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傲水浒风_136 赵官家的梦【莺莺雪雪】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36 赵官家的梦【莺莺雪雪】2 (第1/2页)

    皇家官员制度听说过上早朝的,也许还有个别时候上晚朝的,可没听说过时不时总要得天黑才上朝。诶!如今就是,大宋朝廷的上朝时间制度还就得随着天快黑才懒洋洋起床的皇帝来安排。

    他雷石雷三郎还真想得差不多,此刻的东京皇宫禁院里,道君皇帝赵佶竟正在勤政殿上闭目养神,表面上一本正经在听政呢。不过那副慵懒、心不在焉的样子,大概谁也不知道他的脑子实际上来说飞到哪里去了。

    东京汴梁,大宋都城,眼下正是万家灯火;皇宫内院,金碧辉煌,此时更是灯火辉煌。

    这位道君皇帝赵佶可说是赵氏皇族中的幸运儿,从这儿往前数,一直是好运连连,挡都挡不住。他生逢盛世,,养尊处优,尤其还接受了他那比较牛叉的皇兄大无私赠与——诺大国家的皇帝宝座。

    本来他这位皇兄——上一任皇帝宋哲宗赵煦立志励精图治,很想有所作为;没想到却早早撒手人寰,也没留下一儿半女。几代人积累起来的自古未有如此富足的大宋朝,就这样无偿的交给了这位正常来说登上皇位没什么希望的赵佶赵老二。你说这人要是运气来了,摔个跟头都得抱上金砖,是也不是?

    而这位赵官家鸿运当头,自是风liu无比,偏偏这方面还真能,一口气前宫、后宫、里宫、外宫,给他生了百十位公子公主,现在活着的也不下五六十。现在他年纪还行,看来持续打破继续创造皇帝育子的“宋尼斯”记录的工作还远未结束。,

    他本人风liu自赏,于书、画方面造诣很高,这可不只是在皇帝里面,就是放到自古以来的所有文人墨客、书画大家里面,也不遑多让。花鸟画清奇秀丽、书法瘦金体自成一派,真的是有两把真刷子的。

    其先祖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祖籍涿郡人。好武艺,任侠义,又攀上了周世祖的高枝,互称兄弟,在乱世中为自己挣下了一席之地。时值大唐盛世过后五胡十六国百余年战乱,华夏大地分崩离析,中原大地十室九空。华夏范围内各民族建立的小国家你方唱罢我登场,和平和统一看似遥遥无期,直到北方郡国周国周世祖这一代,方始出现了转机。

    周世祖柴荣胸怀大志、发愤图强,与赵匡胤等众人一起开疆扩土,几年过后,逐渐使周成了中原最强大的国家。

    不料天妒英才,正当事业蒸蒸日上之时,柴荣英年早逝,空留一腔大志在人间。其子年纪尚小,虽然也被拥戴即位,但战乱年代等待他长大,再继续强国并统一中原显然是不现实的了。

    江山代有人才出,柴荣的异性兄弟赵匡胤接过了大旗,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封柴氏后代为王,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宋。

    宋太祖雄才大略,经过十几年的征战,统一了中原大部和南方的广大领土。但大宋统一扩张的步伐,被中原以北的少数民族政权辽国遏止了,在数次企图收回被后唐割让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的战争中均告失利。自此,华夏大地进入了宋、辽、西夏鼎立的时期。西夏是西北少数民族党项建立的国家,他们趁中原内乱,占领了河西走廊和中原西部部分地区,使中原与西域的联系被割断了。

    这两方面战争的失利,是年轻的宋朝由进攻转入防御的转折点;没能彻底完成统一大业,也成了太祖、太宗两代雄主终生的遗憾。更为难堪的是这两处的长城分别处于辽、西夏控制范围内,中原大地直接暴露在敌方面前。失去了长城这个屏障,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中原的广大区域随时可能成为他们的牧场。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这个问题一直是大宋的跗骨之痛。

    宋的国土虽然比之唐代版图要差许多,又一直有着西部、北部边疆的巨大威胁,但华夏人口密集区毕竟结束了百多年的分裂、战争的状态,基本实现了统一。中原初定,百废待兴,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太祖、太宗两朝也采取了更为宽厚积极的发展措施,国民经济几十年以来迅速得到恢复。太祖时代起就鼓励商业的发展,这是与以往朝代比更为开明的政策,商业经济的发展更是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带动了其他行业的进步步伐。

    后世几代君王继续效仿前辈比较宽松的经济政策,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持续,北宋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高度发达阶段。农业、手工业、商业、科技文化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非农业人口比例上升,资本经济出现。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苗头。

    从经济规模来说,宋以前的各朝已经被远远甩在后面;从周边来说,北方辽国比大宋版图要大,但从经济规模来说,一百个大辽也及不上一个大宋。

    可惜表面的虚华,已经埋下了深深的隐忧,这是后话。

    话说此时已经是公元1119年,宋元和元年。当朝赵佶皇帝三十八岁。虽然长期沉湎于酒色,但也基本还能对付。这日朝堂,武官首席枢密使童贯出班奏及北方宋江等三十六人率众流寇劫掠州府,官军数次剿灭不利;淮北王庆造反,江南尼摩教蠢蠢欲动势头更大,请求增加粮秣饷银,调集禁军围剿。

    当今天子赵佶闭着眼没什么反应,像是睡着了。人家自号道君皇帝,那当然是效老庄之法,无为而治麽!有三朝元老蔡京蔡太师在还用得着我费劲?

    他这一朝那也真够绝的,他本人崇信道教,皇宫内院就建的有道观,常访得全国各地成仙道长来宫里论道,还一度下令把全国佛教寺庙全部改为道观。

    管理天下上面,那无为而治都玩得都出了圈儿了,把个祖典礼法破了个七疮八孔。

    好歹一数就有:

    父子同相——蔡攸已是如日中天,与他老爹同晋太师位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后党、皇党官僚众多——甚至驸马爷参政这都是前朝总结上千年帝制所命令告诫禁止的;

    另外还有专会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梁师成、朱勉等人身居高位。一味逢迎皇帝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yin无度,把个百十来年建立起来的经济兴旺的大宋朝折腾得只剩了个空架子。这才有了遍地造反,揭竿起义的情况。虽然义军他们的规模都比较小,并没有真正的联合起来,暂时不足以动摇统治的根基。但就这帮jianian臣就足够把国家折腾衰了的了,真不知道再过若干年年他把皇位移交给儿子的时候,这帮人还如日中天的话那这天下还会怎么样,还能姓赵?

    还有邪的呢,什么科举官员录取制度在他这儿可不好使,市井混混高俅就因为曾经伺候年轻时的赵佶而发迹。那时赵佶还是不管事的端王,高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