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傲水浒风_221 华盛三宝【二章】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21 华盛三宝【二章】1 (第1/2页)

    ============================

    “我梁山作为一个整体暂时脱离对抗,但我们隐兵于民,并未放弃;而更大的方面,我们将在中原大地、江河湖海形成更广泛的实力。撤离不是水泊精神的结束,而是更大的,以大海为滨的水泊发展的开端!”

    雷三郎离开水泊前对卢俊义吴用说的话言犹在耳,如今面对给予厚望的林冲等人他再次强调。面对他心目中未来理想的领军人物,他继续问道:“林兄在冲锋陷阵中,自信可以带多少骑军?”

    “林某以为若要形成摧毁对手的冲击力,手下骑军应该在两千以上,如此即使敌方千军万马亦足可将敌阵冲散。”现时的林冲已经不是数月前的“张家哥哥”,带领铁骑几场战斗的纵横奔突已经让他信心倍增。不过他的话语中,还是带着那种特有的谨慎。

    “是啊,我想林兄的心目中,想回答‘韩信点兵’亦不为过。”雷三郎看着林冲不苟言笑的面色微微一叹:“可惜啊,良马难求啊。即使集中大宋禁军所有战马归我,恐也难以满足心愿。”

    微微一滞之后,他说道:“不过在三两年之内,我将力争为林兄建成铁骑军、轻骑军、重骑军,麾下不下一千骑。希望林兄能把他们带成真正的威武之师,成为敢于生活在马背上的移动军营。”

    离开梁山向东行进的的几天,雷三郎叫上武松、石秀大多时间与林冲、花荣等骑军将士在一起。结合这几次对骑军的使用实例根据他在“华盛天园”得来的记忆,制订未来两支主力骑军的训练和战争模式。

    花荣军将以游骑为主,把突袭、包抄、支援等作为主要任务,武器强弓硬弩配合投枪为先,兵卒配备皮甲等轻质铠甲。命名为飞骑军,速度是他们的制胜法宝。

    林冲军预定为三部组成,吕方、郭盛的铁骑军,李逵所部的轻骑军,另加新组织的重骑军。

    未来两骑军争取达到千人以上,但现在他们的骑军规模暂时还无法增加,花荣部增加副将花项虎恭旺、中箭虎丁得孙,手下骑军仍是一百五十人。

    林冲部吕方、郭盛率军一百五十人,李逵轻骑军二百人;新增重骑军五十名,他们的领军人物将是这次十八骑箭头阵的先锋将领摸着天杜迁和云里金刚宋万。

    这次战阵这两名头领充做箭头中的箭头,在对敌冲击中威慑最大。他们面对敌阵首当其冲,当然身上受伤最重,这次并没有随行。

    对十八骑箭头阵,武松曾经建议道:“这支队伍虽然人数不多,但冲击力和威慑力之大令人信服。若是将武器改进,人和马再披以重铠甲,那更将提高冲击力,并极大减少伤亡。”

    对此雷三郎却摇了摇头,他认为这重骑兵箭头阵在战场上的威力虽大,但却不是他们十八督骑尉的主要任务。箭头阵在千军万马中发动,靠的是铁骑的冲击、骑手的力量,十八骑各位头领高超的武艺并不得以真正发挥。

    另外未来无论是他们自称天道十八骑也好,燕云十八骑也好,他们大多时间应该是独往独来的,他们需要避实就虚、击敌弱点,力争发挥出各位头领独立作战的能力。他们更需要的是高速运动中进退自如的攻防能力,重骑装备并不适合他们。

    当然武松所提建议也是正确的,重骑兵在冲击敌阵中的威力巨大。雷三郎准备让杜迁、宋万伤愈后组成一支数十人的重骑军,归入林冲部,在正规的战场上才是他们发挥特长的地方。

    他自己提出的中心建议还是在这两支“马上军营”的给养配置方面。他认识到骑军的长途奔袭能力是无可置疑的,但粮草方面的配备明显制约了骑兵的能力,这在几日前大名府一战中就已经很明显了。

    这个时代的战争,许多时候粮草的问题就是是战场胜负的关键。在中原地区以往的战役中,如果没有了粮草或是粮草基地被烧毁,那即使你有百万大军不出三天也会土崩瓦解。历史上许多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就是以偷袭粮草基地取胜的,最有名的就是三国时期曹cao大破袁绍的官渡之战。

    这时候军队的食物还是采用与民间做饭传统差不多的形式,要扎营、运粮草燃料,炊火营埋锅造饭。这极大的限制了行军速度,宋军步兵行军最高也不过每日三四十里左右。采用这种饮食形式,就是骑兵队伍平均日行进速度也会降低许多,队连续行军作战的能力影响就更大了。

    骑兵需要突然性,机动性,目标不确定性,总之要寻敌弱点,对敌实行连续不断的打击。这就急需改善现行食物供应机制,尤其是兵马草料食粮储备保存方式。

    这次反围剿战役有些侥幸,他们也是通过攻击对手的粮草基地取得胜利的。但其实闻达粮草就在军中,如果高濂也如此,那就没有这么容易了。当然,北骑第一军草包,大名、东平、东昌三府并无战意也是很主要的原因。

    经过了雄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