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傲水浒风_169 曲线长城(二)【圣使会仙长】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69 曲线长城(二)【圣使会仙长】2 (第1/2页)

    ============================================

    回到了皇宫,道君皇帝出来的地方就是他的书房。这是他暗道的一个入口,外面就是御花园。

    在御花园这里他意外的遇见了正在闲逛韦贤妃,这是个风韵犹存的妇人,给他生育的九皇子已经有十六岁了。

    夜里有了难得的平静休息的道君皇帝这时却来了精神,抱起惊喜异常的韦贤妃回到书房一阵的颠鸾倒凤,日夜颠倒在他这里也早已是平常的了。

    不知是不是为了给自己增加信心,他这次分外的卖力气,纠缠了半日方才罢手;他那个会见辽国使臣的大事也只好拖到了午后。

    他出现在勤政殿的时候,满朝的文武已经被对方训的快没了脾气。

    大辽国人在宋庭这里可是趾高气扬的,尤其是面对这样无礼的爽约,大辽使臣耶律大石就差没扯着嗓子骂娘了。

    自一百年前“檀渊之盟”以来,宋辽缔结和约互称兄弟国家宋是要向辽称兄的,而且还要向这位“长兄国家”纳贡。一国向另一国纳贡是什么概念?那比向对方称臣也不差许多了吧。

    纳贡开始的数目是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但辽国胃口不断扩大,每年在雄州接受进贡财帛物品以外还会派人到大宋都城商谈明年贡银增加的数量。

    说是商谈,那其实就是威逼。他们依仗的后盾和底气就是大辽铁骑,不答应增加岁贡,后果就是辽军不断的侵扰和进攻。对辽兵军事实力的恐惧,是宋人从上到下永远的痛。

    到宣和元年这时,纳贡的数目已经上升到每年三十万岁币,绢四十五万匹。

    华夏中国一向自视为天下中心,一个统一的朝代却向偏远番邦纳贡,而且是形成协议的百年“合理合法”的纳贡,这在以前的历史上可绝对是前无古人了。

    每一个高高在上的大宋皇帝的内心深处恐怕都尴尬万分;他们在内部至高无上、一言九鼎,可是在辽人面前不得不降下尊严。这岂能是他们这些从小养尊处优的龙种所能顺心接受的?尤其是有着艺术天分的赵佶,自视清高,在这方面更是羞怯万分;每到这时侯,恨不能躲到地缝里去。

    此次辽国正使是南苑大王耶律大石,他在宋庭那是趾高气扬,但是道君皇帝出现以后还是给了些面子的。毕竟他已经四十多岁了,谈论起增加岁币的事还是讲究些策略的。可是那位副使萧幹不到而立之年,正是年轻气盛,说话就不是那么客气了。

    这两人都是武将,据说这个萧幹还是辽国数得着的勇士。话里话外那意思就是不答应他们的条件,那也简单:战场上见!

    满朝文武那是气愤无比呀,可是偏偏就无人敢真正说出硬话来。宋辽也算是相对相安无事百多年了,双方互访那是比较频繁的。辽使来宋那都是趾高气扬,带回的礼物多多,那是个肥缺;而宋使就不一样了,出使辽国那简直就是受罪。

    到了辽国总是受气不说,不管被怎样侮辱,还得小心翼翼的陪笑脸。一句“战场上见”就让他们没了脾气,回来没法跟皇上交差啊。百余年前,辽兵几次深入中原腹地的进攻,面对数十万宋军如入无人之境,使大宋朝廷多次议论迁都避祸。皇上是被打怕了,官员胆寒了;宋庭的脊梁是怎么也直不起来了。

    大宋朝廷里本来就是文官说了算,就是有一些有血性的武将那也没有他们说话的份。朝廷上文官里张叔夜、李刚等人倒是想据理力争,可是在蔡京、童贯这些重臣面前被压制得死死的,人微言轻啊,官位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不保了。真是那样的话,那一丝为国出力的机会恐怕从此就再也没了。

    官员里说话有分量的,也出使过辽国的就数童贯了。这时候他成了主角,就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蔡京蔡太师也让位给他了。童贯忍着辽人的凶悍气焰,尤其是对萧幹的狂妄不加反驳,只是耐心的周旋。增加岁币他并不反驳了,只是要求得给大宋皇帝一点面子。增加的部分不能反映在岁币上,可以通过上供物品来达到,比如绢帛啊、铁器啊、瓷器什么的。

    纳贡正文还是不变的,通过副本的条款不是一样达到辽国的目的就行了。大宋皇帝保全了面子,而辽呢也能得其所,这不是皆大欢喜么。他在这儿这种争竞甭说宋庭的官员脸上无光,就连辽国使臣都为这种厚颜无耻感到不舒服。

    可这位大宋的最高军事长官枢密使大人却能表达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即是道君皇帝出现了似乎都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得到了赵佶的首肯,达到了目的的辽使昂首阔步离开了皇城,一两天后他们将带着丰厚的礼物和满意的成果凯旋了。

    临走,那个身材精壮的辽国副使萧幹撂下话:“枢密使大人,几年没见你手下的铁骑雄风了。末将希望明年能有时间与你的禁军搞一场围猎如何,在下希望时间越快越好。”

    童贯脸上毫无表情,样子不很自然但也也未置可否。等到两人已经出去许久,他才回过头来,口气不屑的说:“小小奴才,只知道仗着女人的石榴裙庇护,倒在这里来撒野,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这人后的话语道君赵佶倒是很受听,就是么,从后党上来的小小奴才,咱大宋哪能跟他一般见识!这样一句侮辱辽人的话,仿佛使他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辽国皇帝由耶律姓世袭,萧幹的萧姓在辽国是世代的后族,辽国的皇后都在他们这一族里选拔,在大辽也是名门望族。在契丹辽国的豪门里,那也是地位很高的。

    辽人契丹民族世代以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辽地苦寒,生活条件恶劣,但这也造就了他们彪悍的性格。

    辽人男子体格雄健,精于骑射,是天生的骑手和猎手,能被称为勇士的人都有这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可是这位辽国有名的萧幹勇士,却被童贯一句话说成了靠女人裙带爬上来的小人,那还不是使皇帝感到十分的解气。这背后的污蔑带来的快感,竟全然使他把刚刚的懦弱无言的难受打消了许多。

    童贯也仿佛因为这痛快的话语出了口气,腰杆硬了不少。他也不理满朝文武嘲讽的眼光,只是向赵佶叩头说道:“臣之所以与他们虚与委蛇,表面答应他们的条件,那也是先给他们一个画饼充饥。明年年底还给他们增加纳贡?想得美!”

    这时他与耷拉着眼皮的蔡京蔡太师对视了一眼,双方互相点点头。童贯继续说道:“圣上,我大宋与女真金邦‘海上结盟’一事看来他辽帮还蒙在鼓里。上次蔡攸蔡番辅得皇上之令,指示女真与我联盟打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