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23 我们曾有的辉煌【二章】3 (第1/2页)
============================ 谈起的这位神秘人物,正是那位华盛天道总教长公孙胜的二师兄,总是蒙面出现、行踪飘忽不定的那位沈云道长。 话题是从雷三郎他们所带的那几十块石头谈起的。 雷三郎将前几日收集的那些石头,挑出几十块自己看着似乎有用的带在身边,那意思是想看看这一带有什么可利用的矿藏。沂水这一带大山里地势实在是好极了,天高皇帝远,自己有什么新鲜主意在这里应用发展太便利了。 对于这些矿藏石块,他们之中病大虫薛永、没遮拦穆弘、铁叫子乐和都略懂一些,采集的石头还不算毫无边际。至少目前它可以看出来,这周边山里应有煤、铁、石灰等矿藏。当然这也只是大略一看,含量怎么样有没有开采价值等等那还远不清楚。 这****又取出石头细细端详,正好辛翁看完病人踱步进来,看到他正摆弄石头“咦”了一声。 他仔细看了看这些石头,颇似有些爱不释手的玩味道:“好眼光,这其中颇有几样实用的东西。圣使贵为一道之尊,想不到还有这雅好!” “辛翁可对这山中出产有所涉猎?” “略知一二。”辛翁语气畅快,“年轻时游历山川采药验石,后在延州军中曾于沈学士、沈经略处多得教诲。我在游山玩水之际也更是喜好上了这一节。来来,圣使不妨看看辛某人的收藏,这其中大多是这沂山里的。” 说罢将雷三郎引入另一间小屋,这是间储藏室,里边除了大包小包的草药,其他竟是成堆的石块。 “辛某采药之余,也时常带几枚异石回来。你来看看,别看现在不起眼经过炼制后这可都是宝贝啊。这是石灰石,这个可出精铜,这个是赤铁;这个多透亮,石英啊。诶,告诉你,最好的还是这黑黑的东西,好煤啊。”辛翁蹲在那里如数家珍。 雷三郎愣在那里,都有些呆了。 “想不到辛翁还是矿石大家哦,雷某真是失敬失敬。”愣了半晌才说出来。 “哈哈,雷圣使说笑了。老朽这点水平给沈经略提鞋都不够。”他沉吟了一下说道:“即使今日老朽也还有许多辨别不清,如果见到沈云那小子或许他倒能说的头头是道,也不至让这些宝藏永不见天日。” 他这是的二次提到“沈经略”了,雷三郎本欲要问这沈经略何许人也,这时却突然被他提到的另一个人吸引住了。 沈云,是他么。公孙胜在夔山道教的二师兄,妍儿的恩人沈云? 留锦囊“北渐东迷西分南平”的沈云?! 辛翁提到的还真是这位神秘的道家人物,虽然说不清他那暗语箴言到底为何,但雷三郎早就对这个神秘的道长关注有加。 现在辛翁一说,他才知道那沈云不只是神秘,那是货真价实的异人。这不光是因为他神秘的功夫、飘忽的行踪,还有那不凡的技艺和见识,更是因为他的长辈——那位辛翁口中的“沈经略”。 沈经略是那位?好家伙竟然是沈括。 沈括,写华夏科技史《梦溪笔谈》的科技奇人沈括沈存中! 沈括,北宋科学家、改革家。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甚至在军事上也有成就。这沈经略的称呼就是出自他在为抵御西夏,改知延州(今陕西省延安一带),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的经历,那时辛翁还是沈括手下战将幕僚。 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对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无所不精,反映了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梦溪笔谈》所包括内容极广,包括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文学、史学、考古、音乐、艺术等共600余条。其中200来条属于科学技术方面,记载了他的许多发明、发现和真知灼见,是古代科技的大百科全书。他所记录的古人达到的科技高度令后世人咋舌,就像春秋战国时期墨家所代表的科技成就已经让人吃惊一样。 早有这样的成就,接着的后续却是那么的遗憾。我们中原华夏所欠缺的是那种坚持的延续性,后世那位最牛的历史老师说过:两千多年前《墨经》中就有光学八条了,已经有五大行星记载了。这个牛顿发现光谱、发现万有引力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了。如果华夏那时候就坚持研究,说不定人类早已生活在火星上了,说不定早已发明时间机器了。 但是历代中国的科学家、工程师……没人重视,还受排挤,工匠地位低下,这些使得华夏令人惊异的科技流失了。 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却是在这种环境中写成的,这跟本就是一个振聋发聩的童话。 雷三郎那个一直以来许多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