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军事资料(转帖) (第1/2页)
六匁铁炮(15.8mm口径)此为战国主流口径-标准装药命中率实测数据 最高装填速度18秒/次 最大射程约500公尺 20公尺距离弹着分布约在10公分圆形内-相当于100%命中胸口要害 30公尺距离人型靶命中率100% 50公尺距离人型靶命中率30% 200公尺距离人型靶命中率 以现今标准(见楼上-有效射程之解释)换算有效射程约40公尺 1600年后的五匁铁炮-最大射程约800公尺,有效射程40间(约72.8公尺)此数据为推定值 以上测试玩家为初心者..再来看日本人须藤熏雄的测试-他有7,000 的火绳枪射击经验 使用1.5匁国友铁炮标准装药命中率实测数据 50公尺距离人型靶命中率约100% 100公尺距离人型靶命中率约50% 须藤熏雄推定的铁炮有效射程为100公尺 六匁铁炮(15.8mm口径)标准装药贯穿能力实测数据 日本甲胄厚度0.8-1.4mm 30公尺距离可贯穿两层甲胄 50公尺距离可贯穿两层甲胄(须藤熏雄测试-1.5匁铁炮) 50公尺距离可贯穿2mm均质铁板 50公尺距离可贯穿60mm一般木材 以上为实际贯穿-并非最大贯穿力 200公尺为最大人马杀伤距离(推定值) 弓箭持续射速初心者6箭/分、熟练者10箭/分 女真军一般与敌对战,当先者为穿两重重甲执长枪和马刀充前队,跟在后面的的是轻甲善射的兵.另外还有精骑在后面待机,等前队冲散或冲乱对手的阵型,或前队冲击不利时相机而动.按明朝老熊的说法,死兵在前,锐兵在后,死兵批重甲,双马冲前,前虽死而后复进,莫敢退.退则锐兵从后杀之.待其冲动我阵后,锐兵始乘其胜.认为这是效阿骨打的战术.这里可以看出,女真骑兵并不是只步射不冲阵的.象先头的重甲死兵,内穿锁甲,外罩布面铁甲,马身上也罩布面铁甲,骑双马是再马受伤时还有马用。很有金军铁塔军索以韦编的感觉。另外要指出的是死兵决不是临时拉来的奴隶炮灰,也是女真军的锐士。当然,重甲下马步战也很多。李朝的史料也是说,八旗每个作战单位分长甲,短甲,两重甲。另有水银甲的别抄军。就是白甲。 锐兵就是白甲,李朝的史料也说建州兵(指后金军,清兵)结阵,前一层用板约五六寸,用机转动如战车,以避枪炮,次一层用弓箭手,次一阵用小车载泥填沟堑,最后一层仍用铁骑,人马皆重铠,俟火炮既发,突而出,左右翼殊死战。 满清八旗的武器是铁制长柄刀,挑刀[杆5.4尺,刃2.2尺,,窄而弯曲].虎牙刀[全长5.42尺,2.7尺的刀刃尖锐上翘.].短柄刀有云梯刀,2.*尺,刃长2.3尺,顺刀1.1尺,梨木把3寸,蓝缨.兵丁刀,2.*尺,刃长2.2尺.木柄4.2寸,蓝线.长刃大刀,5.1尺,刀刃3.3尺,木把1.8尺,红漆 精铁镰,桦木长1.3尺,镰刀长5.8寸.半月短柄斧,木柄1.6尺,背到刃4.5寸.厚4分.虎枪[8.3尺,刃长9寸中间棱起.].8旗长枪10.2尺,锋长9寸,下面是4寸铁樽.绿营有梨花枪,长枪,火镰枪.另外还有铁鞭,3尺长.竹节形.马叉长6.6尺,中锋1.2尺,木柄红漆.盔甲铁盔上有1个管,插放雕翎,貂尾,左右有护耳,护颈,护眉.有衬里.铁盔,皮盔都在外面涂染颜色.布盔是稠布加棉花,外包铁皮,贯以铜钉.甲有前后护心境,甲衣下边有围衫,左右2幅.大部分是棉甲,有的内有连环锁,外用铜钉.另外绸缎做里,外面钢片的铁甲. 按《老档》,天命八年出兵之时,每牛录抽一百甲,其中10人为白摆牙喇,40人为红摆牙喇,50人为黑营。这三种编制究竟对应于后来的什么兵种,其演变发展的关系如何,是一个众说纷纭,迷雾重重的问题。现就此稍作一番考释。 如果从字面上理解,似乎摆牙喇合计有每牛录50名,占了总兵力的一半。那么,它和后来的护军营有什么关系?是否所有的白、红摆牙喇都被并入了后来之护军当中?这就首先要弄明白其中的大头--红摆牙喇是什么样的军种。 所谓"红摆牙喇",按满语直译过来应该是"红护军",不过在《太祖武皇帝实录》,《太宗实录》等官方文书中又称为"红甲护军",或者"红号摆牙喇"。按此,似乎红、白摆牙喇之不同当体现在甲胄、军号颜色上面。在整部《满文老档》中,"红摆牙喇"的名称总共出现过7次,但是全部是在天命时期(有1次是在皇太极时期,但叙述的还是天命年之事)。最早是在天命四年发兵攻开原之前,《老档》记: "统辖绵甲兵之牛录额真、五牛录额真;统辖红巴牙喇之牛录额真、五牛录额真、梅勒额真、固山额真、总额真,尔等应监视军士攻战尽力与否......" 按,绵甲兵即所谓敖尔布兵,披绵甲作战,主要用于攻城战之中,后来沿袭到汉军中为一独*立兵种。除开它不论,由此条记录可见红摆牙喇兵乃当时作战之主力,且其编制规模庞大,领军之人级别一直到最高级的固山额真,总额真。天命六年攻沈阳时,又有右翼四旗之红摆牙喇兵不等绵甲取到,即前进灭敌之记录。但是,从种种迹象来看,红摆牙喇兵只能说是八旗主力,但很难说是其中真正意义上的精锐,从它在每牛录披甲数中几乎占了一半可知。真正的精锐之兵,应该是所谓的"白摆牙喇",这从以下两者的待遇不同中可见一斑。 天命六年,努尔哈赤进行赏赐,将八旗各兵种划定了不同的赏额标准,这一记录见于《满文老档》p184。但是,中华书局版的《老档》译本却没有按满语原文进行翻译,而是照搬了乾隆朝抄录《老档》时,史官在章节最后所做的签注。但这一签注不但文意费解,更和满文原意大相径庭,且乾隆朝抄录时,又多点了一个逗号,最后变得面目全非。但此段记录对于理解后金之兵种等级十分重要,必须翻译清楚才是。现对照满文原文、日本东洋文库版《老档》及辽宁大学《重译满文老档》,重新整理如下。这次赏赐的标准实乃:前4等:总兵、副将、参将、游击。第5等:牛录额真(niruiejen)、备御(beiguwan)、白摆牙喇纛额真(anggiyanbayaraikiruiejen)、备衔巴克什(beiguwanijergibaksi)。第6等:白侍卫摆牙喇(anggiyanhiyabayara)、代子备御(daisebeiguwan)、绵甲人(olboiniyalma)。第7等:白随侍摆牙喇(anggiyangiyajanbayara)、红摆牙喇首领(fulgiyanbayaraiuju)、管牛录千总(niruboorociyandzung)、千总衔巴克什(ciyandzungnijergibaksi)。第8等:披甲人(uksininiyalma)、未携甲而来(uksingajihakūjihe)、徒步的末等的披甲人(yafahandubeiuksininiyalma)、骑甲(morinuksin)。第9等:无甲之步行跟役(niyeremeyafahankutule)、有骑的(跟役)(morinyaluhai)。 以上可见,白侍卫摆牙喇排在第6等,白随侍摆牙喇排在第7等,但是,"红摆牙喇"不见踪影,只有一个"红摆牙喇首领"同样排在第7等。不过很明显的是,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