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词帝 (第2/2页)
天意,归心王化,不宜再分什么外藩内臣。” 不等崇简想好措辞,卢多逊就抢先发言。 这差不多就是赤裸裸地宣告,赶快认了吧,不纳土归降过不了关。 面对挑衅,立即就有人不服。 “什么天意、王化,不过就是赵宋君臣贪得无厌,刚夺了自家主子的天下,又觊觎我江南大好河山。” 说这话的人,就属于刚才那一堆拒绝载歌载舞玩艺术的人之一。 “天使面前,岂可造次?还不赶快退下!” 李煜以目示意,立即有内侍呵斥道。 “吾主乃是李唐后裔,理应继承大统,不像有些人,靠欺负故主家孤儿寡母窃取大位,居然还敢来打我大唐的主意。” 又有一名官员站出来发话。 这话很是犯忌,直指赵二的软肋,还自居正统。 话里话外,后周都来历可疑,赵宋更成了窃国贼。 这是站在道义高度来对抗统一啊。 难怪在原本的历史中,有那么多人即使势穷力蹙,也要坚决抵抗。 原来他们觉得是在捍卫正统。
“住口!大宋天子堂堂正正,天下归心,江南等国受其泽被,岂是尔等能够信口雌黄?” 李煜坐不住了,亲自出口斥责擅自抗辩的臣子。 这是被逼得表态。 崇简觉得有些事没有搞清楚,就像后世写网文没有get到爽点,于是看向卢多逊。 “南唐前主本名叫徐知诰,后来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所以复姓李,改名叫李昪,国号也改为唐。” 卢多逊毕竟是后来做宰相的人,基本大局观还是有的,自然不会在外人面前让这个年轻又不学无术的正使难堪。 作为正牌翰林学士,重要邻国的历史知识自然是装在脑海中的。 原来如此! 崇简走到第一个发言的官员面前,问道:“敢问贵姓,现居何职?” “不劳天使动问,在下右内史侍郎陈乔。” 陈乔昂然道。 “请教?”崇简又来到第二人面前,问道。 整个过程他都很认真,像是后世虚心向人问路的行者。 “呵呵,某乃是袁州刺史刘茂忠。” 这南唐的官职名称与大宋不太一致,更多保留了前朝大唐遗风。 这也是显示正统的方法之一。 “两位均是江南重臣,想必也是大才,岂不闻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况且自杨隋以来,五行相生相克,赵宋代后周,为土克火,自有必然之理数,乃天命所归。天道运转,岂是一家一姓私有之物?” 崇简这话,引用了战国时期的两个大牛孟子、邹衍的说法,来驳斥南唐官员的谬论。 好吧,既然要占据道德制高点,那就搞凶点,看谁能反驳。 这个时代的人,就吃这一套。 就连卢多逊听了崇简的话,都有些佩服这小子的急智,虽说不学无术,但装了一肚皮的“歪理邪说”,关键还能恰到好处地“学以致用”。 比如什么土克火,都怀疑他是现编出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