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九章 后事之师 (第1/2页)
大争之世,便是诸侯消亡,枭雄强大的乱世。 为什么刘虞和公孙瓒之间的矛盾会发展到不可调和? 刘虞此人,是汉末忠臣,在他担任幽州刺史、幽州牧其间,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当时,幽州文官自然以刘虞为首,可是武将却以公孙瓒为首。本来,公孙瓒要接受刘虞的节制,尤其是公孙瓒的军需供应要倚仗刘虞。因此,两人之间,在表面上还算是比较平和。 可是,随着公孙瓒的强大,刘虞感觉公孙瓒就像一条鱼,越来越大,越来越滑,越来越抓不住了。尤其是在公元191年时,公孙瓒以两万幽州兵马,大败侵入幽州的三十万黄巾,并且成功收编了7万降卒。公孙瓒兵锋所指,即便是得到冀州的袁绍也为之侧目,主动将自己佩戴的渤海太守印交给公孙瓒的兄弟,讨好公孙瓒。 公孙瓒势力壮大,自然对担任幽州牧的刘虞不放在眼里。在公孙瓒看来,幽州若非有他,刘虞早就沦为他人刀下之鬼。 而刘虞也对公孙瓒越来越不满。刘虞治理幽州,善待百姓,宽容夷狄,幽州内外一片赞誉,几年来,从走遍地区到幽州避难的百姓竟然有一百多万人。刘虞认为,治民首先要安民,爱民。可是,公孙瓒却始终强调武力才是乱世生存的王道。 公孙瓒多次违背刘虞的指令,刘虞就上表朝廷,弹劾公孙瓒。而公孙瓒自然也不甘落后,上表弹劾刘虞,说刘虞故意扣下军粮,万一激起兵变,后果不堪设想。其实,当时董卓已经死去,朝廷由郭汜、李漼等人执政,哪里关心什么幽州事务,无非是推诿拖延而已。 既然朝廷无法调停,公孙瓒和刘虞之间的矛盾就只能自己动手解决了。矛盾无法调和,无非是利益之争! 期初是对待乌桓、鲜卑政策的政见不合,刘虞采取的是对胡“以和为上,以德待之”的政策,而公孙瓒主张武力镇压,没有了战事可打,他公孙瓒的利益何来。如此,刘虞便能压制和削弱他。 刘虞总督幽州时,取得了炫目的政绩,那么地头蛇公孙瓒对待朝廷这个空降的强龙的态度怎么样?是积极配合还是阳奉阴违,支磕交、使绊子?刘虞又是如何处理和公孙瓒之间的关系的? 公孙瓒眼红争功?公孙瓒和乌桓、鲜卑部落骑兵之间长达五、六年的战争,没有结束幽州叛乱。刘虞到任后采取的安抚姿态直接触动了公孙瓒,公孙瓒的做法就是使绊子破坏刘虞的怀柔政策,瓚害虞有功,乃阴使人徼杀胡使。胡知其情,间行诣虞。 就是说当刘虞派使者到胡人聚居区,晓谕厉害,并责成胡人交出叛乱分子张纯的首级,各部落首领听说刘虞来了,十分高兴,也都派出使者去拜见刘虞,同时将叛乱部队撤回自己的领地。公孙瓒居然害怕刘虞功高于自己,暗中派人截杀胡人的使者,胡人得到这一消息后,改从小道去见刘虞。 刘虞对公孙瓒的小动作采取了忍让克制的态度,虞上罢诸屯兵,但留瓚将步骑万人屯右北平。就是说刘虞上表中央,撤回了各路屯兵,只留下公孙瓒带领步骑兵近万人,驻扎在右北平。我们说这时候的刘虞还是具有相当的政治智慧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这时候的公孙瓒开始魔鬼化,这还是一个国学大师的弟子吗?这还是和那个以仁义著称的同乡刘备论兄弟情谊的兄长吗? 袁氏兄弟的重大搅局?恰在此时,董卓进京,袁绍单骑出逃,关东联军讨董,刘虞、公孙瓒观望。我们前面讨论知道,根本不是他俩观望,完全是太傅袁隗不希望他俩参合豪门布局。董卓为拉拢天下势力,将刘虞和公孙瓒一并升迁。会董卓至洛阳,迁虞大司马,瓚奋武将军,封蓟侯。袁氏兄弟施展豪门布局,刘虞和公孙瓒之间的“和谐”关系顿时也都变了样。 袁绍劝进刘虞为帝的因素。袁绍劝刘虞称帝不成,又劝刘虞领尚书事,即总领朝纲,又被刘虞拒绝,但刘虞也没有做绝,答应和袁绍联合抗董,但并没有出兵讨董。韩馥和袁绍公推刘虞称帝这件事,毫无疑问,公孙瓒是羡慕、嫉妒、恨的。连刘虞和平处理乌桓叛乱他都要下绊子,何况袁绍劝刘虞称帝这种事情!公孙瓒当然是嫉妒的满脑袋眩晕。公孙瓒最后胁迫朝廷使者杀刘虞的一个主要借口就是刘虞曾经想自立为帝。 袁氏兄弟的军事搅局。我们知道袁氏兄弟出京后,袁术的称帝欲望最为强烈,以至于汉献帝想让刘虞派兵帮助他逃出长安时,主管幽州军事的公孙瓒起初并不同意派兵,不同意的原因居然就是:公孙瓒知道袁术有异志,想拉拢刘虞。此时公孙瓒的做法很搞笑,他又惧怕袁术知道自己阻止刘虞派兵,就派堂弟公孙越派了一千骑兵,却私下里通知袁术,扣留刘虞的儿子刘和以及堂弟这一千骑兵。 从这可以发现,出京后的袁氏兄弟势力之强大,连悍将公孙瓒表现的都是又恨又怕。亦遣其从弟越将千骑诣术以自结,而阴教术执和,夺其兵。由是虞、瓚益有隙。袁氏兄弟内讧,被袁术利用的公孙越被袁绍军射死,公孙瓒因此连袁绍也恨上了,此时的公孙瓒开始到处树敌。按说这些事情都是袁氏兄弟胡乱参合的原因,与刘虞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你公孙瓒作为幽州牧刘虞手下的武将,不但没有和刘虞精诚团结,共赴国难,反而对刘虞阳奉阴违,大起敌意。 有人认为,当公孙越被杀后,袁绍之所以要把渤海太守的官印连同地盘全部转让给公孙瓒的另一个堂弟公孙范,并不完全是袁绍怕了公孙瓒,而是袁绍想利用公孙瓒兄弟去对付祸害青州和徐州的黄巾大军。从这儿可以看出,公孙瓒的败落在表面上是败在了袁氏兄弟的搅局上。瓚怒曰:“余弟死,祸起于绍。”遂出军屯磐河,将以报绍。绍惧,以所佩勃海太守印绶授瓚从弟范,遣之郡,欲以结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