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国演义_第五十回 上 金宗望逼城索三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回 上 金宗望逼城索三镇 (第1/2页)

    第五十回上金宗望逼城索三镇宋君臣和战持两端

    却说宗望以小舟济河,先渡骑兵,旋渡旋行,无复队伍。只因无有一兵一骑阻御,乃得从容如此。郭药师率领两千骑兵为之先驱,一路之上,纵骑狂奔,如入无人之境。

    金兵渡河的消息传至京城汴梁,宋钦宗对此作出了相应的较为积极的反应。他立即颁诏天下,御驾亲征。其诏书道:“朕以金国渝盟,药师叛命,侵軼边郡,劫掠吏民。虽在瓒承之初,敢忘托付之重!事非获已,兵出有名。已戒六师,躬行天讨,应亲征合行事件,令有司并依真宗皇帝幸澶渊故事。并任李纲为亲征行营使,吴敏副之,聂山参谋军事。”然而,这纸诏书还没有付诸实施,他所面临的局势已经是面目全非了,而他们说的御驾亲征也没有成为事实。

    几乎与此同时,宋徽宗已决意南行而避金兵之锋。也算是天假其缘,童贯也从太原遁归。原来,童贯当初在陕西之时,召募高大健壮、美俊潇洒的少年,组建了一支近万人的军队,号胜捷军。这是他的贴身亲军,平日环绕于府宅四周,如今正好派上了用场。他把金兵入侵的事丢在了脑后,却身率胜捷军追随宋徽宗南下。这一天,宋徽宗正在渡过浮桥,宫廷卫士攀望号恸,哀痛不止。童贯惟恐耽搁了行程,传令亲军以箭射之。刹那之间,中箭而倒地者一百余人。嚎哭之声,撼天动地。而旁见者,莫不哀伤。此时,误国误民的jianian相蔡京,亦尽室南行,潜遁自全。宋徽宗乔装打扮一番,乘轻辇从水东门而出,租了一只小船,乃是一条回脚粮船。与之说好了价钱,又用十文金钱买了一个蒸饼来吃。这时,蔡攸、童贯等人也相继来了。宋徽宗对他们说道:“事情到了如此的地步,你们还来相随,有什么用呢?”二人说道:“臣等受陛下重恩,死亦不离陛下。”船近雍丘,因为水浅,只得停下。在苍茫夜色之中,宋徽宗骑着一头健壮的骡子,名叫鹁鸽青,朝雎阳进发。正行之间,闻得鸡啼之声。滨河有一小镇,家家都已进入梦乡,只有一个老嬬家中还亮着灯。再看之时,竹门半掩。宋徽宗推门而入,与老嬬攀谈起来。老嬬问及宋徽宗的姓名,宋徽宗说道:“姓赵,家居东京(即汴梁),已致仕,而以长子代之。“卫士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宋徽宗回顾卫士,亦笑个不停。老嬬温好了酒,斟满杯中,献于徽宗。宋徽宗站了起来,接过酒杯,慢慢饮之,并传爵与卫士。其后,老嬬又请徽宗进入卧室,点燃火炉。这时,宋徽宗终于感到了寒冷,并且冻得发抖。他脱去鞋袜,这才发觉脚趾已经冻成紫红色。离开老嬬家之后,宋徽宗又乘船南下,到了泗州。船停之后,宋徽宗下船登岸,徒步去市肆买鱼。正在论价之时,买鱼者称呼宋徽宗为“保义”,宋徽宗听了,顾谓蔡攸笑道:“这汉言语太毒。”宋徽宗买鱼归船,感触良多,遂赋《临江仙》词一阙道:“过水穿山前去也,吟诗约句千馀。淮波寒重雨疏疏。烟笼滩上露,人买就船鱼。古寺幽房权且住。夜深宿在僧居。梦魂惊起转嗟吁,愁牵心上滤,和泪写回书。”正在京城陷入血雨腥风的时候,宋徽宗却过起了悠哉游哉的游幸生活,而jianian臣蔡攸时任恭谢行宫使之职,矫诏降剳,截留东南之地勤王兵马,用以自卫。真乃荒唐之极,误国害民之极。

    这时,警报犹如雪片般飞往京城汴梁。自从宋徽宗南奔之后,大臣们也多有逃遁而求自全者。随着敌骑的日趋临近,京城汴梁开始实行戒严。宰执大臣之中,也有了南幸避敌的说法。有人建策请宋钦宗南抵襄、邓之间,以避敌锋。只有行营参谋官李纲奏道:“道君皇帝挈宗社以授陛下。今若委而去之,这能行吗?”宋钦宗听了,默然无语。大宰白时中以为京城难以坚守,李纲反驳道:“天下城池,哪个也比不上京城如此的高大坚固。更何况这里有宗庙、社稷、文武百官,更有千千万万的庶民百姓。如果丢弃了这些,还要打算得到什么呢?今日之计,当整饬兵马,团结人心,相与坚守,以待勤王之师。”宋钦宗问道:“谁可为将?”李纲说道:“白时中、李邦彦等人虽然未必懂得军事,但他们位高爵显,只要能够安抚将士,必能激励将士之心,与金人相抗衡。”白时中闻之,忿然说道:“照如此之说,李纲能够将兵出战吗?”李纲闻之,奋然说道:“陛下若不以臣为懦弱,命我治兵,我李纲愿意以死相随。”于是,任命李纲为尚书右丞,东京留守。李纲为了坚定宋钦宗留宋京城的决心,对他说道:“当初唐明皇闻得潼关失守,即时幸蜀,使得宗庙、社稷毁于贱人之手。今时四方之兵不久就要云集京城,怎么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去重蹈唐明皇的覆辙呢!”君臣正在商谈之间,内侍来奏中宫已行。宋钦宗闻之,勃然变色。仓皇从御塌下来,对众臣说道:“朕不能再停留了,卿等也不要再加以阻拦。朕今将去陕西调集兵马,再来恢复都城。”李纲闻之,亦泣亦拜,俯伏于地,以死相留。宋钦宗无可奈何,只是连连叹气不迭。燕王和越王也来到宫中,二王亦以国固守相谏。宋钦宗闻之,其情绪这才稍微安静下来,顾谓李纲道:“朕今为卿而留,诏兵御敌之策,委任于卿,望卿勿致疏虞。”李纲于危难之际,慨然受命。

    这天晚上,宰执大臣白时中、李邦彦等人,犹然坚持出巡不已。宋钦宗改变主意,打算等到天亮即行。黎明之时,李纲再来朝见之时,已经看到禁卫军披甲而立,乘辇也已起驾了。李纲于情急之中,对禁卫军呼道:“你们是愿守宗社呢,还是愿意跟着出去呢?”禁卫军听了,振臂而呼道:“愿意死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