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183;唐风#183;蟋蟀 (第3/3页)
蛋之后,她流浪在一个又一个男人身边,有隋朝的叛将宇文化及,草莽英雄窦建德,突厥的父子两代可汗,四十多时,到了李世民的宫中,虽然周折动荡,但一个弱女子,几经变乱始终能够存身,且一直都是男人心尖上的人,足以证明她的魅力。
姿色应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智商高。当李世民把她请出来,要她将眼前的陈设与隋炀帝时候做个比较时,她笑而不答。李世民不甘心,非要她说出个高下。萧皇后方道他一个亡国之君,怎么能与你开国之君比呢?表面上是对唐太宗的赞美,却回避了实质性问题,好强的唐太宗穷追到底,非要她说说隋炀帝那时的情形。 萧皇后就说了,她说:“隋主享国十有余年,妾常侍从。见其yin侈。隋主每当除夜,(至及岁夜。)殿前诸院,设火山数十,尽沉香木根也,每一山焚沉香数车。火光暗,则以甲煎沃之,焰起数丈。沉香甲煎之香,旁闻数十里。一夜之中,则用沉香二百余乘,甲煎二百石。又殿内房中,不燃膏火,悬大珠一百二十以照之,光比白日。又有明月宝夜光珠,大者六七寸,小者犹三寸。一珠之价,直数千万。妾观陛下所施,都无此物。殿前所焚,尽是柴木。殿内所烛,皆是膏油。但乍觉烟气薰人,实未见其华丽。然亡国之事,亦愿陛下远之。” 嗯,人家隋炀帝逢年过节的,也喜欢在院子里点个篝火什么的,但人家用的材料,是沉香;人家也愿意把院子里弄得灯火通明,但人家的照明工具,是夜明珠。而李世民的院子里烧的,是干柴,屋子里点的,是膏油,烟熏火燎的,整一个暴发户行为,跟华丽什么的,哪挨上边呢? 当然,作为一个聪明女人,萧皇后最后还是给了李世民面子,说这些都是亡国之事,希望殿下远之。 《太平广记》上说,李世民当时也就顺坡下驴了,跟着萧皇后一起攻击隋炀帝的奢侈,但是心里却暗暗羡慕他的奢侈。 奢侈也好,奢华也罢,隋炀帝这个品牌算是做出来了,当年他下扬州时,以高级织锦为屏障,为马鞍拦泥,惹得李商隐八他一卦: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写咏史诗,总是义正词严的,也许是希望上层领导看到。太过正面的态度,影响了他的感知能力,否则,以他的敏感,如何看不出,隋炀帝纸醉金迷醉生梦死之后的那份哀伤。 隋炀帝的江山不是顺利地从老爸手上接过的,是费尽心机干掉了哥哥和老爸才得到的。他妈叫独孤及,我看坐稳了天下的隋炀帝可以随他妈的姓,叫独孤求败。从此世间再无敌手,他唯一的敌手是死亡,有了汉武帝的前车之鉴,他应该知道,想征服死亡,基本上是痴心妄想,对于一个野心勃勃的强势人物,这样的现实,是难以接受的。 不甘心,而又无能为力,让他成了一个活在死亡阴影下的人。他对着镜子,发如是感叹:“好头颅,谁当斫之?”。他从来都知道自己是会死的,来不及地要把一切花光,存了这个心思之后,不用死亡到来,他就已经为它支付了太多了,直到终于,把自己给作死。 隋炀帝的“行乐”,不过是害怕失败而选择失败,节制的生活也许没有未来,不节制的生活一定没有未来,而且,也不一定拥有现在。 李白曾这样感慨:“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不错,古人一说“及时行乐”就是“秉烛夜游”,但问题是,偶尔秉烛一把也可,谁能一天二十四小时两天四十八小时地开狂欢派对呢? 一向活得很宅,偶尔也会被朋友拉去泡吧,午夜时分,看身边的人,打着快乐的名义愁眉苦脸地闷坐,我能感觉到他们内心的焦灼与恐惧,他们不是不想离去,只是害怕自己不再拥有这种“快乐的形式”。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一场愁梦酒醒时,只剩难耐的酒伤,昨夜的尖叫像喝剩的啤酒瓶,被扔到记忆的垃圾桶里,这一刻,你能拥抱的,仍然只有自己的双臂。 没有比喧哗之后的落寞更落寞的了,没有比快乐后的悲哀更悲哀的了,欲望这东西是守恒的,更要紧的是,那些喧哗,那些快乐,是真实的吗?当你为了及时行乐而及时行乐,所谓的“乐”往往只是故作姿态。 所以,尽管杜甫赞叹李白潇洒,“斗酒诗百篇”,“天子呼来不上船”,但是,他同样觑破他是“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知道他的“痛饮狂歌”终究是空,他“飞扬跋扈”的佯狂,也改变了这世界的样子,在另外一首诗里,他又这样痛惜李白“佯狂真可哀”。 看来“及时行乐”四个字,只能是个建议,它的可行性太差,一不小心就会破产,或者说走进死胡同,那么怎么办,只有眼睁睁等死吗? 当然不!还以隋炀帝为例,他犯的错误是,一心要与死亡赛跑,要在它到来之前享受完一切,不给敌人留下一颗子弹。表面上看,他是活在当下,事实上,他是活在将来的阴影中,他背着“死亡“寻欢作乐,还怎么快乐得起来? “活在当下”的人,懂得享受,但绝不会躺倒不干,适度的节制与紧张感,能够让现实眼下更快乐。它是一种向上的姿态,说明你从不放弃自己,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石头最终是会滚下来,我们管不了,我们能做到的,只是对自己的不放弃,不抛弃,专注于手上的石头,一次次地把它推上去。 每一个日子,都是西西弗手上的石头,推着石头上山,这看似徒劳之事,其实比“及时行乐”更能让人忽略死亡。你努力劳作,勤于探索,并为这些而适当节制,这本身,难道就没有乐趣吗?相形之下,感官享受太容易餍足,一不小心就会闹得自己恶心。 有个朋友的博客标题是“宁静安详,始知花香”,在思维转了一大圈,经过了“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重回“看山是山”的初始之后,“节制”与“努力”,才能保证人生里的大安详,能够让人处于淡淡花香的愉悦感里。--作者:patpe 在朋友收藏的文中,这篇从古人诗中感悟生活方式选择的文,值得一读,宁静安详始知花香,愿喜欢哦,与之分享。 问候是润泽情谊的甘露, 祈祷是心心相惜的泉源; 激励是关怀心灵的美酒, 祝福是心连着心的彩虹! 祝福祝福: 愿亲人之爱像阳光照耀你 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 愿朋友之情像空气环绕你 而又给你四季常青的快乐! 新的一周快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