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节《西周东周》下 (第1/3页)
周武王在灭商第二年去世(升天),他的儿子年龄还小,因此由周公摄政,处理国家大事。周公也是周文王的儿子,是集大功、大德、大治于一身的全才。 周公在辅政期间,把天下藏宝书《山海经》从苏美尔版转为甲骨文,重新整理黄帝时代的礼乐(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制定了人人都需要遵守的周礼,人们又开始敬天礼地,周公还在中原地区重新划分九州以便于管理,因此中原安宁了四百多年。 礼乐也包括非常具体和细化的战争礼法和规矩。赢方光明正大,输方心服口服。后来地球的西方文明大多还是这样打仗,而东方文明马上就要全面进入阴谋诡计的时代了。东方的整体环境将对小人有利,对君子不利。眼看又要出现礼崩乐坏的情况,周朝的第五个王——周穆王为了教化子民,他要重新找回黄帝礼乐原版,于是周穆王到东非寻根问祖、会见旧夏朝的王,因为路途遥远,为了排遣途中的寂寞,除了带军队和随从,周穆王还带着几个妃子。 周穆王一行人驾着马车,从宗周(中原)到昆仑(非洲),共走了九个月,总行程有三万多里左右(当时的一里为三百米左右,折合约九千多公里,开罗到西安直线距离为七千公里)。作为比对,元朝蒙古人用三个月就可以到达欧洲。 另有记载,说周穆王他们一路上路过了几个地区:宗周至河宗3400里,河宗至西夏2500里,西夏至河首1500里,河首至昆仑700里,共计8100里,折合2786公里,这是指路上几个大的地区(国家)边境之间的距离之和。宗周是指周王朝,河宗、西夏、河首、昆仑也是一样的概念,不是指某个地名,而是指地区(国家)。周时的西夏并不是后来的西夏,所以有的人不明白,说周穆王一行人绕来绕去怎么又绕回来了。 当时东非的埃及正好是女王执政的时代,中原史书中把埃及女王称为“西王母”。周穆王献给埃及女王礼物,白玉六块、三百匹丝绸。丝绸是中原的特产,当时世界的其他地方没有丝绸。(1993年,奥地利考古学家在一具古埃及女性木乃伊头发中发现了一块丝绸。这块丝绸与木乃伊同属古埃及二十一王朝,年代相当于中国的商周。商周之际的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丝绸出产地。) 埃及女王陪周穆王参观黄帝留下的宫殿——金字塔(众帝之台),还去瑶池游玩并设盛宴款待周穆王(瑶池就是后来的纳瓦沙湖,是碳酸钙湖,盛产鲈鱼和非洲鲫鱼,这里还有很多鸟类),甚至还派人当向导领周穆王去北非的大旷原(撒哈拉沙漠)参观黄帝文明最开始的遗迹。后人把这个事件称为“周天子西游”并记录在竹简上。 西王母是代称,不是特指一个人。就像佛一样,只要符合条件,只要达到佛的境界,谁都可以是佛。中原在武则天之前是没有女王的,中原人把天上的玉皇大帝的老婆叫王母,把地球上西边那些国家的女王叫西王母,对西王母有很多描述,并不是说同一个人。 阿拉伯半岛的示巴女王,埃及女王(埃及艳后)等这些西方大国的女王都被中原人称为西王母。埃及艳后不止一代也不止一位,很漂亮的就有七位。这些女王一般不会以娇滴滴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她会化妆,也会佩戴一些夸张的饰品和面具,有威严形象也有凶恶形象及其他形象,甚至还用动物毛皮做衣服COSPLAY神话中的英雄,把自己打扮得像那些崇尚自然的上古时代的英雄一样。所以中原对西王母样子的描述有很多。 《山海经》中把西王母描绘成凶恶的样子,是因为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导致后人把西方的女王,描绘得很乱,有丑有美,反正都叫西王母。后人整理《山海经》时没有考据,把一些传说直接拿来复制粘贴。 埃及女王(埃及艳后)中最有名的叫克丽奥佩特拉,她是学者、哲学家、外交家、化学家、数学家,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写过好几本著作。后人对她的认知全都来自于她的敌人,也就是罗马人。罗马人对她相当轻视,将她描绘成一个性感亡国的尤物。 周穆王所见的西王母是最早的埃及女王,也很精通各种科学。周天子在埃及游玩之后很有感触,中原人只关心活人的世界,却有很多人活不明白,而埃及人传承了很多上古文明,所以埃及人活得很明白。活着,就是在逐步走向死亡,在活人的世界里几十年一晃眼就过去了,如何在死后进入更好的世界?是埃及人经常考虑的问题。所以埃及人很早就在为死后的世界做准备,不但要行善积德,还要让后人传承这些认知,因此他们流传到后世的建筑全是神殿、神庙、金字塔这类的,这些建筑反映了埃及人对死后的世界的重视。 周穆王和埃及女王交流时,采用的是上古流传下来的、王室专用的、口口传诵的类似诗歌的语言,这种诗歌式语言的音和意在世界各地都是相通的,不需要翻译双方就可以懂。离别之时,埃及女王恋恋不舍,用诗歌感叹:“(大意为)你的祖先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上天委派你们去中原当统治者。现在中原的人心烂了,就像一群群的虎豹和乌鸦,你才想起要回先祖之地寻找治世良方。依我看,就由他们去吧,让他们自生自灭吧。你留下来,好吗?我愿意做你的女人,我们一起在这里快乐生活,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你为什么一定要离去呢?我心中翻江倒海、无比复杂,实在想不明白!你真的以为自己是那里的孩子?真以为自己能给那里的人带去希望?” 周穆王作诗歌安慰:“(大意为)宝贝儿啊,我必须得回去啊,我会用学来的上古帝王之道好好治理国家,也许只用三年五载就可以使国泰民安,到时候我一定来找你,好不好啊?我们一起隐居,也不当什么王了,只做悠闲的普通人,好好儿过我们的二人世界。” 埃及女王只得和周穆王依依惜别,谁知道这一别就是永诀。埃及女王怀着一生的想念,临终时吩咐,把周穆王送的丝绸扎在自己头上。后来在考古学家的努力下,双方互赠的礼品让世人知道了这段优美的故事。(安徽战国时期贵族墓内出土了只有西亚才可以制作的“蜻蜓眼”等古物,专家推测就是周天子从埃及带回来并赏赐给墓主的。) 返回中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