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史话中华演义_第34章 阿古柏侵占西域 佐宗棠平定陕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章 阿古柏侵占西域 佐宗棠平定陕甘 (第4/4页)

起义军见情势不妙,则向清军投降了。

    至此,以马化龙为首的回民起义军被围困于金积堡,更是绝了外援,如同瓮中之鳖,情势异常危急。

    然而,回民起义军却不被左宗棠的大军所惧,仍然顽强抵抗。因为,回民起义军以骑兵为主;他们利用骑兵的长处,忽东忽西地左右冲突,最后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清军总兵简敬临以为回民起义军已被围困,必遭俱歼;简敬临也就因胜滋骄,欲邀功而率部杀入敌营,却被突然而至的回民起义军的骑兵反包围了;结果,士卒死伤无数,简敬临也被砍杀。

    于是,清军的包围圈被撕开了一个口子;回民起义军中的一部突出重围,夺取了青铜峡,然后渡过了黄河西走。

    而此时,另有一支千余人的回民起义军,从金积堡突围后,进至秦渠南面,夺占了处于秦渠口的几个村堡,也欲渡河而走。

    但马化龙的大部却来不及突围,被撕开的口子又很快让清军合上了,未能突围的回民起义军又被围困在了金积堡。

    刘松山见已突围的回民起义军皆欲渡河,于是连夜率部追击;直至秦渠口,回民起义军方被追及。

    回民起义军不敌,只得退入秦渠口的马五寨。

    刘松山又率部攻打马五寨,欲将退入马五寨的回民起义军聚歼。

    退守在马五寨的回民起义军见难以突围,表示愿意投降。

    于是,刘松山勒令回民起义军出寨受降,回民起义军只得依从。

    刘松山见回民起义军已降,也就趾高气扬地跃马奔到寨前,指着一个个已经垂头丧气了的回民起义军的降卒大厉声辱骂,同时还用皮鞭狠狠地揍打。

    回民起义军虽降,但遭此羞辱与毒打,心中十分愤懑;且更加忧虑若是真的降了以后,也就更会是任人宰割恐了;所以,有人暗思“如其降而被杀,不如抗而战死”。于是,正在刘松山随意发泄,辱骂并殴打回民起义军的降卒之时,却有人举起尚未缴出的弓箭,突然向刘松山射击。

    刘松山根本想不到降卒中会有如此胆量者,竟敢向他射冷箭;因此,刘松山不曾提防,且又因有如此胆量者非一人,数箭齐射令刘松山躲闪不及,竟然被射中要害而当场毙命了。

    清军失去主将,军心顿时大乱;回民起义军趁机反扑,清军溃败。

    然而,清军毕竟势盛,刘松山虽死,回民起义军的金积堡之危并没有真正解除。

    不过,刘松山的死,毕竟使回民起义军重振了士气;已经渡过黄河了的从新返回,马化龙则派兵四出,欲从新窜入陕西sao扰,希图将清军主力吸引走,从而解金积堡之危。

    于是,一支回民起义军在马正纲的率领下,从包围圈的缺口突围而出,经庆阳的宁州、正宁后入秦,直取关中平原上的郃阳。而另一支由马朝元率领的回民起义军,则一路东向,经花马池入秦,攻克定边直抵靖边;然后,折而南下也直达关中平原,取道延安以南的甘泉后,配合马正纲部去攻打与郃阳毗邻的韩城。

    关中平原乃华夏文明发祥之地,此地富庶,素有“八百里秦川”之称,《史记》中更是称其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马化龙派兵sao扰此地,意欲逼迫左宗棠从金积堡撤军而回顾。

    然而,左宗棠并没有中马化龙之计。

    刘松山的死使左宗棠痛心疾首,更是加紧了对金积堡的围攻。同时,任命刘松山的侄儿、时任布政使的刘锦棠接管其叔的部队。刘锦棠接任后,发誓要把回民起义军剿灭,为叔父报仇。

    而驻守韩城的郭宝昌见回民起义军前来攻打,赶紧率部堵截。因回民起义军毕竟是孤军深入疲惫之师,而郭宝昌是驻地防守以逸待劳;所以,两军交锋,回民起义军即溃败。郭宝昌在韩城西北的白马滩击败了马朝元,接着又协助郃阳的守军击溃了马正纲。

    马朝元与马正纲被击败后夺路而走,从新退入甘肃。

    马化龙见此计不成,遂又派人与驻于河州与狄道的回民起义军联络,要他们东进渭源并攻取巩昌,诱使左宗棠南下。

    但左宗棠只是命令李耀南加以阻截,仍不为所动。结果,在渭源东南面的礼县,回民起义军又被李耀南所败。

    而此时,刘锦棠已率部克复灵州,马化龙欲从灵州突围,被刘锦棠阻截,只得退回金积堡。

    数月后,马化龙因久困于金积堡,已经粮草断绝;马化龙派人四出觅粮,却又皆被清军所歼。至此,马化龙彻底绝望了,不得不请求投降。

    于是,左宗棠收复金积堡,将一万多名归降的回民起义军迁送到固原,这才平定了甘北。

    刘锦棠因叔父之死记恨难忘,不愿饶恕马化龙;所以,马化龙虽降,结果还是被杀害了。

    左宗棠因已有过回民起义军降而复反的教训,也怕马化龙反复无常再惹事;故而,对于马化龙的被杀,故作不知。

    马化龙死后,回民起义军没了主心骨,更如散沙一盘了。

    于是,左宗棠又派兵各个击破。

    占据河州一带的回民起义军首领马占鳌自知无法再与清军抗衡,遂也向清军请降,总算保住了一条性命。

    接着,刘锦棠率部在西宁、大通、巴燕戎格等地全歼了盘踞于该地的回民起义军,其首领马桂源、马本源兄弟俩战败被俘。

    隔年,左宗棠再派总兵徐占彪围剿盘踞于肃州的回民起义军,起义军首领马文禄突围失败后被迫投降,结果仍被杀。而另一首领白彦虎却率了一支起义军出嘉峪关西走入新疆去了,从此不敢再入陇。

    至一八七三年十一月,活动于秦、陇两地长达十二年之久的陕、甘回民起义终于被左宗棠平息了。

    而此时,云南回民起义军建立的大理政权,在滇西坚持了十余年;至同治十一年,因叛徒马如龙出卖,情势急转直下,许多城池相继被清军攻陷,大理政权的总统兵马大元帅杜文秀只得率残部困守于大理城内。

    于是,清军包围了大理城,杜文秀眼见形势恶化几近绝望遂服毒自尽了。

    首领伏诛后,起义军更难坚持;一八七三年五月,大理城终于被清军攻陷;至此,坚持了十八年之久的云南回民起义也宣告结束了。清皇朝平定了云南和陕甘等地的回民起义后,一直搁在心头的内患终于消除;这才有精力对付外寇,于是打算收复新疆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