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家族_第三百七十七章 想做大事,还是不能要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七章 想做大事,还是不能要脸 (第2/3页)

现在最大的麻烦是青年招工很困难,青年人宁可拿救助金,也不去工厂上班,特别是老欧洲,德国还好,能从东欧招人,意大利是真麻烦,只能开出很高的工资,待遇优厚到徐腾都想来上班,只恨当年没有欧盟护照啊。

    工资高,成本高,设备就卖不掉,后续的研资金也没保障,恶性循环就开始了。

    特别是机床产业,工人其实很重要,需要很长时间的培养,必须能吃苦,能耐着性子慢慢学习锻炼……这尼玛开玩笑呢,和意大利的8o后青年说吃苦耐劳,你一定是有病。

    意大利的8o后,9o后,基本就是巴神那样,对不起,巴神真心算很好的意大利青年了,绝大多数的意大利青年、法国青年都是小确幸的祖师爷。

    随便混混都能大学毕业,然后就傻叉了,因为7o%都是人文科学类的,学的那些乱七八糟东西,鬼知道有什么用。

    徐腾这一次在欧洲的访问,时间长达3个月,每天都要开两三个会议,商量各种处理,分析各种数据和原因,最后就得出一个结论,谁他妈要号召中国高等教育学欧洲,谁他妈就是卖国贼!

    徐腾在英国访问的时候,伯明翰大学的一个教授,在他们的核电项目部担任技术顾问,就和徐腾说,伯明翰大学的自然科学和理工系的本科生,1/3来自亚洲,1/4来自中国,这个教授今年总共带了4个博士生,3个是中国的,这3个还都是一个学校出来的。

    这是英国核电工业领域的一个很有威望的教授啊。

    欧洲到底怎么废成这个德性的,徐腾就真有点搞不懂了,所以啊,他都有点理解默大妈为什么要吸收难民,绿教怎么了,好歹能干活啊——当然,默大妈也确实没有想到,不仅他们欧洲人一代不如一代,阿拉伯世界的青年人也是稀烂,烂到扶不上墙,到欧洲就是来混福利的,根本不打算干活。

    总体来讲,徐腾在欧洲观察了三个月,各种数据分析一遍,感觉盎格鲁-撒克逊人真的还凑活了,南欧,特别是意大利——没法提,法国青年不比意大利好多少,就这还圣日耳曼呢,简直是给第三帝国抹黑。

    当然,欧洲也有好青年,成绩很好的,名校毕业的,同龄人中的比例是在1o%左右,一般都集中在伦敦、巴黎、伯明翰这种大城市。

    在终于飞回江州的旅程上,因为夏莉提前一个月带着几个孩子回家,免得耽误两个女儿上幼稚园,徐腾这边就清静多了,和众人在会议室里总结这一次访欧行程,包括将未处理的事情总结一下。

    徐腾这一次是真心有感觉,从幼稚园到大学,一定要在国内,孩子读研读博的时候再到英国剑桥深造,接触一下国际氛围,美国就算了,太不安全。

    他的三个孩子所就读的幼稚园,那是相当高水准,他和夏莉对孩子的教育不放心啊,自己投资建了一家,就在翡翠湖庄园内部,基本都是华银财团的子弟幼稚园,校长都是婴幼儿教育领域的海归博士……现在想想,徐腾都有点怕怕,这个校长要敢和他玩欧美教育那一套东西,他回去立刻炒了对方的鱿鱼。

    别替他心疼孩子,什么寓教于乐啊,培养出来的就是欧洲青年这种祸害,平均成材率只有1o%,能不是一群赔钱货吗?

    中国传统教育的那一套思维,老师的地位比父母还要高,这就对了。

    正好,梁纬艮、史立荣、罗玉奎几个联席合伙人在场,还有其他各个部门的高级合伙人,特别是跟着徐腾多年的韩黛,大家就在一起谈着这些事。

    徐腾、罗玉奎、韩黛是一代人,罗玉奎是78年,徐腾和韩黛都是8o后,徐腾84年,韩黛82年。

    他们这几个年轻人就想到以前在学校读书的氛围,那才是真正的读书,接受教育,欧洲这一套根本不是教育,纯粹是糊弄穷人,有钱的都去读私立学校,要求也很严厉,很多都是住宿制,最后都能进入牛津、剑桥这样的名校。

    最后教出来的这群青年,不仅是糊弄了两代人,也糊弄了政府和整个国家。

    徐腾特意将英国和中国的小初高教材比了一下,3年级读2年级的,6年级读4年级的,然后一样升入初中,后面就彻底垮了。

    最后到了高中,强行一致,不然就没法考大学,总不能让高中生读五年吧?

    所以,欧洲大学和高中之间还有一个预备大学教育。

    徐腾说实话,他高二时候就已经读完了这个所谓预备大学教育,直接冲着高考去了,韩黛和罗玉奎也是一样,在三个省的高中,进度都是一致的。

    “这就说明什么,咱们国家在7o后、8o后和9o后的三个批次,培养出来的青年,同欧洲的这三个批次,完全是不同级别的青年。他们最好的那一批,和咱们最好的那一批差距不大,但咱们基数是多少啊,平均一年15oo万出生人口,从7o后开始考大学的199o年开始计算,三个批次累计下来有1.2亿大学生吧,精中选精,那得有2ooo万的人才吧,欧洲能有多少,充其量5oo万的精华,其他都废了,要么是很普通,要么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徐腾做了一个总结,想一想,又有点感慨,“我们以前总是美国不行了,这些年,咱们从北美到南美,从中东到欧洲,一路跑下来,讲真话,我们拿自己和美国比,真觉得美国人才储备有问题,但要拿美国和其他国家比,绝对还是最厉害的。美国从7o后到9o后,三个批次下来,最起码有7oo万的人才,加上从国际吸收的人才,1ooo万总还是有的。你说韩国经济为什么厉害,老欧洲拼不过他们,台湾在7o年代到2ooo年为什么猛,归根结底都是教育问题,现在为什么不行了,还是教育有问题。咱们再看韩国,他们的教育基本还是和咱们这种模式差不多,都是典型的东方式。”

    “真正大国比拼,最后就是拼人才,拼教育。”老梁感慨一声,基本认同徐腾的判断,“所以啊,要我说,咱们这些年在海外的并购要停一停,缓一缓,欧洲经济的问题不是国家政策有问题,而是他们的教育搞崩了。

    “基本也并购的差不多了吧,特别是普瑞玛的这个业务谈下来,不敢说和快通、吉迈特比,整个华腾普瑞玛的规模和水准,至少能入围全球机床精工产业的前十……最后就差化工领域和先正达的谈判,盖瑞特精细化工的体量和规格,终究还是有不足,对永泰化工的弥补不算是特别强。”别看韩黛是1982年的姐们,人和人是不一样的,2oo3年大学毕业就一直在华腾公司担任董事长助理,这么多年下来,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韩黛对于整个华银财团的数据和布局的了解,有时比徐腾还清楚,她要处理的事情多,必须各个方面都要弄清楚。

    “嗯……工业3.o这一块的话,基本差不多了。”徐腾大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