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申物流穿越者援助服务_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与剑(四十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与剑(四十一) (第2/2页)



    这也是日后明朝和朝鲜日本三地大部分史书的记载,因为杀降这事情在什么年代都是个道德污点,索性就强行的修改了文字记录。

    这也成为许多官方和权威史学书籍的记录,在电视新闻报道还没有普及的那个时代,一个历史事件过程的真实性都是根据一些人的需要进行艺术加工,甚至篡改的。所谓春秋笔法是也。

    在史书上,过程真相并不重要,结果才重要,因为只有结果才能对后来的世界产生影响,这就是历史记录的无奈。

    但是过程也不是全无意义,它的效果有时效性,比如今天黄石对平壤之战的叙述,在后世是除了胜负没有分别的,可在当时就意义重大。

    真相是宫本武藏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在七星门外战败后,为了自己的前程把德川家的十万大军作为晋身本钱卖给了大明。这些人头是后来杀降砍下来的。

    但在黄石有意无意的叙述里,却是另一种情形:大明军队出城和倭寇十万大军决战刚正面,开无双一举把对手击败,阵斩日本将领过百名,迫使宫本武藏兵败投降。

    这种可怕的战斗力足以让守汉城的日本军队精神上崩溃,而事实上在场的伊达忠宗等人也确实胆寒,心里留下了大明军队不可战胜的印象。

    光是看黄石和鳌拜贺定远三个巨型壮汉,就能想象他们在战场上砍人的英姿,非常有说服力。

    现在这个把十万大军都杀得人头滚滚的大明东江之虎黄石,已经把他的无敌大军开到汉城城下,这仗打还是不打,就伤脑筋了。

    估计在场的日本人没有一个人想和这么一支可怕的军队交战。

    “黄帅拿这些人头过来,可是要恐吓小弟?”伊达忠宗是最早恢复镇定的,他作为一个逼格最高的人,必须保持风度。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责备,表现出日本武士视死如归大无畏精神,但又把握得恰到好处,不至于使人听了觉得刺耳。

    “伊达兄何出此言,平壤一战虽然胜利,但宫本武藏带领倭人军队的顽强也让本帅非常敬佩。只是可惜这些勇士客死异乡,听闻日本那里有传说头被砍了不能成佛,未免感伤。伊达兄在东瀛人缘好,在这堆人头里若是有相识的,可连同尸身带回去用针线缝上,再做一场法事,照本帅在一个高僧那里得到的秘法,就能顺利升天。”黄石笑道。

    黄石是名义上的天主教徒,却向和尚讨教升天的方法,绝对是异端行为。不过就算邓肯这个老油条在,也不会进行干涉,毕竟他也算是大明官员,一切都要给大明朝廷的利益让路,上帝也不例外。

    “这几十个人,在下都认识。”伊达忠宗苦笑道。

    明朝是用人头算军功的,何况是敌人高级将领的人头,伊达忠宗自然知道这是关系黄石前程的东西,怎能随便给,他也就随便一说。

    “哈哈哈——既然如此,伊达兄就都拿去吧,这些东瀛武士的尸身本帅会派人用大车送到城内,脖子上有写编号,不会搞错。”

    黄石大度的发出爽朗的大笑,其豪气干云的样子叫人心折,伊达忠宗和随行的武士无不被他的慷慨和义气感动。

    “黄兄雅量高致,不愧是天朝上国人物。”伊达忠宗惊喜交加,上前就握住黄石的手不放。

    这些人虽然被砍了头,死的不能再死了,但这些死人家里还是有活着的人,伊达忠宗为他们向大明讨回脑袋,这是多么大的人情。伊达忠宗名义上是德川家光的臣子,但实际上是一方诸侯。他老子独眼龙伊达政宗还没死,这个家伙也是个有野心的人,曾说“愿早生二十年,成就如信长公霸业”,虽有做一番事业的志向,却难逃生不逢时的厄运。

    现在日军惨败,作为独眼龙儿子的伊达忠宗未尝没有自己的一点小心思。

    “黄帅如此高义,伊达兄还有什么顾虑的。”李倧笑道。“两位兄弟不远千里来我朝鲜,孤作为朝鲜国王,自然要做好这个东道。今天好大的雪,正是吟诗作对的好时节,且入账内饮几杯薄酒,莫让那些俗事搅了咱们的诗兴。”

    李倧是个文艺青年,拉着黄石和伊达忠宗的手就进篷子里。

    这个简易的篷子里,汇聚了这场战争里三方的统帅,但他们都很有默契的绝口不提当前的形势和今后的在朝鲜的十几万大军的处理办法。

    有些话不需要说破,尤其是喜欢暧昧的日本人,这种气氛让他们最舒服,舒服到在场的日本人都有些感动了。

    入了推拉篷,伊达忠宗和几个武士抖了抖身上的积雪,和黄石李倧等人寒暄一下。接着,除了黄石,李倧和伊达忠宗入座外,其余的人在篷外站岗,日军的五位武士面对城外中朝联军大营,而中朝四名随行人员则面对汉城外的千名日本守军。

    雪还在下,有种浪漫的情调。

    貌似来谈判的三人,决定着三个国家十几万人生死,在篷内却没有人谈论战争,而是说着无关紧要的话题,这实在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画面。

    这是温馨而美好的聚餐,透着nongnong的基情。

    要抓住一个男人的心,首先要抓住他的胃。

    既然是聚餐,要有好酒好菜。

    在桌子旁边有三个煤炉,负责两个热菜,砂锅豆腐鱼头汤,红烧rou,另外一个烧热水。外加一个锅用几床棉被保温的白米饭。

    至于桌上的菜肴,是一盘榨菜,一盘金针菇笋丝,一盘咸菜毛豆,一盘酸菜,一盘切开的咸鸭蛋,一盘糖炒栗子,一盘快到碗里来的某品牌牛奶巧克力豆,一盘据说是和下雨天更配但不知道和下雪天配不配的某品牌巧克力,横扫饥饿的某士力架,好吃你就多吃点的某饼干,更让人无语的是竟然还有传说中的辣条。

    可乐和啤酒没有,出产自绍兴的黄酒倒是有几瓶,撕去包装纸后,半透明的玻璃酒瓶浸泡在铜盆热水里温着,在古人眼中,散发出一股直冲天际的高贵逼格。

    席间用的碗和盘子,是小商品市场里一两元就能买到的瓷器,除了色泽比牛奶还要洁白细腻外,还有当时人们看上去非常花哨精美的花纹。这还不算,装糖炒栗子的白色瓷盆,竟然是镂空有裸女浮雕的,虽然在21世纪位面是属于地摊货十几元级别的,可是给古代人的震撼却不下于21世纪一个土包子看到驴牌包包。

    伊达忠宗光是看到这个镂空裸女浮雕的瓷盆,就看得眼睛都移不开。不是他好色没见过没穿衣服的女人,而是作为一个业余艺术家对美的追求,一个装逼犯对品质生活的向往。

    伊达忠宗心想,这要是有这么一个瓷盆摆在家里,估计能叫德川家光都亮瞎狗眼。

    天朝真是神明的国度,也只有那里才会出产如此的美好事物。

    桌上还有两盆兰花做点缀。这两盘兰花不是什么名贵品种,朝鲜的鬼天气自然也不可能在这时候开花,不过那个伊达忠宗也不是什么专家,应该糊弄得过去。

    何况装兰花的也是瓷盆,上面还有诗

    其一: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其二: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摇头晃脑一读之下,伊达忠宗顿时觉得唇齿生香,逼格提升了好几层楼。同时,他也很小心的咽了咽一口口水。

    念诗,这也是伊达忠宗为了把自己的注意力从食物上面转移的方法,在他看来价值千金的瓷器里盛满不知名美味,看上去诱人可口。

    但既然黄石和李倧没有动筷子,他也不好意思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