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节《大秦帝国》 (第2/5页)
》。还有一本书,后人称之为《竹书纪年》,记录了从黄帝到战国的历史,其中有中国最早的地震记录,就是发生在4200年前的尧的时代。 中国能工巧匠的祖师爷——鲁班本来叫公输班,是姬姓公输氏,是周皇室后代,不是普通老百姓,所以可以接触到散落在地方图书馆的上古高科技资料,当时书是很贵重的东西,普通人连书都读不起,更没有机会看上古科技资料。因为公输班在鲁国,所以出名以后其他国家的人把他叫鲁班。(齐国、鲁国在山东,所以山东叫齐鲁大地,山东博物馆里有个纪录片,说鲁班造的木马可以走路,套上皮和真马一样)。鲁班造的风动力木头飞行器可以在天上连续飞三天以上,可以载人并用在巡逻和侦察方面。 宋国知道鲁国有“飞机”以后,就委托墨子做一个更大更好的飞机,墨子当时已经把上古科技消化吸收并转化为民用,开办了中原最好的民办企业,有数千高素质的员工,这些员工通过培训以后,不但精通上古科技,还精通木工,这是由于上古精密机械都是木制的,要想掌握相关制造方法就必须得会木工。墨子的企业会接到来自各国的大量订单,主要是攻城、守城的大型机械,员工们进行生产加工时,为了干活方便,都是穿着短衣服,不像同时代的其他人那样长袍大褂。墨子的团队用了三年时间才把大“飞机”做好,买家验货时进行了试飞,结果只飞了一上午就由于零件磨损太快而掉了下来,摔了个稀巴烂。给了差评,退款了事。后来由于墨子的各方面理念都太超前,不适合当时的社会,所以他的企业没过多久就倒闭了。 扁鹊得到医术资料以后,通过消化吸收,成为医术高明的神医,救人无数,他本人也用医术保养得非常健康长寿。公元前695年扁鹊给蔡桓候治过病;公元前655年左右,扁鹊给虢虢太子治过病;在公元前385-357年之间,扁鹊给齐桓候治过病;在公元前309年,扁鹊给秦武公治过病。从这些时间来看,扁鹊活了四百多岁!《史记》记载,当时的医生可以给人做各种手术,甚至做开颅手术。 鬼谷子熟读史前文明的资料,他知道上古时人类文明就是一个共同体,三皇五帝统治着全人类,以后总有一天,人类必将再次统一。所以他本人达到了无国界的境界,徒弟们下山以后想为哪个国家效力都可以,无论哪一方统一天下都行。只要能为人类文明这个整体着想,替天行道,就好!(本书读者一定要在宇宙之外看宇宙这个虚拟世界,了解其中的剧情。宇宙是一个整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要被躯壳束缚了认知,不能落在老鼠的躯壳里就认为人和猫是坏的。认知要对接未来。未来是人类共同体、宇宙共同体。现在很多人的认知,和以前是一样的,分得很清楚,这国人,那国人,地球人,外星人。对于超前的理念,一样的嘲弄、漫骂、封杀。) 韩国的韩非子分析他所收集的史料后,得出天体运行以4560年为一个大循环的结论。地球另一面的玛雅文明也是如此记录,因为这些资料的源头都是一处,那就是圣星文明。(此段开头的韩国为“三家分晋”中的韩国,晋国在春秋末分为赵国、魏国、韩国。) 圣星人精神领袖的发妻元神在几千万年前转世为地球生物,为了找回她。圣星人发明了“寻人器”,可以从38万千米远的月球扫描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进行大数据分析。毕竟外星人转世为地球生物,和地球生物会有差异,比如外星人转世为人,肯定有和普通人不太一样的行为。圣星人是怎么做的呢?分析圣灵婵娟生前的所有数据,再分析圣灵儿的数据,再推导另一半灵魂的数据,再和地球生物进行匹配。这是个大工程,数据量太大了。最开始“寻人器”的定位范围是地球,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算法的优化,定位范围逐步缩小,现在定位在中原地区。 为了测试“寻人器”的可靠性,圣星人的两位科学家亲自登录为“庄子”夫妻。当庄子的老婆死了以后,庄子(圣星人银针)不哭,反而哈哈大笑:“她(冰魄炎魂)不想和我在地球上玩过家家了。这么早就回去了,解脱了。我还得一个人继续完成测试。” 其他人看到庄子的奇怪表现,问他为什么不哭反笑,于是圣星人庄子给人类好好上了一课,告诉人们,人是不会真正死亡的,在这儿死,必在那儿生。 结合测试结果,“寻人器”虽然作了一些改进,效果不是很好,精确度还不是很高。但是圣帝尊也决定要亲自下凡寻妻了。这时地球东方正处在战国时期,圣帝尊在月球中挑选国家、君主,他要顺便体验《地球创世纪》的资料片《战国群英传》,以更好地引导人类上供精神能量。 地球时间公元前228年的某天,圣帝尊“登录附体”到了当时凡间最具有潜力的秦王身上,帮秦国统一六国以便人类更好地上供精神能量。 当时中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许多有识之士纷纷著书立说,因为写一本好书不但可以在当时闻名于天下,而且还可传之后世、永垂青史。其中有一本书叫《山海经》,只要冠名为“经”的书,都是重要的书!《山海经》之所以能成书并流传下去,离不开那些探索真相的人类。 圣帝尊在秦宫翻看《山海经》时不由感慨万千。自盘古大陆分裂后人类科技大步后退,印刷和纸张都没有了,重要的东西只能口口相传,《山海经》能流传下来实属不易。 丞相吕不韦看到秦王翻看《山海经》,心中一动,想到了由来已久的心愿,要编著一本比《山海经》还要好的书。吕不韦是一位巨商,因为帮助之前的秦王继承秦国王位,被任为丞相、封为王侯,成为了有钱有权的暴发户,但是人们并没有因此而看得起他,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还没有腐化堕落到只认钱和权。钱和权甚至王位都是很容易被剥夺的,只有精神可以永存,吕不韦非常向往成为被人们看得起的贵族,贵族之所以是贵族,就是有贵族精神,贵族精神可以通过著书立说来体现,让大家通过认同学说来认同自己。 吕不韦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去著书立说,于是悄悄地招了很多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让他们当中凡能撰文者,每人把自己所闻所见和感想都写出来。等到文章交上来后,只见里面五花八门:古往今来、上下四方、天地万物、兴废治乱、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涉及。 吕不韦又挑选几位文章高手对这些文章进行挑选、归类后综合在一起做成一本书叫《吕氏春秋》。成书后,吕不韦又让门人修改了好几遍。为了精益求精,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