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王_军事资料(转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军事资料(转帖) (第2/2页)

然红摆牙喇的首领只能名列7等,那么显然,红摆牙喇本身只能是第8等级,也就是属于"披甲人"、"徒步末等之披甲人"、"骑甲"中的一部分,仅比跟役略高而已。由此可以认为,所谓"红摆牙喇"只是名称有所不同,实乃和普通披甲人相差不大。

    当时,明朝及朝鲜曾有不少人风闻摆牙喇乃奴酋之精锐云云,加以考察,似乎许多指的是白摆牙喇兵。如《李朝实录》中郑忠信所说:"别抄者,着水银甲,万军之中,表表易认。行则在后,阵则居内,专用于决胜"。按,别抄即摆牙喇,从其"着水银甲"的描写来看,似乎单指白摆牙喇兵。明朝的陈仁锡也有一番论述,《无梦园集》说:"号摆言者好汉也",又注说"又有号红摆言者,最精健"。据此,似乎红摆牙喇乃最精锐之兵?但是,红摆牙喇肯定不如白摆牙喇精锐,陈氏可能误记。他在后面又说:"(奴)牛录三百六十......红摆言三千有余"。按,后金当时之牛录最多也就200多,陈氏的牛录数字应当有所夸大,但是从兵数来看,红摆牙喇每牛录40人,怎么也有上万之众,而白摆牙喇每牛录10人,则似乎与陈氏所言"三千有余"吻合。因此推测陈仁锡可能把颜色搞混了,他在此描述的实乃精锐部队--白摆牙喇兵。

    但是,以上还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问题。关键在于,到了努尔哈赤后期乃至皇太极时代,"红摆牙喇"的称呼完全从史料中消失了,而"白摆牙喇"仅在皇太极初年还有见到,之后也完全不见,仅留下"护军"或"摆牙喇"这一笼统的称呼。那么,无疑在这期间,后金军的编制发生了某种变化。问题是,原来的每牛录40个"红摆牙喇"究竟去向何在?

    从史料的蛛丝马迹中,笔者认为,当时的变化应该是这样的:至迟在皇太极登基之后,红摆牙喇的编制被整个取消了,其绝大多数被划为了普通的披甲人,仅留下每牛录10余名白摆牙喇。又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个"白"字也不用了,单以"摆牙喇"或"护军"统称之。后来在划定兵种之时,摆牙喇又分为前锋和护军两个不同的兵种,由此一直延续到入关之后。

    对此最有力的证据在于,皇太极时期的"护军"绝没有每牛录50人那么多,而最多10余人,正好和努尔哈赤时代的白摆牙喇差不多。首先,翻遍入关前之记载,从没有见到皇太极在哪次战役中一次性出动每牛录超过10个护军的。其次,天聪八年征明时,后金作了很明确的分配:每牛录护军8名出征,护军2名留守(《清太宗实录》卷18)。显然可以证明当时的护军总数正好是每牛录10人,再加上每牛录约2人的前锋军,其初年的摆牙喇总数当然是每牛录10余名了。而松锦之役后,皇太极先带了少数护军回沈阳,随后又令多尔衮将前锋、护军、骑兵等分为两班,一半驻守,一半回京。其驻守之护军为每牛录4人(《清太宗实录》卷59)。由此推算,也可证明当时后金护军数确为每牛录10名左右。

    入关之后,因为俘获的奴隶甚多,八旗满洲本身已经不用负担太多的徭役赋税,因此披甲数有所增加,从60多增为每牛录7,80甲。相应地,每牛录的护军数也略有增加,据《大清会典事例》:"原定满洲蒙古每佐领下护军十七人"(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1152),即当时已有每牛录17护军的编制。到了康雍乾时代,数量进一步增加,前锋和护军加在一起共有24名(《八旗杂档》第2包49号及第1包47号)。其发展演变的轨迹是连贯一致的。

    因此,可以判定到了皇太极初年,后金的护军之数实为每牛录10余人,实际上基本就是原来的白摆牙喇兵,其名称也仍然保持不变。而除此之外,已经没有"红摆牙喇"的存在,称到"护军"时,指的就是"白甲护军"。这时的护军,才真正代表了后金军中小部分最为精锐的部队。

    但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如果红摆牙喇的编制在天命末至天聪初被取消了,除了极少部分并入原来的白摆牙喇,大部分都被划作普通披甲人。那这么一来,是否意味着"黑营"的编制大大扩张了?这又牵涉到一个问题,即"黑营"究竟是什么东西?

    在整本《满文老档》中,"黑营"(满语之sahaliyaning)这个字眼仅仅出现过3次,其中2次是差不多的,就是上述每牛录100甲,其中有50人为黑营之记录。另外一次出现在p385:"吉荪原在sahaliyan营,因至伊荪处,故升千总为游击"。但是,从文意来看,这里的sahaliyan也许不是"黑"的意思,而实指后金之大臣萨哈廉(其名意思即为"黑")。因此中华书局本《老档》在此翻译为"原在萨哈廉营",或许是正确的。但这样一来,所谓"黑营"实际就仅仅在一个场合下出现过,翻遍清初史料,书海茫茫,但至今笔者未见有另一处"黑营"之记载。

    在资料极度缺乏之下,对这个问题学界也是意见有所分歧。郭成康、张晋藩认为黑营就是后来的行营,即普通满洲披甲人(见《清入关前国家法律制度史》),而滕绍箴、谢景芳等则认为这里的"黑营"就是后来汉军营之前身,汉军成立后沿用黑色旗帜,即与原先之"黑营"有关(见《八旗汉军的名称及其含义考释》、《清初汉军及其牛录探源》二文)。考察之下,笔者认为黑营可能并非全部为汉军,但应该大部分为汉军组成。首先,《满文老档》相关记录中明确写到这一百甲士牧马时"各汉军之马亦合之",后又提到"诸申、汉人、蒙古人之马,每十匹以一人看守",因此其中当不止满洲之兵。又,《旧满洲档》中有数条被删去,未载入老档中。其中天命七年三月十五日条记载,这一百披甲人中,有20人为炮手,另每牛录要新造50甲,新甲给满洲兵穿,旧甲则给汉人用之,可见其中确有汉人。其所谓"炮手",疑后来有一部分变成了汉军枪炮营,此在皇太极初年的史料中常有见到。加上观察黑营之配置,其携带大量攻城武器,与后来之汉军旗功能类似,因此确实有可能即为乌真超哈之前身。但是,黑营又未必是纯粹的汉兵营,因其中又有敖尔布兵,即绵甲兵,在前面所述的赏赐标准中占据第6等,地位甚高,有可能主要还是由满洲兵担任。笔者之推测是,天命八年的这三个编制主要是按照功能进行划分的。黑营为承担攻城拔寨任务的军种(其中大部分为汉军),而红摆牙喇乃骑射野战的主力,白摆牙喇则为最精锐之护卫部队,最后决胜时派出。

    但是,到了努尔哈赤晚年,因为将所有汉人几乎全体编入农庄为奴,等于是取消了汉人自由民(伊尔根)阶层,也自然失去了汉人抽兵的基础。这样一来,黑营的大部分甲士不复存在,必须重新对军队进行编制。在这种情况下,原先的红摆牙喇军除少数并入白摆牙喇之外,大部分和原先黑营的残余合并,此即为后来满洲普通的行营,其组成为普通满洲披甲人,日后则分化为马甲、步甲等。而白摆牙喇久而久之,乃以摆牙喇笼统称之,日后则分化为前锋、护军等。而旧汉军的重建,则要等到己巳之变后才慢慢开始了。

    如此,便能解释为何到了皇太极时期,红摆牙喇、黑营等名称突然消失,而披甲数再也见不到努尔哈赤时期动辄一百甲、一百五十甲的情况。后来蒙古、汉军旗成立,另立名号,不再依附于满洲牛录之下,因此人们误认为每牛录抽甲仅指满洲而言。但在天命年间,情况是截然不同的,当时牛录下的备御不仅管辖满洲人口,也同时管理汉人,并没有分开。因此,每牛录抽兵若干甲,其中包含了汉军应当是一个合理的推测。当然,要验证这一想法,或许还要对满文史料,特别是《旧满洲档》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分析,在此权当抛砖引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