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 曲线长城(二)【圣使会仙长】2 (第2/2页)
辽人收获巨大。女真人他们已经在辽人的后方开始了行动,辽人损失惨重,不久以后哪还有力量与我大宋禁军抗衡。女真朝拜我大宋的使节已经在登州了,这次他们是来打前站,言道稍后他们什么狼主、王子便将亲自来我中原上国朝拜。” 看到皇帝进殿以来首次颇有兴致,已经被准许平身的他开始踱起步来。他扫了一眼满朝的文武,声音变得雄壮有力:“我北方征辽禁军也已经初具规模,已经成立了武威第一军,现在兵精粮足,军械齐备。将来再会合其他各部抽调的禁军精锐,我武威军将是所向披靡;一旦时机成熟不出半年,我军与女真部南北夹击,定能狠狠打击契丹辽国,收回燕云十六州,还我大宋河山一雪前耻。” 他所说的武威军,就是指的高廉所收编训练的部队。真正那武威军的事情怎么样不好说,可他这一番话倒是很提气。 听到这番铿锵有力的话语,道君皇帝十分的振奋,他的腰杆似乎也硬了。“童爱卿为国cao劳,辛苦有加;蔡攸蔡番辅忠于职守,都是国家的栋梁。着内务省依律封赏,另外——”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这时候头脑似乎出奇的灵光。他挨个看了看蔡京、童贯、王辅、杨戬等这班重臣,显得很内行的说道:“对付这帮辽人,咱的‘曲线密境’的紧密安排还是进行得很严格的吧?” 童贯正要回答,忽听得蔡京“咳咳”的咳嗽了两声,马上改了口:“启奏万岁,这事蔡太师早有细致安排。” 此时的蔡京已经显得有些老态了,不过越是这样他的台谱显得更大。他的声音带着苍老,说话也有些颤巍巍的:“辽人一进大宋边庭,尚书省就做了严密部署,此事由孙傅尚书禀报皇上。” 蔡太师虽老,但却是新党“改革派”的不老松。不过他这个自称前朝王安石丞相革新派的信徒,改来改去的最终结果就是朝廷政策没见什么变化,能敢于反对他意见的对手都给改的没了。 如今的朝堂之中没人敢佛他的意旨,可太师大人还是很‘民主"的。他经常地会鼓励让部下来发言的,不过这只是必须在他完全的首肯时。 瘦瘦的兵部尚书孙傅马上出班汇报。这位孙尚书是个文人学士,对这兵部之事并不怎么着边。不过赵佶一朝,兵部与“兵”已经没什么连儿了,兵部尚书懂不懂军事已经不重要了。军权掌握在太监为主的枢密院,他这个兵部尚书只是个蔡太师手下的处理边缘事物的小角色了,军机大事大部分时间都轮不上他参与。
不过眼下皇上说的这个“曲线密境”的安排,还真是蔡太师庄重交与他来做的,这类事就是他们兵部最重要的“军事计划行动”了。 所谓“曲线密境”就是大宋朝廷专门针对辽国和西夏使臣来访时,大宋上下对他们在中原行动路线的一种特殊的引导布置。 宋朝边境北有辽国,西有党项人的西夏国,都是屡次侵犯边境的敌对国家。大宋与他们的进攻战争屡战屡败,而防御又失去了秦汉以来赖以依靠的长城屏障。中原对于这些外族铁骑来说,是有利的发挥骑兵优势的一马平川;所以大宋朝廷上下生怕敌人长驱直入,对辽夏军队有着深深的心理障碍。 自采用纳贡换取和平之后,互相间不时有使臣来往。宋庭高层生怕辽夏了解了中原的地理,到那时一旦战事发生敌人骑兵还不熟门熟路直冲东京?也不知是哪位高人的建议,于是就采取了引导对方使者曲线迂回行进的办法,希望以此来迷惑对手视线,不让对方了解到东京腹地的路径,并达到将来到了中原他们也找不到方向的目的。 两国相交不去努力提升自身的实力自保,却来靠这些小聪明来自欺欺人也真是赵官家的宋庭的一大特色发明。 这位孙傅尚书还真是认真,把这种聪明发挥到了极致。在他的计划中,禁军骑督将军刘光世亲率五千禁军“护送”这只有数十名的辽国使团。他们走着一条极为繁复的路线,光来的时候本来不到半个月的行程被他们绕出了一个多月才到;而护送回去的线路更加“精彩”,这次不但更绕远,还不断地要水路、旱路上下好几次。 “我们借口黄河改道,带着他们乱绕圈子。甭说契丹人,即是真的中原人也得给绕迷糊了。”孙傅尚书介绍完还有些得意:“契丹人再不讲理,对刘将军借口保护他们安全而限制他们行动也没话可说;这来回一折腾他们甭说查看地形,就是水陆这一折腾,走路也走烦了。我们会让这曲曲折折的道路来修理他们,让这复杂的地理成为我们大宋另一种长城屏障吧。” 孙傅尚书这一番精彩的道理又让道君皇帝顺心了不少,他连连道好。孙尚书这个“长城”一词用得好,这曲折的道路、密布的水网利用好了,那还真是我们的“曲线长城”。 道君觉得心意已了,又打起了哈欠,那意思今天该到此为止了。 这时候重臣张叔夜出班奏道:“万岁,近来山东东平府一带地方上报有‘金妖’肆虐,此事很是蹊跷。河北田虎、山东宋江等贼寇就在那一带活动,微臣怀疑是否有贼人假借名义作乱;江淮王庆等贼寇已经占据数县,应该派重兵清剿。另外微臣还听说江南的情况也不太平,尼摩教方腊……” 他当过两淮巡抚使,现在也是尚书省专门研管剿灭贼寇事宜的,对各地的奏章比较熟悉,他显得忧心忡忡。 但是道君皇帝打断了他的话,“此事你等把奏章整理,报于枢密院,待童枢密与太师等决断。” 他早就不爱听这类烦心事,今天要不是实在没办法要会见辽使,他早就几句话就把这里的事打发出去了。 “蔡太师还有事否?”赵佶皇帝的事那都是交给蔡京来打理的,让这样的老太师干活,他对这位蔡太师还是尊重地。 蔡京早就看出这位皇上不耐烦了,他慢悠悠的说道:“皇上龙体要紧,这些琐事就交与臣等下来尽心去做便是。”在他的轻描淡写之下,张叔夜的这些要紧事都成了无足轻重的了。 “好了,如此甚好。”赵佶皇帝说着身体已经站了起来,他心道:还是老太师能让我省心。 他看着童贯点点头,回身就走。 “退朝。”临朝黄门太监赵佑高声喊喝。 众文武恭请老太师蔡京先行,然后才纷纷走出大殿。 童贯慢腾腾的落在最后面,刚到门口,赵佑走上来,“童枢密请留步,圣上请你去北书房,有军机秘事相商。” 童贯心领神会的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诡秘的笑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