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屁股与脑袋(一) (第2/2页)
呢?” 余华生说:“装配质量欠佳,我们的试驾车,才一个月,发动机就开始渗油,同样出现了排放故障,技术中心迄今仍未拿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夏百强说:“何总和柳主任都强烈反对简总的决定,理由是LM5以上汽目前的技术水准,太复杂了,如果和欧洲那边撕破脸,很难保证批量生产稳定性。L50的主要零部件都是沃汽集团自产的,不存在兼容性问题。LM5不行,虽然关键零部件都是大厂出品,但装在一起,不是这里出问题,就是那里出问题。上汽技术中心疲于应付,焦头烂额。还有,还有……” “还有什么?” 夏百强望向韩培基,后者说:“加尔茨集团不肯给我们L50发动机管理系统的源代码,改进工作卡住了,霍总希望你能帮忙。” 简越似笑非笑:“顺便测试一下我对加尔茨集团的真实影响力,对不?” 韩培基说:“也许有这个目的,但上汽现在已经火烧眉毛了,管不了那么多了。如果SH211和LM5失败,霍总只能黯然下台了。他的后台没有简总硬,也没有简总的后路多,心急如焚。” “行!”简越很爽快:“我好人做到底,下个月去德国的时候会帮你们说说的。” 韩培基登时急了,“救兵如救火,现在才11月初,离圣诞节差不多两个月,不行,不行。” 简越眯了一下眼睛,“EMS是核心关键技术,你们想要ECU源代码,是典型的白日做梦。你跟霍恩新说,趁早息了这个念头,老老实实地执行上汽和沃汽的协议。或者试试逆向工程,你们不是逆向工程能力很强吗,完全可以试试。我敢说你们正在做这件事,两条腿走路。” 韩培基苦笑:“我们的确在试,但L50的电子电气系统复杂,远超SH2000,软件的工程量非常大。柳振年说,想完全理清,最少要两年,我们等不起。罢了,就这样吧,我现在是业务主管,不需要越俎代庖。——百强,说说SH211。” 夏百强说:“SH211的问题少些,但还是有问题,主要集中在底盘上,前悬原版是双叉臂,上汽技术中心改成了麦弗逊,我们测试的时候发现减震器容易漏油,德尔福的工程师说他们的产品没有问题,是我们调教不当。后悬原版是五连杆,我们没有做根本的改动,仅更换了下摆臂的材质。结果发现容易吃胎,怎么做四轮定位都没用。技术中心说,副车架的强度不够,一半是材质,一半是制造工艺,正在想办法解决。总之,这玩意比我们预估中的要复杂,改一下就容易出问题。” 余华生说:“维护部认为,问题比技术中心检测出来的更严重,根本原因是SH211原版的设计理念——以舒适和乘坐空间取胜,兼顾安全,底盘紧凑,悬架安装空间小。以国内现在的材料质量和加工工艺,很难制造出符合设计要求的底盘。技术中心提出的替代方案看似完善,实际相反。他们想减小难度,只照顾乘客,结果司机和乘客都顾不上了。”
“请继续。” 余华生说:“我觉得这事是屁股决定脑袋造成的恶果,领导们只看到好处,没看到风险。想当然地认为沃汽只不过是一家成立才四年的新车厂,他们能造出来的车,上汽一样可以造出来。” 夏百强立刻接上:“还拿老眼光看波兰人,认为波兰重工业比中国差,沃汽的管理层大多是波兰人,这家新车厂完全是波兰人以举国之力,利用德国的技术援助,用钱堆起来的。上上个月,沃汽代表团去上海谈判时,我跟其中的两位工程师聊天,发现他们英语溜得厉害。细问后赫然发现,他们压根就不是土生土长的波兰人,而是美国的波兰裔,以前一个在福特工作,一个在波音工作。” 韩培基哀声道:“代表团里还有大毛熊和二毛熊,我一听他们说话的味,就知道是毛熊。他们的热处理技术很强,即便德国人搞技术封锁,沃汽也有能力造出符合要求的底盘。我做梦都没想过大麻烦会出在底盘上,幸好那帮人没有偷四驱版的,不然麻烦更大了。唉,改行做管理后,技术荒废了,如果是五年前,我完全能判断出L50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是看似不怎么样的底盘。” “没错!”夏百强说:“L50的底盘虽然用料薄,但刚性很好,与常见的欧洲车完全是两种风格,找不到准确的参照系。上汽技术中心越改越忙,最后被迫从头开始。” 一直听着的工程师再也忍不住了,加入了讨论的队伍。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现场的气氛很热烈。 “你们哪根筋不对啊?”韩昭莹惊异道:“你们这是卖车还是诉苦啊?就算简董身份特殊,你们也用不着这么掉底子吧?” 韩培基把脸一板,“没大没小的!你压根就不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霍总他们位置不稳,天天逼着我们找解决办法,工程师们都愁白了头发。” 韩昭莹笑道:“你要是早听你儿子的话,现在就不会焦头烂额了。唉,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韩培基作势欲踢,韩昭莹抱头鼠窜,很快不见踪影,忽然折返大喊:“我去展厅卖车了,你们慢慢聊。” 韩培基轻轻地叹了口气,调转目光,正色道:“简董,我知道在你的字典里,我们这些人都是帮凶,不值得同情。我们也不奢望什么,只有两个不情之请:一是希望EMK能帮忙,你们全程参与了L56的设计,知道一些技术秘密。LM5还好一点,SH211是个半政治任务,开弓没有回头箭。二是希望齐悦集团能买一批库存作商务车,内部结算价。” 简越很爽快:“没问题。” 韩培基呆了呆,“你不是在敷衍?” 简越正色道:“当然不是,齐悦集团是上汽的股东,屁股决定脑袋。我是生意人,就算玩政治,也是为了做生意。——你别高兴得太早了,先说清楚,如果霍恩新下台,所有的协议都作废。估计你们现在也发现国际巨头的主要目标了——上汽乘用车才是他们的眼中钉!如果不摁住你们,自主品牌的发展就要提速了。” 韩培基叹道:“可惜我们醒悟得太迟了,下面该怎么办?” 简越诧异道:“当然是继续看车啊,我今天真是过来买车的,最少提走一辆。拜托,不要老是跟我谈工作,我好不容易才休息一天。” 听众都哭笑不得,余华生说:“我们下面看哪款车?” 简越沉吟片刻,“SH211的原型就是舒适取向,又被你们改得更加舒适,适合坐不适合开。我自己开,LM5更合适,底盘没改吧?” 余华生摇头,随即补充道:“整车都基本没改,就是微调了外观,原版设计的完美度极高,技术中心不知道该怎么改才不会影响行车品质。不过如果您今天提走,就没法换‘荣威’标了,新标还在赶工中。” 简越心中一动,隐隐觉得自己找到了塞格登等人造反的深层次原因——他的完美主义倾向过于严重,让下属觉得难伺候。L50系列,更准确地说是WP31平台,WM承受的财务压力其次,主要是研发难度过高。欧洲汽车底蕴虽深,但WM成立时间短,没有足够的积累,研发一款全新风格的B级车,技术中心上下都累得慌,高层更累。他融合欧美日造车技术自成一派的理想,成了WM高层的痛苦…… “你怎么了?”韩培基问。 简越回过神来,摇摇头,举步往LM5停放区走,暗暗祈祷:“老简,你千万不要让我失望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