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傲水浒风_136 赵官家的梦【莺莺雪雪】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36 赵官家的梦【莺莺雪雪】2 (第2/2页)

陪他踢球哄得他高兴;后来赵佶发达了,高俅一夜之间就成了高太尉,相当于总参谋长,有调动禁军的实权!

    这还不算,朝中重臣包括以上这几位重量级的,基本跟太师蔡京是一党,朝中大事随便问上述一个人就够了,不会有另外的回答,即使有意见也不过是因为争宠而已。朝中还有几个稍微能说上话的像太尉宿元景、皇亲官员张叔夜等,可那职位和分量几乎可以忽略。

    按说这些毛病任何一个都是悬在君王头上的利剑,可人家道君皇帝不闻不问,照样每日书画风月,逍遥自得。他不是书画大家么?按说读的书肯定不少,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刚写了没几年啊,难道是灯下黑?

    现在当朝众大臣议论纷纷,有说盗匪横行必须严厉制裁,以正君威的;有说这不过癣疥之疾,国库空虚,应以招安为主的。

    本该出言就能定调子的德高望重的蔡太师此刻却也是一言不发,闭目养神,蔡老人家这是在心想:这点小事还用我说,一会自有人打理,老夫还有重要的事情考虑呢。他张开耷拉下来的厚厚的眼皮,扫了一下下边已经和太尉高俅比肩的儿子蔡攸,又心道:祖制不许父子同朝为官又怎么样,我这儿子不马上就要接近相位了么?我是老了,要休息了,可这朝堂照样得姓蔡!

    此时道君皇帝的朝堂那可是真正的专权形式,六大重臣王辅、童贯、杨戬等都是跟蔡京穿一条裤子的,那个臭名昭著的高俅高太尉,对不起,级别不够,还凑不上这“大jianian”的级别呢。

    果然不久太监出身的太师王辅发话了:先着枢密院督促各州府进剿流寇,杀杀他们的气焰,再考虑招安事宜,然后以寇治寇,让他们自相火并去。

    朝堂上马上就全体通过了。这还能不通过,都面面俱到了,多完美的计划!

    瞧,孤家这无为而治简直是艺术了,这是从书画里悟出来的,历代哪个皇帝有朕这个境界道君赵佶心里这个美!

    该完了快完了吧,孤家这还有事儿呢!道君皇帝心里想。

    “启奏陛下,微臣有下情上达!”这是谁这么烦人,道君睁开眼睛。哦,是自己宠信的太监太师李彦。

    “卿家请讲。”道君皇帝懒洋洋的回答。

    “近日蔡辅查”他指的是蔡攸,“上报治国方略,吾等察之极尽智慧,百年不输,虽诸葛在世莫过于此耳。”

    “哦,卿家且与道来。”道君皇帝来了点兴趣。

    “蔡番辅接朝廷意旨负责调查契丹辽帮,秘密派朝廷心腹潜入辽帮腹地,发现辽帮死xue,遂制定一计划,果如是执行,定可一举灭掉契丹,一雪前耻,夺回我燕云十六州!”看到上面的赵官家坐直了身子,李彦看了看昏昏欲睡的蔡太师,赶紧接着说:“辽帮北方尚有女真番邦出没,蔡番辅派人试探,女真番邦及其仰慕我大宋威名,愿意反辽归附我大宋。现今契丹正为皇位继承一事争得不可开交,女真一反,辽帮内部必大乱。到时我大宋虎卉出击必可大获全胜,此为远交近攻之计,亦全赖吾皇天威矣。微臣以为我大宋当出使女真小帮,抚慰其为我所用。”

    其实在这方面,蔡氏一党早有计较,前些日子派遣高廉、任秉等在北方武灵丛台擂上招兵买马就是他们的行动之一。或许现在准备更充分了吧,要推上蔡攸来挂帅了。

    “我宋朝与辽国是有合约在先的,约女真反辽那不是背信弃义么?”张叔夜小声的向宿元景说。

    朝堂上开始有了议论声。

    “我朝与辽帮签有‘檀渊之盟’这个,这个……”道君皇帝有些心动。女真?以前好像听说有这么个东西。赵佶向下面看了看道:“众位卿家,对着女真小胡可有何知晓?”

    蔡京轻轻的哼了一声,眼睛并没有睁开。真是德高望重啊,皇帝在上也不以为意。

    只见童贯出班奏道:“陛下容秉,这女真人在微臣与契丹作战时亦有所闻,其人数虽然不多,但久居北方高山恶水之间,煞是勇敢强悍。彼欲发动反辽,必给辽人内部造成极大的麻烦。难得他们对我皇如此忠诚,不才以为可以一试。太宗皇帝就与契丹番邦签有盟约,无奈无耻小辈多次背信弃义,即是‘檀渊之盟’后这数十年来,辽帮又何曾守约。屡屡犯我边境,若说违约,当是他们在先。”

    公平的说,童贯虽然是个太监,可跟其他那几位比还是有些本领的。他主管军事对西夏的战争也有过一些胜利的资本,道君皇帝对他比较信任,当然这信任也不只因为这军事能力,里面还有其他原因。不过他现在说的话就耐人寻味了,这里边是不是也有蔡京的影子?

    “吾皇,”另一个太监辅臣王辅上奏:“李太傅、蔡番辅办事缜密,童枢密明察秋毫,臣以为女真亦可称为我大宋子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请万岁垂怜,救万民于水火。”这马屁拍的那叫个绝。

    “是啊,陛下。”杨戬也奏道:“此可谓天赐良机,契丹内外交困,联合外族小邦踏平辽国恰逢其时。契丹既灭,西夏、女真小帮何足挂齿。请陛下御裁。”

    道君皇帝听此一说,有些飘飘然。别看孤家不费心打理朝政,可是咱尊道义无为而治嘛,照样大功可期;这真是大罗真君保佑,活该孤家露脸。太祖、太宗都惹不起的大辽,说不定自己就还真将它给灭了!嘴上说着所谓政事,心思早飞到外面的勾栏了,宫里的女人早已经无法触动他那风月无边的新奇感了。

    蔡京权倾天下,朝上大多为其朋党,看童贯这几个为首的意思明显有抬举蔡攸的意思,他们立时发出一片附和声:“吾皇英明,请陛下御裁!”

    已经沉浸在温柔乡里的道君皇帝正闭目自美,被这众口一词吓了一跳,他睁开应该说是有些漂亮的眼睛,有些迷糊的问:“啊,众卿以为如何?”

    众人正不知再如何说好,童贯已经叩头回答:“陛下明鉴,我等认为当准蔡藩属所凑之请。”他索性偷换了概念,这奏本就已经算是蔡攸上的了。

    当然朝下又是一通吹捧附和之声。

    “那如此就准卿等所奏,各位卿家尽心办理为要。”道君皇帝边说边打了个哈欠,心里正琢磨他们这上奏的这到底是哪项来着,好像今天说了好几件事!

    他身后的黄门太监王勉看到此项情节,上前半步尖声叫道:“时候不早了,有事上奏,无事……”

    此时那当朝万岁赵官家,人还在朝纲心却早已飞走了,飞出了大殿,飞出了皇宫禁苑,飞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