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史话中华演义_第86章 孙中山护法运动 吴佩孚崭露头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6章 孙中山护法运动 吴佩孚崭露头角 (第2/3页)

道广州军政府起兵护法,起因于段祺瑞的抛弃《临时约法》与国会;所以,广州军政府针对的是段祺瑞而并非是他冯国璋,自己何必要与段祺瑞搅在一起呢?再说,冯国璋在护国运动时曾与雄踞西南的蔡锷将军等滇、桂系军阀有过较好的关系;因此,也不想由于段祺瑞而无端地与滇、桂系军阀决裂。

    所以,冯国璋觉得不若与滇、桂系军阀及广州军政府议和;至少不可让直系的军队与他们正面冲突,以维护直系军阀的利益。何况,广州军政府北上护法或许还能压一压段祺瑞的气焰,这对于他冯国璋来说何尝不是好事?为此,在如何对付西南的滇系、桂系及广州军政府的政策上,冯国璋与段祺瑞的主张南辕北辙了。

    段祺瑞主张武力统一,冯国璋则主张和平统一;俩人因此产生了矛盾,且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于是,继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第一次府、院之争后,冯国璋与段祺瑞的第二次府、院之争即由此而起了。

    段祺瑞同样不把冯国璋放在眼里,一意孤行地非要用武力统一全国不可;为达此目的,段祺瑞又向日本政府借贷了三千六百万元用于扩充皖系军力。而日本政府在将钱借贷给段祺瑞的同时,则趁机提出了在中国东北修筑铁路的要求。

    其实,早在四年前,日本政府为了向中国东北三省与内蒙古渗透,就曾向袁世凯提出过希望在中国东北修筑四平街至郑家屯的四郑线、郑家屯至洮南的郑洮线、开原至海龙的开海线、海龙至吉林的海吉线、抚顺至兴京的抚兴线等五条铁路,即所谓的满蒙五路。袁世凯屈从于日本,已在一九一三年十月五日与日本互换了《借款修造铁路预约之办法大纲》即《满蒙五路秘密换文》。后来,因慑于国人的强烈反对,袁世凯不敢履约,只与日本秘密签订了一项《四郑铁路借款合同》。

    日本政府见其余四路被搁浅且如煮熟的鸭子飞了,心中不甘而一直耿耿于怀。而今,趁着段祺瑞欲大笔借款,即将此事重提;同时,还加上了开原至吉林的开吉线、长春至洮南的长洮线、洮南至热河的洮热线、洮南至齐齐哈尔的洮齐线等另外四条铁路,即新的所谓满蒙四路。

    段祺瑞急需用钱,也就满口答应。于是,北洋政府先后又与日本政府签订了《吉长铁路续借款合同》、《吉会铁路借款预备合同》、《满蒙四铁路借款预备合同》。

    后来,日本为了向中国内地渗透,欲将已占据了的胶济铁路延伸;又与北洋政府就山东的济顺铁路、徐高铁路签订了《借款合同》。就这样,至一九一八年九月二十八日,段祺瑞的北洋政府先后八次,向日本政府共借款一亿四千五百万日元;其中,极大部分用于了扩充皖系军阀的军备;而同时,段祺瑞则将中国的大批路权及其他如矿产开采权等拱手让给了日本。

    且因段祺瑞借款目的不正,这些交易只能在暗中进行,故有《中日密约》之称。

    日本通过向段祺瑞借贷后,终于使拟定的通过经济渗透达到入侵中国的计划初见成效了,日本首相寺内正毅心中大悦。虽然,后来由于北洋政府执政者走马灯似的不断更迭,致使满蒙五路、满蒙四路等仍未能落实,而济顺铁路等也没有筑成;但是,《中日密约》的签订却为日本占据中国的山东半岛有了借口。此虽皆为后话,当须略提。

    段祺瑞得到大笔的西原借款后,进一步扩充了皖系军阀的实力,以实现他那武力统一中国的夙愿。

    而此前,段祺瑞已免去了谭延闿的湖南督军之职,调派其心腹、有皖系四大天王之称、原陆军部次长傅良佐出任湖南督军;段祺瑞此举意在钳制湘军并将湖南作为进攻西南的前哨阵地,但却引起了湖南各界的强烈反对。

    九月十八日,零陵镇守使刘建藩与驻屯在衡阳的湘军旅长林修梅联名《通电》全国宣告湘南自主,在衡阳与永州举起了义旗。

    段祺瑞闻报湘南起事后,立即调兵遣将组成了一支援湘军;任命第八师师长王汝贤为援湘军司令、第二十师师长范国璋为副司令,率所部三万开赴湖南欲行镇压。

    刘建藩的起义军不到千人,如何敌得数十倍于己的北洋军?刘建藩见北洋军即将大兵压境自感寡不敌众,即向广州军政府求援。

    此时,广州军政府见段祺瑞派重兵入湘,即是欲取西南的信号。广州军政府不敢大意,决定派出以桂、粤联军组成的八十个营的护法军入湘驰援。

    而曾任湘军都督府参谋长程潜,护国战争时受命于蔡锷出任湖南招抚使;然而,护国战争后,因段祺瑞委任谭延闿出任湖南省长,程潜被迫离湘。此时,程潜正受孙中山派遣在湘南召集旧部欲重振旗鼓;闻知刘建藩等人举事,程潜即派人联络。

    刘建藩与林修梅正欲求助,也就投于了程潜麾下;于是,程潜在永州组建了湘南护法军。孙中山闻知后,即委任程潜为湘南护法军总司令。

    不久,段祺瑞调遣的援湘军进抵湘南;于是,湘南护法军与援湘军在湘南的永州、宝庆、衡山一带对峙,护法战争就在湘南打响了。

    然而,因护法军实力单薄渐趋失利;陆荣廷见湘南护法军情势危急,遂命其部将、曾为桂军第二师师长谭浩明率领一支粤、桂联军入湘驰援。

    谭浩明入湘后与程潜会师,合称为湘粤桂护法联军,谭浩明自任联军总司令。于是,两军合力抗衡;在衡山萱州河一带激战八昼夜,终于挫败了援湘军的进攻。

    而因,援湘军中的王汝贤与范国璋均属直系,虽奉命出征却不愿为皖系卖命;俩人在湘南与护法军相持近月后,不愿再打下去了;于是,主动后撤,将宝庆、湘乡、衡山等地让给了护法军。于是,形势逆转,护法军转守为攻了。

    且说,段祺瑞在派王汝贤与范国璋入湘同时,又命山西督军阎锡山出兵援湘;阎锡山不敢推诿,遂派遣晋军第一混成旅旅长商震率部前往。

    此时,商震驻军于湘潭,以拱卫长沙。谁知,因王汝贤与范国璋主动撤军;程潜的湘南护法军进抵湘潭,来不及撤离的商震所部被围于湘潭城内成了困兽;结果,商震孤军不敌,全部被缴了械;在解押至武冈途中,商震侥幸逃脱只身返回太原。

    湘潭丢失后,长沙就没了屏障;而十一月十四日,王汝贤和范国璋干脆《通电》呼吁“南、北议和”;然后,率部撤离湖南退往湖北去了。

    湖南督军傅良佐、湖南代理省长周肇祥俩人,见势不妙赶紧逃离长沙。于是,湘南护法军不费一枪一弹就取得了长沙。

    程潜率部进入长沙后,即布告安民秋毫无犯,长沙各界遂推崇其为湖南省长。

    然而,尚在上海的潭延闿因与程潜有隙,闻讯后即致电陆荣廷,反对程潜出任湖南省长。

    程潜是孙中山的人,陆荣廷当然也不愿将湖南交予他,遂宣称“暂以联军总司令兼摄军民两政”;就这样,陆荣廷将湖南的军政要职都抓在了自己手中。

    程潜无奈,复任湘南护法军总司令之职;然后,离开长沙让谭浩明入主。

    程潜离开长沙后,又率部北上进取岳阳;程潜兵至岳阳后,即与驻守岳阳的北洋陆军第十一师师长、时任湖南军务帮办李奎元交锋;激战四昼夜后,程潜终于攻克岳阳;此后,程潜就驻屯在了岳阳。至此,湖南全境皆归护法军所有了。

    护法军与援湘军争夺湖南之时,川蜀大地也烽烟四起了。

    原来,护国战争后,蔡锷任四川督军兼省长,雄镇西南名振华夏。蔡锷逝世后,随其入川的罗佩金与戴戡相继接任四川督军之职,方使蜀地曾纳于滇军辖下。

    然而,张勋复辟时,被溥仪任命为四川巡抚的刘存厚,却杀害了时任四川督军戴戡后夺取政权。张勋复辟失败后,北洋政府的军政大权cao控在了皖系军阀手中;于是,段祺瑞任命原川军第一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