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传奇之多伦传奇_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兵入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兵入营 (第2/2页)

在吐火罗大破马其顿方阵,击溃国王米特拉达梯三世八万精兵,斩首五万余,随即兵临国都马奇拉城下,米特拉达梯三世被迫签订城下之盟,赔偿四十万石粮食、十万斤黄金、一百箱珠宝玉器与三百万斤铁矿,西域军满载而归。西方引以为傲的马其顿方阵被西域军击破,此战震惊整个西方世界,更西方的色雷斯、罗马帝国纷纷派遣官方使团带大量礼物前来访问,以探究西域军下一步战略动向。

    连战皆捷令西域军军威大振,大量财富涌入使西域民众变得疯狂,一直饱受战争之苦的他们第一次发现骏马弯刀、征战异域是如此的让人向往;自此以后,西域不再是任人蹂躏、贫弱代名词,反而崛起为新的一方霸主,各族民政备受鼓舞,踊跃参军。

    西域都护府成立第五年,铎苏风、色车、那曲、恩森、固德、敖登、布仁及尧里瓦斯八部七万一千军全部编练换装完成,战马高大、器械锐利、士气高昂的西域军将士蓄势待发,只待多伦一声令下便上马出征。

    看着七万雄兵,多伦亦是信心满满,与众将商议后,决心兵发凉州,正式与魏军开战,争霸中原。然而还未及出兵,可汗诏书下达,令西域军赶赴河套助战。

    原来在不久前,柔魏围绕河套之地展开争夺,为一战而下,大檀可汗令西域军前来助战。商议之后,多伦率色车、那曲及铎苏风部两万一千人向东进发;社伦本欲同时遣恩森、固德、敖登三部从牢兰南下,东西夹击魏军,但多伦认为魏军势大、战力强悍、恐己方实力不足,充当预备队更好,未同意社伦的计划。

    可是谁知当多伦还在半途,大檀可汗已在战局不利下被迫讲和,多伦下令改道王庭。待西域军到达王庭,引起一片震撼之音。虽久闻西域军战力强悍、征战数载未有败绩,只是觉得西域周边无强敌之故,而且多伦虽大杀四方,却一直不敢犯魏,只当是惧怕魏军。可是呈现在他眼前的真实西域军,胯下骏马、身着良甲、手执长枪、腰胯弯刀、背背长弓、马挂圆盾,莫说王庭之兵,纵使魏军也难以匹敌。

    震惊之余,让本就因被拓跋焘欺骗而后悔不已的大檀可汗更加懊恼,早知西域军如此能战,说什么也不与魏军媾和。也是在这一刻,大檀可汗下定决心,要重燃战火,再与魏国一较长短。是以,在金蚕子的建言下,大檀可汗命多伦乔装南下,一是为潜入五凤谷破坏和亲图,同时也让他见识一下中原的万里河山,从而激起他的征战欲望。多伦本就打算接下来剑指南方、与魏军争雄,欣然领命而去。

    不想,此一去,让他经历了平生最难忘却之事,一个魏国的绣娘,用她的神乎般的技艺与坚毅不屈的性格,征服了这颗铁血雄心,将他与魏军一较长短的凌云壮志消于无形。

    可是,已在轨道上全速奔驰的战车,一人之力又岂能令其停止,在大檀可汗的教导下,不得不违背诺言,重新跨马远征。狼山大捷、攻克新野,河套之地十万魏军灰飞烟灭,柔然声威达到顶峰,从东海之滨到葱岭以东、从长城以北到贝加尔湖以南,无数牧民为之欢呼。去岁的河套战役虽损兵折将,但少许挫折却并未挫伤柔然民众对战争的狂热之情。

    今春西域军主力闪击盛乐、兵威平城,掀起了新一轮的战争狂潮,更多的西域民众道别家人,前往高昌应征从军,希望能够跨马持弓,纵横中原,狠狠蹂躏曾经的大汉宗主国。

    今日,四月初二,在西域军营门处,一个个体型魁梧、高鼻大眼的各族壮汉在老兵的引领下穿梭其中,满脸兴奋的领取领取军牌、兵器及铠甲战马。在大营正中的步训场上,**器击之声不绝于耳,百余名自恃身手不凡的壮汉聚集此处,或赤手空拳、或手持利刃互相比试,时不时传出叫好之声;在西侧的骑射场亦是如此,一名名骑士手持西域军制式骑弓,列队依次纵横场间,一支支离弦利箭疾射而出,朝远处标靶疾射而去。

    按惯例,西域军新兵营百夫长以下军官有半数会从新兵中选拔,故在每年新兵入营之际都会摆下擂台供士兵一展所长,然后按照能力高低授予什长或十夫长之职。此举给西域各族精壮以极大鼓励,以希望通过自身获得军职,或借此机会在新军崭露头角以获得更多晋升机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