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宋事_第六十二章 词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词帝 (第1/2页)

    一登上阁楼,就见到一派旖旎风光。

    有弹琴的,有吹箫的,有泼墨挥毫的,还有吟诵长啸的,多是穿着南唐官服的须眉男子。

    其中就有徐铉和鸿胪寺官员。

    只有少数几人昂然端坐,眼观鼻鼻观心,不愿参与这些花里胡哨的活动。

    江南丝竹,吴侬软语,就中更有妙龄娇娃轻歌曼舞。

    恍惚间,崇简疑心自己走进了汴京城的勾栏瓦肆,或者是后世的歌舞娱乐城。

    见崇简上来了,原本在上首位悬笔凝神做苦思状的中年男人拍了拍手。

    一切戛然而止。

    好像被按了暂停键,或者复位键,所有歌舞停了下来,歌伎舞姬们迅速离场。

    而先前那些浑身艺术细菌外溢的文艺男们,依次排列开来,如同上朝。

    几人都被这样的场景惊呆了。

    这是朝堂还是欢场?

    这李煜,坐什么江山,到汴京城里开个娱乐会所,坐镇勾栏瓦舍,不是更加妥当?

    内侍向前,对着上首位男子行礼道:“启禀国主,奉命将大宋天使带到。”

    男子身着普通士人服饰,意态娴雅。

    这就是一代词帝,艺术成就超越古今帝王的第一人了。

    崇简上前躬身一礼,道:“奉大宋皇帝陛下旨意,特来拜会国主。”

    这一礼,崇简行得一丝不苟。

    既代表赵宋目前还认可江南国主的地位,也是他本人对那个写出“春花秋月何时了”大师的致礼。

    卢多逊就明显敷衍得多,因为只是例行公事而已。

    也难怪,这个时候的李煜,还没有家国沦丧的痛切,词作尽是些甜腻的小白文,不是一般读书士子能够打上眼的。

    什么“为奴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这些小儿女情态,能让后来做大宋宰相的卢多逊肃然起敬?

    连崇简在后世发现李后主居然还有如此香艳的词句,也禁不住一阵恶寒。

    不过,词帝终究是词帝,境遇突变,立马就有哀怨沉痛之作感动千秋。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这些痛彻心扉的哀叹,早就被崇简抢先宣示了主权,在大宋的御宴上拿来卖弄了一番。

    由于他的乱入,也许眼前之人永远也写不出那些传唱千古的佳作了。

    确实,如果观念转变了,境遇改变了,没有了家国天下与个人境况的重重不幸缠绕,就没有那股哀怨之气了。

    没有那股气支撑,极大可能就没有那些传世佳作了。

    想到这里的崇简,不禁有些犯罪的感觉。

    好吧,还是国家民族的福祉更重要。

    况且那些佳作不会全部消失,至少崇简还记得的,总要想办法让它面世。

    不然太可惜了,算得上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重大损失。

    在崇简胡思乱想的同时,李煜已经肃然站了起来,以表示对大宋皇帝的尊重,口中也连连祝福。

    “外藩感谢大宋皇帝陛下关怀,愿吾皇圣寿安康。”

    下面有人发出一声哼,充满了不服气。

    崇简一听,就知道这趟差事不容易。

    “不客气。某等来此,只是代天巡狩,传檄四方。天使到日,江南国主宜号令境内,顺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