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步步惊心 (第5/5页)
他不请而来,只是为了拜访那位得道禅师,此刻见无人通报,也不敢硬闯,只得立在院中,任雪下,任风吹,倒是一副虔诚之心,虽是立在院中天寒地冻,却自持一身先天无极功内力,不惧严寒。 时值风雪漫天,过了很久,才见出来一个僧众,想是那禅师的徒儿,那僧人远远一眼认出了上官飞羽,见其是上次随同沈剑三一同前来的贵客,急于走上前来,双手合过一礼,问道:“敢问施主所来何事?”上官飞羽双手合十,回过一礼,答道:“小可不请自来,特意前来拜访禅月大师,烦劳师父代在下通报。” 那和尚大量一番上官飞羽,见其两腮已经冻得通红,他不认识上官飞羽,可沈剑三是王建的义子,他是认识的,他师父一生漂泊,后来能居住在此地,也是多亏了王建求贤若渴,心想此人能和世子一同前来,必是大有来头,又见他为见师父久立雪中,自是心有虔诚,一番暗想,方才道:“师父正在禅定,即便是我等,也不敢轻易打扰,要是施主能等得住,那就随小僧西厢房先候着。” 上官飞羽知道和尚是怕自己外面受冻,双手合十致谢,道:“由此麻烦师父了。”那僧人见到上官飞羽连番行礼,真是一个谦谦公子,自有一番好感,面带微笑,伸手做出一个请的姿势,说道:“施主,请随小僧来。” 上官飞羽见那僧人已先前引路,尾随其后,来到一间厢房,见其室内陈设井然,内设桌椅,上放茶具,一处简便的卧榻,只是墙壁上所画罗汉像栩栩如生,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像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当即吸引了上官飞羽的目光,他知道自己要见的那位大师,不仅作诗了得,其画技更是精湛,再见墙壁上写有《阳春曲》一篇:“为口莫学阮嗣宗,不言是非非至公。为手须似朱云辈,折槛英风至今在。男儿结发事君亲,须斅前贤多慷慨。历数雍熙房与杜,魏公姚公宋开府。尽向天上仙宫闲处坐,何不却辞上帝下下土,忍见苍生苦苦苦。” 上官飞羽暗暗点头,此诗批评了口不臧否的阮籍,表扬了不惧权贵、敢于犯颜直谏的朱云,希望能有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那样的名臣拯百姓于水火之中,心下叹道:“想来大师一生漂泊,和师父一般怀才不遇,观其作,志向高远,兼有猛锐之风,非一般僧众所能比。”那僧人见上官飞羽看着墙壁上的诗作怡然自得,不忘一番提醒,和颜悦色的说道:“施主,师父他老人家一般禅定,都需好几个时辰,感悟大道佛法,有时甚至几天几夜,施主若是等不住,亦可自行离去,小僧还有事做,就先行失陪了。” 上官飞羽知禅定,乃是僧道修行方法的一种,即不动心,破生死关,他来此就是为了拜访那名大师,当日从沈剑三口中得知其诗作,可谓是敬佩不已,寒冬之际,他除了每日训练兵士,也没事做,今日有缘来此,必然要寻那高僧一见,双手合十行过一礼,说道:“小可今日闲情,就留此间等候,师父,大请自便。”那和尚微微垂头,双手合过一礼,转身离去。 上官飞羽这一候不打紧,却已是几个时辰过去,却见他仍是心平气和,候在其中,时间说来也快,再过了几个时辰,只见一名清秀的小和尚端来几碗斋饭,告知是师兄吩咐的,上官飞羽便知是招呼自己那名僧人吩咐的,告谢一番,简单的吃过一顿素斋,那个小和尚前来收过斋碗,上官飞羽问道:“禅月大师,还未出定么?”那小和尚回道:“不曾。”便已离去,上官飞羽今来是非要见那大师一面,只好在床塌上盘膝而坐,闭目养神,运转先天无极功内力,抵御屋内所袭来的寒气,不知觉间,夜幕已来,整个寺院静悄悄的一片,显是被这寒冬风雪所止,上官飞羽睁开眼,稳住精气,见到房内四下漆黑,自顾一笑道:“看来此夜,我还要住在此处了,想必要见那大师,还需上天考验我一番,也罢,就在此地等候一晚。” 屋外,风声呼呼,阴暗的上空中只有点点星光,一轮浅浅的弯月,这场大雪一连下了好几日,想必明日便是个晴空万里,一时间房门只被一阵怪风吹开,上官飞羽不由得惊声:“怎的,这么大的怪风?”一时怎么也睡不着,只得下塌出去转悠一圈,见寺院已是铺满了一层厚厚的积雪,再抬头看着黑幽幽的天空,雪停了,四下却随着风势伴随着一片飞雪,再听几响暮钟传遍寺内,一时若有所思,静立风雪之中良久,漠然的黯然神伤,想起远在潼关的结拜大哥,深山中的师父,走到一旁折来一个树枝,凌空一跃而起,一个怪蟒翻身,头上脚下,便用那根树枝代笔,在雪地上挥洒开来。 一片风雪伴随着他潇逸的身姿,他以树枝代笔,这一写字的动作却也怪异,不过好在他外功,内功精湛,那片雪地在他的随心挥洒下,快速涌现出了一些苍劲有力的字迹,良久,见他一个鹞子翻身,身形稳稳的立在雪地,一片风雪吹过,见他那一头墨发飘飘洒洒,两道剑眉,英气逼人,上官飞羽望着雪地上自己所写的诗句,念道: “人间飞雪多堪恨,乱世惊魂山河破。于风声处听鬼嚎,王朝更替百姓苦。人道卑贱命已定,若得修行事无常。人生几何去匆匆,却道故交不相逢。暮鼓晨钟人生短,明月如是人颜老。世间多有痴心人,奈何事与他愿违。龙虎不遇磨难中,想是天公会人才。纵使冥冥天注定,我亦拔剑换新天。” 这一刻,他站在这风雪之中,联想到此刻诸侯并起,山河破碎,心中生出一股恨意,不知在这风雪之夜又有多少人要被活活冻死?只在那风声中听到了苦难人民的挣扎声,一代又一代的王朝兴起衰亡,只是让百姓生于苦难之中了。经常有人说那些卑贱的人命运已经定好了,可是他若及时修行自我,便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人生的时间如白驹过隙是有限的,只是和其好友相见的机会少了。在这佛院之中听到暮钟一响,只恨人生太短,见到天上的月亮,圆了又缺,只是人颜易老。虽然他心怀壮志,也只能感叹一声我所做的这些事是不是徒劳无用?像他这样的济世之才,此刻没有遇到赏识之人,应该是上天有意磨练他。虽然这一切看似已经天注定了,但是他依然想用他手中的剑,去帮助贤明的君主,匡扶天下,早日让天下人民免除疾苦,国家迎来一个彻头彻尾的改革。 见他立于风雪之中,朗读完自己这一首诗作,自顾一笑,眼神坚毅的说道:“正是男儿建功立业之时,我又岂能郁郁寡欢。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他想起了,唐代诗人高适与朋友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虽然高适身处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但他有也豪迈豁达的胸襟,在此刻他也不能自怨自艾,应该在人生低谷中认识自己,上官飞羽心境仿佛明朗,迈步向厢房那处走去,自嘲道:“诗者,乃人心声,吾写诗全凭兴致,虽不着音律,远不入流,乃有感而发,随心所欲,故难称佳作,只可明其我智,不失吾之初心,再者世间,有李杜诗篇,足矣。”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