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传奇之多伦传奇_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兵入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兵入营 (第1/2页)

    高昌西域军大营

    始光三年春,柔魏双方围绕盛乐之地打得如火如荼;四月初一晚,狼营被围,西域军深夜出击,折损近万兵马,再无出城野战之力;魏军虽胜,亦是损失惨重,无力攻坚,只能望城兴叹。与盛乐柔魏十多万将士心情不同,万里之外的西域军大营却是没有如往常般营门紧闭、杀声阵阵、马蹄隆隆,反而被欢笑声所淹没,以迎接草原最盛大的节日。

    四月初二,新嫩牧草长出,草原重新披上绿装,生机勃勃;四月初二,所有母牛母羊降生完毕,母亲带着新生的孩子撒欢草原之上,寻觅美食;四月初二,草原民众为庆祝新春到来,那达慕大会的欢歌乐舞响遍草原每一个角落,无数草原勇士在这篝火晚会上向心仪的姑娘表达爱意,倾诉仰慕之情,然后手牵手纵情歌舞。

    七年前的今天,大檀可汗率军远征西域,多伦第一次拿起弯刀、跨上骏马驰骋于疆场之上;六年前的今天,多伦与社伦合力在新月城外击破赫连勃勃主力,匈奴就此灭亡,西域格局被打破;五年前的今天,西域军击败吐谷浑,血洗龟兹城,成为西域新霸;四年前的今天,疏勒上表归降,至此,西域战事结束,三十六国全部臣服柔然,西域归柔然所有,柔然西域驻军正式更名西域军,设西域都护府,多伦成为西域大都督;也是同一天,西域都督府宣布实行新政,进行军改,招募了第一批五千名西域各国兵士,成为首支纳入柔然军制内的异族军种。

    自此,四月初二成为西域军新兵的入营日,每年今天,西域军招募一万兵士,柔然五千,西域五千。四年前,多伦与众将商议后,决心在西域进行军改,实行新政,而新政的蓝本,则是汉制。

    以往,柔然只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战时以可汗王庭为首,全民皆兵,王庭为激励士气对军纪管理极其松散,每攻占一地后都会对原住民大肆抢掠,划为奴隶奖励各部。但因管理松散、兵员素质低下,加之柔然国力有限,只有王庭本部兵马装备铁制兵器,堪称精锐,其余部落多为铜制,加之可汗王庭为保持领袖地位,强化本部同时也削弱各部,致使柔然其余各部战力极差,稍遇恶战便会崩溃。大檀可汗虽知其中利害,但各部族利益盘根错节,不可能有所变动。

    在西域则不同,当时王庭本部兵马驻防边境无力支援西域,为防止其余各部族染指西域,大檀可汗在金蚕子的建言下,整个征战过程不允许各部族向西域派遣一兵一卒,是以多伦除了可汗王庭当初留守的一万兵马外再无一兵一卒可以调用。为解决兵员给养问题、收拢西域人心,多伦听从金蚕子之言,找到西域各国被匈奴杀掉的国王后裔,让他们继续称王管理王国,对一众属官,也只任命三公之职,其余皆由国王委派,并严明军纪,秋毫无犯,赢得西域民众爱戴后,西域军随即招收各部青壮从军,推翻匈奴暴政,是以最初之时,西域军内外军人数占了多半。

    待西域都护府成立后,多伦按照汉制进行全面改革。政治上保留国王,使各国拥有较大自治权利;经济上鼓励贸易,制定较低税率;军事上在高昌收拢军权,裁冗杂员,分派军种,走精兵路线,同时设立将作坊,依照汉军制式打造兵器铠甲装备部队;地方上规定各王国无论大小,除五百人的宫廷卫队外,不允许再置一兵一卒,而且就连各卫队主官,西域军也要占据半数要职,以防止各王国密谋反叛。

    西域都护府成立第二年,吐谷浑白兰王率五万军劫掠且末,掳万余人归;一月后,多伦率刚刚编练换装完的那曲部与铎苏风部一万一千军反击吐谷浑,于格尔木草原一战击溃吐谷浑白兰王部三万兵马,以三千人的伤亡斩首两万余,白兰王惊恐而逃,西域军战力震惊吐谷浑。多伦救回且末民众,掠夺牛羊百余万头,一半分给且末国民,一半奖赏有功将士,同时宣布西域各国为柔然属国,任何势力胆敢侵犯皆会招致西域军无情打击。

    此举赢得西域民众爱戴,西域军在西域站稳脚跟。为增强新军战力,同时保护贸易,多伦不断派出各部打击胡匪马贼,并为沿途商旅义务护卫,从而使丝绸之路更加繁荣;

    西域都护府成立第三年,为解决铁矿问题,使西域军快速换装,多伦率色车、那曲、恩森三万军西征两千余里,在向导的带领下向西一直越过葱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