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甲午(一) (第1/2页)
时间线已经过了一年多了。 “…………在这一年多里,在154名穿越者们,大清劳动党2。6万党员,大清工农红军和苏区3000万(包括410万东北苏区人口)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苏区的建设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经济上,粗钢产量从1891年的8500吨,跨越式的发展到1893年的2。6万吨。粮食产量增加了24%,外汇储备(这里指清洋)达到了一千三百万元的历史最高水平。铁路长度从零变成超过五百公里…… …………我们现在可以自豪的宣布。全中华地区,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方是南北直隶,其次,就是咱们苏区的延榆,宝鸡两个工业区!” ----------选自《陈克选集》宣统二年(1930年)版《回顾成就,明确目标,团结一致向前看》 时间到了光绪二十年的七月,某些旧时空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例如-----丰岛海战。 光绪二十年五月,朝鲜王国政府请求北清协助镇压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即派兵赴朝,进驻牙山。日本借机也出兵朝鲜。不久,朝鲜政府同东学党达成妥协。清政府命入朝军队集结牙山,准备撤回,同时要求日本撤军。日本拒不接受,随后挑起武装冲突,企图以武力控制朝鲜。北清政府为增援牙山孤军,派北洋海军巡洋舰“济远”、“广乙”,练船“威远”,炮船“cao江”,由“济远”管带方伯谦率领,护送运载援兵的“爱仁”、“飞鲸”、“高升”三轮(均为雇用的英国商船)赴朝。 农历六月二十一,“威远”护卫“爱仁”、“飞鲸”两轮自牙山返航。 二十三日晨,“济远”、“广乙”两舰也自牙山回航,接应正向牙山驶来的“高升”、“cao江”,当驶至牙山湾口丰岛西南海域时,突遭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巡洋舰“吉野”(旗舰)、“浪速”、“秋津洲”的截击。清方称日方先开火,日方则称清方先开火。战斗约一小时,“济远”、“广乙”负伤败退。“济远”被“吉野”紧追,水手王国成、李仕茂用尾炮将其击伤。此时,“cao江”、“高升”驶至。“秋津洲”逼降“cao江”,“高升”被“浪速”所截,船上官兵宁死不降。“浪速”舰长东乡平八郎竟下令将“高升”击沉。 此时,”广州“舰进入战斗,击沉了浪速舰,舰长东乡平八郎阵亡。 ”吉野“”秋津洲“二舰逃逸。 1894年8月1日,清日两国政府宣战,甲午战争开始。陈克做出指示,要求光绪走官方程序调陕西新军和长春新军参战。 长春郊外。 太阳从东方送来刺眼的光芒,照亮了一块经过硬化的cao场。cao场的前方用木头简单的搭起了一个台子。台子上坐着几位领导,赫舍利坐在正中间,穿着一身挂着几枚勋章的崭新军装,目光在台下的上万人中转来转去。 ”各旅做好准备,解散!“赫舍利对着话筒喊了一声。阅兵式结束了。 上万人秩序井然的离开了这个大cao场,回到各自部队的营房。回到东北苏区后,被火箭提拔而已经升为团长的林表走在一列队伍的前方,心思凝重的低头想着什么。 林表所在的团距离这个cao场并不太远,只走了十几分钟就回到了军营。 ”列队!“ 团长的命令迅速的被传达出去,没过多久,一个丝毫不逊于几个小时以前的队列就组成了。 ”同志们准备战斗前的最后一次训练,吃完饭就开始,内容:三三制!到了战场上,怎么更好的按照陈书记和赫师长的指示,隐蔽身体,发扬火力,保存自己,打败侵略朝鲜的日本帝国主义,就要靠它了。“ 三三制,是林表在中央参观的时候学到的东西,现在东北苏区的大部分部队,都学到了这个战术。 不过谁的战术更正宗,更有效呢?自然是林表的42团了。 ”保卫朝鲜!保卫大清!“下面立刻响起了山呼海啸的口号声。 ”别喊这些了,少说话,多吃饭!解散!“ 一个小时以后,战士们全副武装的拿着训练器械再次站在了团里的cao场上。太阳已经偏西,不过仍然火辣。 ”出发!“ 就在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