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事:第五章16 放风筝 (第2/2页)
么,说是飞蛾,它却有一双燕子的尾巴,说是鸟,它有两只昆虫的眼睛和两根卷着的须,长着蜻蜓翅膀,有点四不像。德明却说我没有一点想象力,只晓得死读书。 晓萍告诉我们,她大伯去老城隍庙给她买了一只燕子风筝,还问我们今天能不能帮她放。说放就放,德明拔腿就往大铭家跑。只一会儿的功夫,他就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小组后上大铭家的四楼晒台放风筝。 一会儿,我们几个人就在晒台上了,丽华还带了小弟来看我们放风筝。大铭家的晒台是在三楼的过街楼上,和屋顶一样高,放风筝既方便,又安全。与德明和晓萍的相比,我那只王字风筝太寒酸相了。 站在晒台上往四处观望,天空上有十来个风筝。大路货王字形的占多数,那都是只敢在自家屋顶上放放的货色。三月里放风筝的人很多,但既做得式样漂亮,又能飞上高空的却寥寥无几。这几天马路电线杆和树上总挂着几个倒霉的风筝,大煞风景。但要把风筝的残骸从电线杆上弄下来,不但相当难,而且看来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这等事只有消防队干得了。我想只有让风筝经风吹雨淋,等风筝竹条上的线烂掉,就会自然掉下。 还是先放我这个不灵光的。小黄帮我把风筝拿到晒台的另一头,手擎风筝。风一来,他便松手,那风筝就一下子飞了起来。我学着那老大的样马上抖手、放线,那风筝越飞越高。我开始得意起来,晓萍还直叫好。她话音还没落,只见风筝像中了风似的,又像电影里美蒋敌机被我军击落一个倒栽冲往下跌。德明大叫:“放线,抖抖手。”可那只风筝照跌不误,一下子钩在了屋顶边的水落管子上。不到一分钟,我就没戏唱了。 德明爱在女生面前充英雄,说要帮我把那只风筝救出来,我说还是我自己去。林媛拦住了我们:“谁也不准去,这太危险了。”
晓萍、海伦马上附和:“太危险了,不准爬屋顶。” 我拉住德明:“林媛讲得对,不值得。还是看你的。”说完就把风筝的线扯断了,海伦帮我把线绕在洋线团(绕线的木芯子)上。还好,线一点也没损失,那可是缝被子的棉纱线,很结实的。 德明不要人帮忙,他手拿虫子,风一来就往上一抛。他一拉一放,风筝就飞得很高了,非常的稳当。一阵大风吹来,那只虫子照样是斯文不动。原来,风筝的两只蜻蜓翅膀下面没用竹丝固定,风一大,翅膀的下半部分像飘带一样哗啦啦地扇动了起来,吃风面就小了,怪不得这样稳当呢,我不得不佩服他的高明。一会儿,那只筝就飘在很远很高的天空中,像一只小虫子。放得很稳当的时候,德明就让大家来过过放风筝的瘾了。 做风筝,爬屋顶,放风筝,主要是我们男生的事。女生虽然有时也和我们一起放,充其量也就是做个观众和帮帮忙什么的。徐敏先拉了几下风筝的线,接着她们几个都象征性地拉了几下,就算放过风筝了。最后,线就到了小弟手里,因为今天放好后,他就是这只虫子的主人了。在收风筝前,照老规矩德明要发个“电报”给他的风筝。 所谓发电报,就是用一张圆的小纸片,中间挖个小洞,把它穿在风筝的线上,借着风力,小纸片就会飞到风筝那里。电报发好后,德明就开始收线了,丽华在帮他绕线。 接着晓萍就把她那只燕子拿了出来,它做得非常精致、小巧玲珑。晓萍让我帮她放,德明自说自话(自作主张)就拿了去。我把风筝拿到晒台的另一头,只见德明把线一拉,这只燕子就扑腾着翅膀飞了起来。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它的线二十来米都不到,德明不过瘾,要给它加些线。我告诉他,在人民大道,燕子风筝都放得不高,可能是燕子喜欢低飞的原故吧。 他只要一抖手,那燕子就上下扑腾起来,像活的一样,真是绝了。我拉了拉线,只觉得很轻。男生都试了试,感觉都很好。德明牵着线,在卖弄他的放飞技术。晓萍向他要了好几次,他才让晓萍放,好像那燕子是他的。晓萍拉着线,见那燕子在她的cao纵下,自由自在地飞翔,她简直是开心死了,她终于能自己放飞风筝了。接着,她把线交给了丽华她们,让她们也分享一下放飞的快乐。 大概站在屋顶的风头上,加上刚刚拉了几下燕子,林媛的诗兴又被吹了起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凤放纸鸢。” “林媛,放鹞子就是放鹞子,没必要讲放纸鸢。这鸢字怎么写?再说现在是小组散了,不是放学。现在刮的确实是东风,但有点偏南。”德明还没说完,丽华就训起他来:“这是古诗,你懂吗?” 不知不觉一个多钟头过去了,吴妈上来催我们回家,晓萍求吴妈再让她放一刻钟。这时,德明警告她:“当心倒载冲。”经他这么一吓,晓萍又将线乖乖地交到了德明手里。 从大铭家出来,晓萍要我和小黄礼拜天再陪她去人民大道放风筝,她还没放够,说风筝的线一直在德明的手里,我们只好答应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