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国演义_第五十回 上 金宗望逼城索三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回 上 金宗望逼城索三镇 (第2/2页)

不愿生逃。”李纲见禁卫军兵卒群情激奋,深受感动,遂入见宋钦宗道:“陛下已经答应臣留于京城,然而现在又要出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如今六军的父母、妻子都在京城,愿意以死相守。如果陛下要强使之行,万一中途发生哗变,逃散而归,陛下还靠谁来护驾呢?闻听虏骑已经迫在眼前,如果侦知陛下乘辇离之不远,派出铁骑尾之而追,陛下又靠谁来抵御呢?”宋钦宗听了此言,颇为感悟。乃召中宫还京。禁卫六军见皇上回心转意,皆都拜伏于地,齐呼万岁不止。宋钦宗登上了宣德楼,宣谕六军,这才定下了固守之计。并授予李纲亲征行营使,以便宜从事之权,又以侍卫部指挥使曹曚为之副。李纲受命之后,即下令整饬都城四壁防守器具,以百步法分兵备御,并使兵卒加紧训练。过了数日,,战守之具初备。然而,在宋钦宗所组成的朝廷之内,和战之争一直是针锋相对,非常激烈。主和的大臣以太宰李邦彦为代表,李邦彦身居宰相之职,无所建树,惟以阿顺谀佞为事,以求国位而已,时人呼之为“浪子宰相”。当时宋钦宗召集群臣商议御敌之策,李邦彦力请割地议和,而李纲却坚持以战为守。宋钦宗居然采纳了李邦彦割地求和的主张,派遣虞部员外郎郑望之及高世则往见宗望。行至中途,却意外地遇到了宗望所遣使者吳孝民。于是,二人偕吴孝民俱还。

    原来,宗望在行军途中,听从郭药师之言,派遣吴孝民出使于宋,其实是想探视宋朝君臣的虚实。吴孝民刚随邓望之、高世则入城,宗望所率大军已经接踵而至,抵达汴京城下。当初郭药师还为宋将之时,曾经多次打球于牟驼岗,知道此地乃为天驷监,内有战马三万余匹。而所储刍豆堆积如山。宗望得知此事之后,不由大喜道:“我们若是占领了牟驼岗,有了养马的场所,就没有后顾之忧了。”遂出兵攻取了天驷监,以驼岗为驻军之地。牟驼岗在汴梁的西北,而临汴河,地势颇为险要。这天晚上,在金泽门外发生了一次激战。这是宋金军队在汴梁城下的第一次接触。金人以大船数十,满载兵卒,从汴河顺流而下,攻打宣泽门。李纲闻之,亲自临城督战。他召募了两千名敢死之士,列布拐子弩于城头之上。金兵船至城下,用拐子弩抛石击之。金人船只不堪巨石之击,大多破碎。李纲又令拆运蔡京府中后花园的山石叠门,选壮士缒城而下,与金人激战,金人有十多名酋长及一百多人战死。双方整整激战了一个通宵,天亮之际,宗望传命撤军而去。

    这一天,在汴京城中,宗望的使者吴孝民拜见了宋钦宗。吴孝民态度高傲,语气强硬,首先责问宋朝招纳张觉之事,继而又提出执送童贯、谭稹、詹度于金,同时还说道:“上皇当皇帝时所发生的事情,既已过去,就不必再作计较了。如今少帝新立,应与金国另立结好誓书,仍遣亲王、宰相至军前即可。”宋钦宗因问大臣,谁愿作为使者前往。李纲自告奋勇,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见金帅宗望。宋钦宗不许,而命以李梲为使。李纲说道:“国之安危,在此一举。李梲怯懦,只怕误了国家大事。”宋钦宗不听,依然命李梲使金。

    宗望听说宋钦宗的使者来了,即问郭药师如何接见,郭药师说道:“李梲是个懦弱的人,若能如此如此,必能使其折服。”宗望听言大喜,遂挑选了二十多名武士,举刀荷枪,排列两边。然后,南面而坐,盛气以待。李梲目睹了这个架式,未卜生死,早已是面如土色,心胆俱裂。当下北面再拜,膝行而前,恐怖万状,失其所言。宗望说道:“你家京城破在顷刻之间,如今只所以约束大军而不进攻者,其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少帝新立,欲存赵氏宗社。你们仔细想一想,我之恩泽也是够大的了。现在若要真心议和,就应该输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头,绸缎百万匹,并尊金国皇帝为伯父,将在宋境之内的燕、云之人送还。此外,再割中山、太原、河间三镇之地与金,而以宰相。亲王为质,送大军过河。只要答应了这些条件,我们就会马上退兵。”说罢,又取出一纸,付与李梲,并说道:“所有条件,都在这上面写的清清楚楚,你现在可以回去了。”李梲等人听了,唯唯而退,不敢还一声言语。宗望又派遣萧三宝奴、耶雨中、王讷等人偕来。金人所列出的苛刻的条件,都是出自郭药师的主意。

    宗望送走宋使和萧三宝奴之后,又召来郭药师,问他下一步如何行动。郭药师说道:“为了促使宋人早一天订立城下之盟,今日可以部署攻城之事。如果战事进展顺利,宋人在万般无奈之中,就会答应太子所提出的全部条件。”宗望听了,说道:“这个主意不错,明日调兵,后日攻城。”

    到了第三日,金兵又鸣鼓攻城。李纲听得城外金鼓之声,急忙登城防守。他看到金兵攻势甚急,遂选募壮士,缒城而下,与金兵展开了殊死搏战。宗望继而又派军攻打封邱、卫州、陈桥等门。在那里,受到了何灌所部的顽强抵抗。激战一日,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金军之中,有七名酋长战死,另有数千兵卒阵亡。而宋军之中,何灌及其所部几乎是全军覆没。原来,何灌自从兵溃黄河南岸之后,返回京城要求入见。宋钦宗拒之不许,而令防守京城的西北一隅。这一日,已经是背城拒战的第三天了,何灌身负重伤,依然持刀奋击,最后战死,其年六十二岁。帐下将领韩综、雷彦兴,也都是忠肝义胆的勇士,在与金兵的生死决斗中,也都不避生死,追随何灌,临阵冲锋,最后亦战死沙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