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2/2页)
等王爷一声令下了。” 朱棣终于开口:“燕王府中韵藻楼空置许久,也只等大师。” 道衍和尚的面容出现一抹出家人难得的飞扬之色:“得民心者得天下,当今圣上号称仁德,实则罔顾亲伦,徒有贤名。待时机成熟,老衲于红尘之外也不忍见天家手足相残,自当顺应天命,还请王爷以天下为己任,万勿推辞。” 斗转星移,烛火由明渐渐转暗,朱棣起身离去。 朱允炆和方孝孺他们商议藩王事宜的时候,是连昌盛都要被屏退的,是以,昌盛那边并没有十分有用的消息传来。倒是南康公主和驸马一直暗中细查的事情,有了消息。 二月二龙抬头,春暖花开,草木复苏,驸马府阖府祈雨求水。自从道衍和尚安全离京后,二愣子依旧回了角门,也再没见过公主和驸马,而南康和驸马也将他忘了个干干净净。之后的几次阖府家宴,因着太祖皇帝的离世一切从简,二愣子也在没机会在公主和驸马面前得脸,而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恰巧是他的生辰。 众人跟随者公主和驸马举行完祭拜仪式后,二愣子想没话找话说,好歹在公主和驸马面前再露个脸儿,兴许能谋个好差事就不用再守着那个角门儿了。众人散了之后,他便愣头愣脑地去跟公主和驸马告假,说是想要外出寻人。 南康和胡观本也没放在心上,但听到二愣子说,有一个人自从洪武二十五年过完新年便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耳边瞬间响起朱棣的话语,“二十五年赵勉案前后,往细处查,不要漏掉任何一点蛛丝马迹。”于是便留了心眼,将二愣子带到正厅,南康笑吟吟道:“你去年差事办得极好,只是后来宁太皇太妃一直想念父皇,本宫只能日日去陪着,一直没顾上赏你。”说着就让翠珠取银子赏他。
二愣子忙磕头谢恩,南康让他起来,继续温和问道:“你要找何人?驸马在京师人脉也算广,兴许能帮上忙。” 吓得二愣子“噗通”一下又跪了下去,道:“小的这些微末子的事情哪里敢劳驸马爷的大驾!” 胡观客客气气地将他扶了起来笑道:“无妨,公主既让你说,你就且说来听听。” 二愣子受宠若惊:“原本也不是什么大事,今儿个是小的生辰,桃叶渡口有个冯大娘,素日里一直都在离西长安街不远的地方摆面摊儿的。冯大娘人好,小的打小儿每年生辰的时候都会去讨碗面吃,可自二十五年的正月以后,就再也没见过大娘了,小的认识她家,私底下去找过,人就这样凭空空地不见了,家里也不像遭了贼。” 南康和胡观对视一眼,只觉得事情蹊跷,南康又问道:“这一晃都过去七年了,你一直也没找着?” 二愣子道:“回公主的话,二愣子嘴馋,冯大娘那面做得又好,这么些年小的一直心心念念的忘不了,冯大娘就这样凭空空不见了,想着指不定哪天就回来了,所以年年生辰的时候总是惦记着要去看一眼。刚不见那会儿,小的这些常去吃的人,可算是找遍了京城,也没找到人,就连跟冯大娘一起的那小姑娘也不见了。” 南康和胡观这一听非同小可,二愣子啰啰嗦嗦废话又多,绕半天才到重点。南康心中暗暗发急,胡观递了一个眼神给南康示意她稍安勿躁,不急不缓地问:“哦,冯大娘还有个孩子?” “不是不是,”二愣子连连摆手,“我们大伙儿都知道,冯大娘是个寡妇,成亲没多久,夫君便打仗去了,这一去就没能回来,大娘一直都是一个人摆了个面摊儿守着。突然有一天,约莫是二十二年的时候,大娘的面摊儿便多了个小娘子帮忙,那女娃娃是那小娘子的女儿。我们后来才知道,那小娘子是到京城来找夫君的,大娘心善,见她们孤儿寡母的没地方落脚,就收留了她们做个伴。不过好像一直没找着,二十五年新年的时候,那小娘子突然得了一场大病,没几天就去了。” 南康心细,追问道:“你怎么记得如此清楚?” 二愣子生怕主子不信他,忙道:“回公主的话,因在正月儿里,大娘一般不开张,通常是二月初一才开始做生意,那小娘子是正月里撒手去了,大娘还是找大伙儿帮忙安葬的。二月初二,小的又去讨面吃,没想到,再也没见过大娘了,连着那女娃娃也不见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