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事_童年记事:第八章 33 钓鱼,回SH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童年记事:第八章 33 钓鱼,回SH (第2/2页)

潜望镜根本够不着,我们也只好作罢。江湾伯伯说现在窝里没有蛋,两只老燕子早出晚归。如有了蛋,一只在窝里孵蛋,另一只就要忙着飞进飞出喂它了。

    说话间,一只燕子轻巧地飞了进来。它嘴里衔了什么东西,随即放在窝里,然后在窝里挪动了几下,把东西铺铺好。燕子从窝里伸出头,用那漆黑明亮的小眼睛,打量着我们两个陌生人,好像在对我们说:我可不认识你们。

    这时丽娟把福根领来了,他要带我们去拷浜。这是一种捕鱼的方法,每当过新年,人们把鱼塘、池塘或小河的水抽干了,这样水里的鱼一条也跑不掉。捕完鱼后,还要清一下塘。先把钻进泥里的黑鱼全捉光,因为它专吃其它的鱼。然后放上石灰之类的东西,消消毒(天然消毒品,那时不用抗生素)。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将鱼苗放进鱼塘,第二年就可以再捕了。

    我们带着家伙来到了路边的一条水沟,它大约宽一米多一点,深一米左右,与一条小河相通。福根先把小闸门关上,套上橡皮裤子,跳进沟里,用铁锹把泥块筑成一个小坝。接着他就用木桶把坝里的水往外掏,这是力气活。他把水掏起来,我们把水倒掉。半个钟头后,沟里的水就只有半尺深了,福根在沟底再挖出一只小坑。这样,沟里的水就都流到了小坑里,再掏。不一会儿,水就见底了,鱼儿在窜来窜去想逃命。

    见到了鱼,我们兴奋不已,我撩起裤脚跳了下去。福根用我们的网兜在泥水里来回兜了几下,然后交给小黄。他在水沟的清水里漂几下,等泥水漂走后,网兜里竟有好十几条小鱼虾。那些小河虾身体透亮,两根长须晃东晃西,十分漂亮,在新城隍庙一分买一只。就这样,我们把沟底的泥水全都网了一遍,沟里的鱼无一漏网。有各色各样的鱼,还有不少泥鳅,我们还意外地捕获了一只比五分钱大一点的小甲鱼,非常可爱。今天我们发大财了。

    我对福根说,那只小甲鱼归他。他说什么都不要,还说以后有机会带我们去放钩子钓甲鱼。我们拎着装满小鱼的水桶,兴高彩烈地回家了。

    一到家,阿婆让我们收拾一下东西,我们要回SH了。我对小黄说,我们现在就去挑水,缸里的水快用完了。江湾mama说我们是客人,不让我们挑水,再说我们也不会挑水。我们哪里肯听,拿起水桶和扁担就往外跑。

    到了河边装满水,把水桶挂在扁担的两头。这时对岸有一个比我们大不了多少的姑娘挑着两桶水,她大步流星,扁担上下跳动,桶里的水竟一滴也没溅出。我学着她的样,把自己的肩头放在扁担的正中央,双手抓住两只水桶的绳子,摆出一副老挑扁担的功架。我腰还没挺直,这两桶水就告诉它们有多少份量。这我是第一次挑扁担,就像德明大哥练挺举一样,好不容易站稳了,但走起路来东摇西晃的,那挑扁弹性十足,一走它就弹上弹下,没几步就桶里的水只省一半了。小黄说这样不行,还是我们两个人一起来扛吧。我们把水桶放在扁担中间,我们两人就扛了起来,这样稳当多了。这使我想起了阿婆说过的“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扛水吃。”

    离别的时候到了。江湾mama要小黄把那袋米带回去,小黄无论无何也不肯,说这袋米如带回去,他以后就不能再来玩了,这是他妈说的。他还没玩够,以后还要来,所以这袋米就得留下。听他这么一说,江湾mama只好收下。

    江湾mama和丽娟一直把我们送到车站。再看我们俩,四只手全是瓶瓶罐罐,大包小包,真是满载而归。开车的时候,丽娟依依不舍地望着我们,要小黄以后一定要再来她家玩。

    一回到SH,小黄立刻奔晓萍家献宝去了。我也把香囊和马兰头给海伦送了过去,那小香囊海伦是爱不释手。

    谁知我刚回到家,晓萍就上我家来了。一进门就问我:“我要你给我带东西,你怎么让他给我买呢?我要你买的呀。”

    “谁买还不一样啊?是他先挑为你和丽华买。海伦和林媛的我买。我们最称心的就是这几根鸡毛了。”

    “你给她们买了什么?”

    “海伦是一个香囊,林媛是一张叶子书签。”

    “你看看。你买的都有意思的。而小黄买的,都是玩的。”

    “香囊和叶子已经送给她们了。”

    “反正我要你给我带东西。”晓萍一脸不高兴。

    “哎,不要不开心。我还买了一张上好的刻花,你喜欢就拿去。”我把那张仙女刻花拿了出来。

    “啊呀,真好看。多少钱啊?”

    “不要问。你欢喜就拿去。”

    “给我啊?那我给你印一张,再帮你刻好,保证刻得一模一样。我俩一人一张,不过要答应我,不要再给别人印。不然就不算送我的了。”

    “好。明天还要分小鱼和青蛙,你要就带个瓶子来。”

    “那我回去了。阿巍,再见。”

    “晓萍,明天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