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童年记事:第五章16 放风筝 (第1/2页)
第五章16 放风筝 不经意间,已是三月中旬了。三月的天风和日丽,最适合放鹞子(风筝)。上个礼拜天,我们几个带着晓萍,到人民大道(人民广场)去看人家放风筝。在SH人民大道是放风筝的风水宝地,那里云集了各路高手,品种繁多,千姿百态。 蓝得相当可爱的天空上飞着各色各样的风筝,其中要算昆虫和鸟类型的最多。有飞蛾、蜻蜓、蝴蝶,还有一只七星瓢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条长长的蜈蚣了。我有点弄不明白,前几种都是在天上飞的,而蜈蚣没有翅膀,只能在地上爬,为什么要它到天上去飞呢? 天上的老鹰和燕子同样招人喜爱。你看那只老鹰,在放飞人的控制下,就像活的一样,在空中盘旋着,两只鹰眼骨碌碌地搜寻着地上的猎物,好像几天没有开饭了。那燕子是一对,用一根细细的竹丝相连着,它们轻快地扇动着翅膀。那个放飞高手轻轻地抖动手中的线,那两只燕子就上下飞舞起来,就像在互相嬉戏,喃喃细语,谈谈朋友,非常逼真。晓萍说她最喜欢这两只燕子,讨厌那只凶恶的老鹰。 天上还飘浮着一条墨墨黑的小科蚪,那根尾巴却大得出奇。旁边那条美人鱼缓缓地在蓝天里遨游,它其实并不复杂,就是画得很漂亮。还有一只像一段粗竹筒的风筝,静静浮在天空,这倒是我们第一次看到。人们的想象力实在丰富,把蓝天看作大海。 在广场边上有不少孩子,拉着自制的特别差劲的风筝在飞奔,盼望他们的风筝也能飞得高高的。此时对他们来说,风筝能高飞就是最大的快乐,就好像他们自己在天上飞一样。 本来,我们打算做好了风筝,也来人民大道放飞,轧轧闹猛(凑凑热闹)。今天领教了满天的风筝,才知道了天高地厚,我们怎么还敢拿到这里来献丑呢。 除了放风筝,广场的东端也是热闹非常,那里早已有人划出地盘在踢足球了。大人的场子比较正规,有边线还有禁区,球门是竹竿加橡皮筋,用绳子和石块固定。更多的场子则简单的多,在地上放上两堆衣服便是球门了。小孩子抢不过大人,他们的场子只能选在石子地,摔一跤皮肤很容易擦破,但是为了踢球他们也就顾不了这些了。 广场的中央有不少人在学脚踏车,这里没有汽车行人又少,你可以放心地踏。我和小黄在这里学了两次,就能踏得四平八稳了。东面靠近XC路有一蔟堆人,鸽子市场,买进卖出,配对改良品种,新手进鸽,相对便宜,天落鸽(捕获的鸽子)卖出,赚点外快。天再热一点,买卖小麻雀的就来扎闹猛,我和德明每年必来。 突然,我们看见有一群人簇拥着一个老大,几个人扛着一个巨大的海龙王风筝,它足有一米多宽,好几十节。大家蜂拥而围。四、五个人扛着龙王走到了另一边,那老大自己不动手,有个手下的在旁边放线,这线比鞋底线都粗,打过腊的。那几个人把龙王伸展了开来,它竟有二十多米长,他们手持龙王,等待命令。这时,风筝的线交到了老大手里。 一阵风吹来,老大吩咐了助手一声,只见他手臂一举,那几个人便同时把那巨龙轻轻地抛了起来。海龙王迎着风慢慢地升了起来,那龙王的眼睛还翻来翻去,意思是让老大放它回东海。老大把线拉了几下,那海龙王就爬高了一点,那助手就放一点线,老大再拉了几下,它又飞高了一点。当那海龙王飞得很高时,那线又到了助手那里。 老大掏出一盒烟,他手下的立刻给他点上。他坐了下来,猛吸一口,慢慢地把烟吐了出来。让我吃惊的是,那缕缕青烟刚刚从嘴里冒出,就立刻被嘴上的两个鼻孔吸了回去,过了一会儿再把由鼻子回收的烟从嘴里慢悠悠地吐出,还吐出了两个圈圈。他吐出再吸进,这样一口烟就能享受两次。他是个左撇子,因为他左手的食指和中指熏得焦黄,一看就是个老瘾头。不过他吸烟的姿势却十分的优雅,最后几口还翘起了兰花指,这些小动作令我佩服,。他吸着烟,还不时地对手下的人吩咐几句。德明的小眼睛睁得大大的,也呆呆地看着。我数了数,周围竟有好几十个人在看他们放飞。 回到家,我和德明立刻动手做风筝。我们从弄堂口修竹器的老头那里讨到一块竹密爿(竹片),自己动手削成细竹条,用来做风筝的龙骨。这以前我们都是用废弃竹帘子上的细竹条。今年现成的竹帘子没有搞到,只好自己削。 我削了四根,准备做一只王字形风筝,我也只会做做这种蹩脚(差劲)的。它制作最简单,先用线把竹条扎好,再用一张薄的牛皮纸用浆糊粘上去,下面加上两根飘带就成了。最难的是两根牵引线,两根线的距离和角度要恰到好处。牵引线装得不好,风筝就飞不稳,容易翻跟斗,弄不好还要一个倒栽冲,让你丢人现眼。德明告诉我,他今年要做一个新式的。我问他是什么,他诡秘地一笑,说做好我就知道了。 今天德明把他的那只风筝拿出来亮相了。那是一只非常好看的风筝,画得很漂亮。但我却说不出它是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