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四 花开双姝醉浮生(1) (第2/4页)
戍卫相熟,多少听了些风声,此时凑上前悄向苏岑道:“上意自古难以揣测,想来一时失势,未必至死不得翻身——许或不日便有人奉谕前往北地接人去了。” 苏岑听得十分明白——此时战事将起,若将宣王嫡女召回,封作公主嫁往西炎,以保两国结盟稳固,倒不失为上策;如此一来,或可免去宣王之罪。 正待多问几句,却听外头有女子轻声唤门,接着只见几名姬人推门而入,为首一女身着红衫,面若春桃,未近人前便先娇声笑道:“二位爷可是在此图个清静?知情的便罢,若不知情的,岂不怪茵红简慢了贵客?” 陆元奎脸色转得极快,将手中茶壶朝桌上重重一坐,佯怒道:“媚九如何还是不见?莫非见我兄弟即日便要离京,竟敢拿大了不成?” 茵红罗帕一拂,陪笑道:“纵是借一百个胆子,媚儿她也不敢!当真是近几日身上不甚舒爽,来了也是无趣,没的扫了二位的兴致。”口中向陆元奎说着,却将眼瞟着苏岑,似是求他替自己出言开脱。 苏岑面上亦是惯常的轻佻笑意,向陆元奎道:“既是媚儿不得闲,你我倒不如早早散了吧。外间诸位面前,竟要劳烦陆兄知会一声,小弟先行一步。”接着便起身作辞。 一径出了绣红阁。将将过午的日头兀自明晃晃的耀眼,正是盛义街一日当中行人稀少之时。苏岑骑在马上,一时半刻竟理不清头绪。两名家丁亦步亦趋,骑马跟在后头,随苏岑原地打了两个兜转,有一人忍不住提醒道:“公子晨间不是约了卞家公子,要往城东去么?” 不料苏岑忽而掉转马头,似是刚刚拿定了主意,沉声道:“先去陈大人府上。” 及至城北陈府,却见当街门外车马齐备,入庭又有几名仆从忙进忙出——前院梅树下摆了恁些箱笼囊箧,衣饰器皿倒寥寥无几,多的俱是些书籍文稿,抄本手卷。苏岑见这般光景,亦不使人通传,径自往后苑而去。 后苑梅林树影婆娑,花木下窄窄一渠活水迤逦而出。果见渠边有人席地而坐,身前摆一只陶土火笼,正徐徐向那笼中焚烧信笺旧稿。 苏岑独自走上前去,立在书禾身后。书禾恍若不觉,指间拈着薄薄一张洒金花笺,已被火舌舔去大半,残余一角,犹可辨出两行清秀字迹,“。。。。。。欲与君相知,白首亦不负”。 苏岑开口轻叹:“。。。。。。这又何苦。”却见书禾指尖微微一颤,须臾之间,花笺便在他手中燃尽。 书禾澹然起身,唇角浅笑好似穿林而过的微风,吩咐身侧侍女:“前厅备下雪梨梅汤,替苏将军醒酒——” 苏岑却道:“求醉亦不能,何须醒酒汤?” 书禾含笑不语,二人便往梅林外凉亭中坐下。那侍女果然送上小小一只粗陶酒坛。 苏岑带了几分诧然,“素日陈兄滴酒不沾,府中竟也藏了珍品不肯示人?” 书禾便答:“若非阖宅打点行装,倒忘了旧年间存下几坛‘瑶光’。”一面说着,亲替苏岑斟酒。 “为何不早些知会小弟。。。。。。”苏岑迟疑道,“陈兄此番是往津州任上去罢?” “原该如此。”书禾轻轻放下酒坛,眸底一派清寂之色,“只是刚刚得了圣上口谕——暂缓赴任,先行前往北地固宁府,迎岚帧公主回京。” “岚帧?”苏岑闻言一怔,继而索性直言道,“圣上命你召绫菲回京?” “正是。”书禾面上依旧不辨喜悲,“罪王赵玘之女,如今贵为公主,奉旨下嫁西炎。” 苏岑一时无言以对,默了半晌,终又说道:“几时启程?” 书禾似是随意捻了捻粘在指尖的纸灰,淡然道:“三日之内。贤弟既已预备近日南下,倒不必为我饯行了。” 固宁地处衍东极北之地。赵衍开国以来,流徙固宁者,多仕宦文人。尚且不提固宁终年寒苦,曾有遣戍之士称其“酷寒天下所无,五月冰封初融,七月风霜又至,八月河泽尽冻,飞雪及地即为坚冰”——路远迢迢,仅途中种种艰辛危难,又岂是一名久居闺中的贵族女子所能承受的?苏岑自是不知绫菲已被赵暄救出且辗转南下陵溪,只当她早已是凶多吉少,当下暗叹一声,说道:“固宁去京七八千里,已近海东,路途遥远,音讯难至。时隔两年,若王女一切安好便罢,而世事无常。。。。。。”说到此处,忽觉言之无味——如陈书禾这般心思澄明之人,何须自己赘言? 书禾并未接话,吩咐侍女取来一只酸枝木匣,交与苏岑道:“贤弟喜事将近,陈某无以为赠,将此一幅拙作,聊表恭贺之意,惟愿日后贤弟与弟妇二人,同心永结,白首不离。” 苏岑心思全不在此,暂且收下不提,见书禾淡然之中又有几分倦意——明知这两人一段旧情,终因造化弄人,不得相聚;如今即便能得重逢,却是这般因由,教人情何以堪!偏偏苏岑自己亦是存着一段求而不得的心事,暗自神伤,深知多说无益,絮絮道了些闲话,便与书禾作辞。 陈书禾也未多加挽留,亲将苏岑送出门去。 直待走出一箭地去,苏岑犹自郁郁难解,便听身侧一名随从凑上前来悄声道:“公子方才别过陈大人,竟未瞧出几分蹊跷么?打点行程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倒像去而不返了一般——” 苏岑睇那随从一眼,暗自回想一番,果觉有些不妥——可巧此时街市上一阵sao乱,便见一众衙役正追了两名衣衫褴褛的少年疾步而来。 道上行人纷纷避让,内中一名少年,不偏不倚,正正撞在苏府随从身上。 那随从怀中原是抱着书禾赠与苏岑的画轴,此时失手跌落,大惊失色,赶忙拾起,却见画匣十分坚实,仅仅磕去一角,想来内中应也无碍。 苏岑命人拦住一名衙役问询,余者早已一拥而上,将两个少年摁住,牢牢捆上。 衙役只道他二人当街行窃,人赃俱获——苏岑也不便多问,暂且将此事丢开,带了随从自去。 及至沿街一家兼做装裱字画的古玩铺子,因画匣稍有损毁,苏岑便驻下马,独自进了铺中。掌柜对京中但凡有些名头的贵介子弟无一不识,见了苏岑自然殷勤周到,亲捧了画匣向后堂交与伙计修补,命其另取了匣子装了画轴送来。 这厢苏岑正向掌柜问些新进古玩字画,便听后院有人吵嚷,内中一名伶牙俐齿的年轻女子,正与对方争辩。 苏岑原本并未留意,偏生那女子的嗓音恁是甜脆,言语字字分明,直蹦入耳中—— “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