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华盛三宝【二章】1 (第2/2页)
勃勃但又不甚理想的东京之行后,雷三郎的满脑子之中充斥的只是四个字——金戈铁马。 他已经明白了为什么此后一百余年,华夏大地一直有外族铁骑肆虐,甚至中原大国两次被灭亡,直至亡种亡国。 这个时代只认铁骑,其他都是浑浑噩噩的等死。他已经决定了今后的目标,那就是建立一支超级铁军,他也要在这支队伍之中,无论下多大功夫,一定要成为勇敢的出色的骑手。 现今他们水泊梁山虽说也有近千匹可用马匹,但真能接近称得上精骑的也就只有林冲所率的一百五十人的天道骑都尉。就连同样也称为精锐骠骑的花荣飞骑卫骑兵,战马的素质也已经差了许多,在中原大地尚可横冲直撞一番,真到了雁北塞外,那就与对手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了。 雷三郎心内的最低目标,是要建立两支不少于千骑的精锐铁骑,以他们为基础配合多种战术军团;在未来大战到来之前,形成一个坚强的拳头,在外敌摧枯拉朽的冲击旧朝廷之时,横空出世占领道德制高点,高举起抵御外辱大旗。 这是个需要长期谋划的战略,第一需要有素质的兵源、大量的物质金钱储备,第二更重要的是优质的战马。 现有的兵源人数倒没什么问题,但能达到铁骑兵素质那就需要艰苦的优选和训练了;钱财目前是最为乐观的,大宋商业体制已经是难得的优化,他们华盛天道又有“尚方宝剑”在手,道商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道业宣传加上官商纷纷投靠,规模发展迅速,日进斗金指日可待。 真正难度大的还是良马,燕云十六州的失去,西域的不通,使得大宋朝已经完全失去了唐朝时的优良战马产地,就当前而言这些战马只能去与辽夏去购买或易物换取。
当然这还得靠走私,正常渠道是行不通的。辽夏也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战马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是严禁与大宋朝交流的。 所以以往大宋宝马贵如金,正是这种垄断封锁造成的。 寻找马匹那暂时是后话,现今所做的就是让林冲、花荣等人在手头这有限的六七百骑兵中,首先打造成一支可以数日不下坐骑的移动军营。 在放弃水泊梁山这个长期的立脚点之后,山东一带真正的武装力量只剩下林冲、花荣这两支骑兵了。他们要在这方圆数百里之内长期练兵和与不同势力作战,相应有限的几个休整落脚点大多相聚数百里之遥。 平常对他们的要求时尽量少与人接触,人口稠密地区和大量禁军驻扎地区就应视为沙漠一般。保持长时间的行军和作战能力最他们来说是最关键的,这其中就需要从根本上改进给养问题。 这年代荒野并不少,野草遍地,马匹草料问题解决起来相对容易一些;即使是青红不接的时候,带上一些精饲料也可以解决,至少战马饲料不用熟制。而人员的食物就成了关键性的问题,要想保证五天以上甚至更长时间的连续行军能力,这在逐水草而居的边塞外族军旅中,也是未能解决的问题。 冷兵器作战那绝对是艰苦的体力活,每日的餐饭是不能含糊的,埋锅造饭除了新鲜好吃以外,主要原因还是熟制食品没有办法保存。 宋军的主食大体上就是蒸煮出来的米饭、馒头一类的食物,既不容易携带又容易败坏。辽、西夏等外族军队以蒸煮的rou食为主,提供给的热量虽高,但携带和保存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这种食粮配备问题,从远古到如今的大宋一直是基本都是这个样子。 这问题雷三郎已经考虑多日,这次让林冲、花荣陪同几日,解决这个问题也是主要内容之一。 解决这种特殊时期的食物中最理想的应该是压缩饼干,可是,咳咳,这个暂时只能“想干充饥”。真正接近于现时能很快就利用上的应该是后世明代戚继光发明的“光饼”,还有更后的极为著名的战争之粮——炒面! 这两种食物,都经过了后世无数的考验,证明切实可行。含油丰富的“光饼”可保十天左右不腐,炒面更是可以保证一个月以上滋味如初。 还有一种食物很是有名,那就是数十年后蒙古骑兵发明的类似rou松的熟rou制品,也能保证相当长的时间不腐败。 雷三郎把这三种食物命名为“华盛三宝”,仔细说与林冲、花荣,命他们回去加紧试做。将来这些食品将配备给华盛天道所有的武装力量,为军兵的连续作战能力打下特殊的良好基础。 接下来又与他们商议探讨了以后两支骑军长期游动作战的休整补给点之后,负责带路的没遮拦穆弘来报,前边已经到了沂水地界。 雷三郎微微一笑,望着因为明确了发展方向而显得精神抖擞的林冲、花荣二人说道:“好吧,沂蒙山水地域广大,正是你们骑军可能的理想据点之一,我们来好好熟悉一下这块土地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