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四章 寒蝉凄切 (第1/2页)
叶菲儿道:“词倒是好词。” 花月儿求她将词中之意解释了一遍,越听越觉不是味儿,说道:“这些读书做官的人整日价只是喝酒赏花,难道光复中原之事,再也不理会了吗?” 叶菲儿道:“正是。这些人可说是全无心肝。” 忽听身后有人说道:“哼!两位知道甚么,却在这里乱说。” 两人一齐转身,只见一人文士打扮,约莫三十上下年纪,不住冷笑。 花月儿作个揖,说道:“小可不解,请先生指教。” 那人道:“这是北宋年间黄庭坚,字鲁直黄先生,自号山谷道人,江西修水县人。诗人、词人、书法家,这一首可是他的得意之作。 你看“春入武陵溪”,引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之典故。这种子虚乌有的理想之境,分明是他对现实社会之不满,鲁直先生用这个典故,其用意不言自明。 叶菲儿道:“这首词中的黄先生形象,高华超逸而又不落尘俗,倒似不食人间烟火者呀。” 那人冷笑道:“岂但如此?你们瞧,“红露湿人衣”一句,是从王维诗句“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脱化而来,黄庭坚把“空翠”换成“红露”,化用前人诗句,天衣无缝,浑然一体。 叶菲儿又道:““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那可是他的志行高洁、与众不同了。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两句,表面上说李白不在了,无人陪他饮酒,言外之意,是说他缺乏知音,感到异常寂寞。 他不以时人为知音,反而以古人为知音,是他对现实很不满了。” 那人道:“正是!我为灵芝仙草”,表白他到此探索真意。“仙草”即开头的“瑶草”,“朱唇丹脸”指“溪上桃花”。 苏轼咏黄州定惠院海棠诗云:“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rou。”花容美艳,大抵略同,故这里也可用以说桃花。 用意如李白《拟古十二首》之四所谓“耻掇世上艳,所贵心之珍”。 “长啸亦何为”意谓不必去为得不到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 花月儿听了大怒,喝道:“长啸亦何为,功名利禄全可抛下,我们大宋百姓忧愁的是皇帝不为求战而图求和,这现如今高宗皇帝,便是重用秦桧的昏君!” 飞起一脚将屏风踢得粉碎,反手抓起那酸儒向前送出,扑通一声,酒香四溢,那人头上脚下的栽入了酒缸。 叶菲儿大声喝彩,那文士正从酒缸中酒水淋漓的探起头来,叶菲儿伸手将他的头又捺入酒中,跟着掀翻桌子,一阵乱打。 众酒客与店主人不知何故,纷纷逃出店外。 两人打得兴起,将酒缸锅镬尽皆捣烂,最后花月儿使出胡茄十八拍手段,奋力几下推震,打断了店中大柱,屋顶塌将下来,一座酒家刹时化为断木残垣,不成模样。 两人哈哈大笑,携手而出。 众人不知这一男一女两个少年是何方来的疯子,哪敢追赶? 花月儿笑道:“适才这一阵好打,方消了胸中恶气。” 叶菲儿笑道:“咱们看到甚么不顺眼的处所,再去大打一阵。” 花月儿道:“好!” 两人自离洞庭山后,诸事不顺,虽得相聚,但伯父重伤难愈,一直心头郁郁,此刻乱打酒家,却也是聊以遣怀之意。 两人沿信步而行,但见石上树上、亭间壁间到处题满了诗词歌赋。 花月儿听见有人一旁说话,这人口音正是高亮,不觉一怔,心想他怎么会在此处? 正感诧异,另一个破钹似的声音更令他大感惊讶,说话的却是地诛煞高虎,只听他道:“不错,只教昏君在位,权相当朝,任令多大的英雄都是无用。” 又听先前一人道:“但若明君当国,如高先生这等大英雄大豪杰,就可大展抱负了。” 花月儿听了这两句话,猛地想起,那正是大金国的四王爷金兀术。 那三人说笑了几句,出亭去了。 花月儿待他们走远,问道:“他们到龙吼山来干甚么?亮弟怎么又跟他们在一起?” 叶菲儿道:“哼,我早就瞧你这把弟不是好东西,你却说他是英雄后裔,甚么只不过一时胡涂,后来已经明白大义。他若真是好人,又怎会跟两个坏蛋在一起鬼混?” 花月儿甚感迷惘,道:“我这可给弄胡涂了。” 叶菲儿提到当日在林云庄阿敏救高亮之事,道:“金兀术邀集青不青张寨主这批家伙,为的是要盗奇门遁甲,他们忽然到这里来,说不定这奇书不在庐山便在龙吼山中。若已知晓青莲教到这里选新教主。奇门遁甲若是给他得了去,我大宋百姓定要受他的大害。” 花月儿凛然道:“咱们决不能让他成功。” 叶菲儿道:“难就难在地诛煞跟他做一路。” 花月儿道:“你怕么?” 叶菲儿反问:“难道你就不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