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阿古柏侵占西域 佐宗棠平定陕甘 (第3/4页)
sao扰。而被招抚留在陕西的回民起义军,却因长期存在的回、汉之间的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那些受招抚了的回民起义军,表面上虽然是降了,但心底里却是降而不服;因此,回、汉之间仍常有磨擦,麻烦不断;已被招抚的回民起义军,往往又会因一些偶发因素而从新举起义旗;如此的新的起义之举,此起彼伏时断时续总是不能平息。所以,整个陕西境内,局势仍很微妙,难以久安。 左宗棠见局势未稳,难如己望;而招抚之策成效未显,这才决定依仗武力彻底铲除陕西境内的回民起义军,以稳定局势。于是,左宗棠派兵四出,刻意围剿;欲各个击破,靖平全境;不久,果有收获。 清将刘典很快就将西安周边的回民起义军赶到了渭河以北;然后,又压迫到了甘肃境内。 李辉武会同张岳龄,在宝鸡的千阳击败了回民起义军,也将其赶至陇中。 阎定邦则也将窜入到陕、甘边境长武的回民起义军击退,迫使回民起义军再退回到了甘肃的泾河一带。 而驻于甘肃隆德的回民起义军东向袭取了华亭、崇信、灵台后,也遭到了清军的阻截;清将吴士迈不但击退了回民起义军,并缴获了大量的粮食和牲畜。 高连升也率部攻打驻于正宁的回民起义军,逼迫其进一步西撤,退到甘肃庆阳中南部的董志原。 魏光焘与刘厚基则在陕西东北部的宜川,铲平了回民起义军的北山根据地,将起义军首领张大有等人斩杀,并也获取了大量的粮食和牲畜。 在彬县与三水一带,清将黄鼎与回民起义军激战,起义军首领马正和负伤而逃,沿泾河溃退入甘肃境内。 游击于陕西中部的回民起义军,在渭南的白水一带,被从宜川凯旋南下的魏光焘部拦截;回民起义军败走渭河,又受阻;只得折而沿洛河西岸北上,欲渡洛河后退入甘肃;然而,正在渡河时,洛河水徒涨;使正在渡河的回民起义军溺死过半,仅有数千人凫水过河逃命;未及过河的,皆被魏光焘追杀。 李大有和成定康两部在咸阳北面的淳化也击败了回民起义军。 金顺和刘馨集也在陕北的绥德、榆林等地,拔除了回民起义军的几个据点,斩杀数千人,大获全胜。 至此,陕西境内的回民起义军几被肃清,殘部退入甘肃后,不敢再入陕sao扰,秦川大地终于有了片刻宁静。 同治七年,西捻军被剿灭后,刘松山、郭宝昌等率部回到陕西。刘松山屯于陕北的绥德一带,郭宝昌屯于渭南一线。 此时,退入甘肃的回民起义军,较有生气的几支皆北上汇集在了吴忠的金积堡,继续与清庭抗衡;并等待时机,进行反扑。 左宗棠见陕西境内已经安定,遂决定对盘踞于甘北金积堡的回民起义军实施围攻;从而实现他先秦后陇,平定回乱的谋略。 左宗棠谋划兵分北、中、南三路入甘;其中北、中两路对金积堡实施夹攻;南路则追击退至甘西的回民起义军殘部,且防堵其北上驰援。 因此时,刘松山部正驻屯于陕北的绥德;左宗棠即打算让其率部从绥德西进,直指金积堡。左宗棠则自率中路,经陕西的乾州、邠州、长武入陇,然后折向北上;与刘松山南北呼应,从而对金积堡实施夹攻。南路则由李耀南、吴士迈等人率领,自陕南的陇州,经宝鸡、秦州后入甘,追击已溃入甘肃西部的回民起义军。 谋划既定,稍作休整后,各路兵马按计而行。 谁知,正在清军准备深入甘肃剿灭回民起义军时,驻屯于绥德的清军却发生了sao乱。 原来,刘松山的部队中有哥老会组织;哥老会又称袍哥,是个源于四川而活跃于长江流域的秘密社团,在湘军中影响较大,许多士卒都是其会员;且因哥老会的成员多来自社会底层,故对于回民起义军深表同情;而今,清庭要他们剿灭回民起义军,多有不愿。于是,哥老会头目谢永青、丁玉龙等人秘密串联了各营中的会员,并与回民起义军取得联系后,决定举行起义。 正在清涧的刘松山闻知绥德驻军兵变,赶紧星夜从百余外的清涧赶回绥德。因参与兵变的哥老会成员仅有百余人,势力不盛;所以,刘松山只用了几天时间,就擒获并处死了谢永青、丁玉龙等数名哥老会头目及参与者,一场兵变就这样有惊无险地被平息了。 左宗棠闻知刘松山平息了兵变,对其褒奖一番后,遂又集中精力实施自己的谋划了。
同治八年秋,刘松山终于率部从绥德进发;一路西向,经清涧、靖边、定边后,即进入了甘北。因此时的陕西境内已无回民起义军活动,所以一路上没有遇到多大的抵抗,刘松山就轻松地抵达了甘肃的花马池。 进入甘肃后,回民起义军的抵抗增强;然而,刘松山仍继续挥师西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很快进抵到甘肃的灵州。 一路上,刘松山攻克了五十余座堡寨,扫平了回民起义军的九十多个据点,战绩显赫。接着,刘松山攻占了灵州和吴忠;于是,金积堡就在眼前了。 进驻吴忠后,刘松山让部队稍作休整,等待左宗棠大军的到来。 而此时,左宗棠也已率军进入甘肃,经甘东的泾州、平凉后,进到了固原;然后,折向北上也直指金积堡。 刘松山见左宗棠的大军已经固原北上,于是又从吴忠出发,进抵到距离金积堡仅有数十里远的郭家桥。 不久,左宗棠也率部抵达,在金积堡的西南面仅相距十多里的汉渠驻扎。 金积堡位于甘北,扼秦、汉两渠;相距十多里即是青铜峡口,可经此退守黄河西岸;东向可直达花马池,越境即入秦川;地理位置十分显要。故而,回民起义军退入甘肃后,大都屯驻于此。 所以,左宗棠以南、北北路夹攻必欲夺取。 待左宗棠抵达汉渠,刘松山进驻郭家桥后,清军已将驻扎在金积堡的回民起义军围困了;不久,清军又占据了金积堡外围的要地永宁洞及黄河边上的青铜峡口。 与此同时,李耀南率领的南路清军从宝鸡出发,经陇州后进入甘肃;沿途也只有小股的回民起义军稍作抵抗,即被李耀南击溃,纷纷向西撤离;于是,李耀南率领的南路军所向披靡,抵达了天水的秦州。 驻于同心城、韦州堡一带的回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