之。

    〔九〕鲜读为斯,谓尽也。

    〔一0〕以上见周语中。

    柷

    谨按:礼乐记〔一〕:“柷,漆桶,方画木,方三尺五寸,高尺五寸,中有椎,止其名也〔二〕,用柷止音为节。〔三〕”书曰:“

    合止柷敔,笙镛以间。〔四〕”声所以〔五〕五者,系五行也,音所以八者,系八风也〔六〕。传曰:“八音之变,不可胜听也。〔七〕”由〔八〕经五艺六〔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