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 铁城离情【六章】7 (第2/2页)
她性情坚忍又出身军人世家,耳濡目染也知道一些行军作战事情。现在柔情似水一心一意,也就顺着“相公”的兴味,多读了些这方面的书。 “跟辽人打仗,三郎可是要小心呢,那些人太如狼似虎了。”她也摸着雷手上的疤痕,心疼起来。 “你放心,你家圣使大人是金刚不坏之身。”雷三郎把她搂紧了些! 薛漫月说起那“佛罗密”文时,他却不禁苦笑,那种牛文,恐怕自己这个雷圣使再也不会几个了。 不过现在他却忽然有了灵感。对呀,稍作变换一下,自己还真有现时无人可懂的现成的密码文字。他想起的这个密码文字是什么呢,汉语拼音。没错,同样英文字母组成的汉语拼音。 很快就在这清凉的大竹床上,雷三郎连写再讲,说的顺畅流利,一点都不大磕巴,还真像是个传道圣使,把这新命名的“华盛密文”字母和概念饶舌了好几遍。可饶是薛漫月聪明善学,曾在东京风月场号称一言评诗,但乍一接触,实在是对着这个“天书”一样的文字一头雾水。别说弄懂了,嘴巴念得都不流利了,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 “漫月还是再跟随圣使几天吧,怎么也把这‘华盛密文’弄清楚再说,好吧三郎。”她歪起头靠着雷三郎的肩膀不再念下去了。 雷三郎心想:她这是还要跟着走啊,这么教下去,猴年马月也不是个头。 他硬起心肠,不想在通融答应了,于是还是继续讲解。可是真想让她一下就有这种拼音文字的概念,大概还真是太难了;难的雷圣使头上也冒了汗。
传道圣使虽然很能说,但真要当起启蒙教员来,看来却未必够格。 看着他头上冒汗,薛漫月大眼睛一转,却好像有了主意。她一边谈条件还要继续跟随,一边说起了她的办法。 她取出一张纸,那自然是她最拿手的“漫雪一句诗评”了。这是一首唐代本地大诗人张继的诗: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她的办法是这样的,既然华盛密文(也就是拼音)与文字可以对应,那不妨就标注出来,这样学起来就形象多了。接着狡猾的要求道,雪儿就是对诗熟悉,学得也快;每天研读十几首,相信有个百八十首也就把这密文摸出门道了。 雷三郎按照她的方法试了试,效果果然好。薛漫月是很聪明,或许她早已经摸出些门道,才能出这样的主意吧。也许人家这也是实在不忍看我这掰扯不清,急中生智帮我在想办法。 对她的善解人意都有些感动了,也罢,要不就让她在跟我们一程,大不了也就是耽搁一两天呗。 教学终于有了效果,他好不容易轻松了许多。薛漫月越是要求跟随的紧急,他越是假意不答应。故意随手拿起这首诗,漫不经心的欣赏起那评语来。 对这首诗,薛漫月是这样“评判”的:汉江水养汉江人,绝美的夜景带着nongnong的乡愁,张大诗人是否实际就是在写他的故乡襄阳? 是很奇特,不管薛漫月是不是懂诗,至少她的视角总是与众不同。 “雪儿不愧是才女,在东京声闻远近,漫雪楼阅人无数,奇思妙想多有独到之处。佩服,佩服。”虽然还沉浸在被人求的满足中,可这赞扬却是真心的。 不过,一直在撒娇恳求的薛漫月,听了这话忽然有些发愣,立刻就不吱声儿了。 雷三郎却没注意到无意之间已经得罪人了,他还沉浸在一种满足感中。 他在想:由薛漫月来先掌握这个“华盛密文”应该是个好选择;而且,这位“薛圣女”在还是个可以接手桃花坞道场那些“机密技艺”的好人选。以后加以考察和锻炼熟悉,在东京她可能还真是要成为个顶梁柱呢。 这时候,只听薛漫月说道:“好吧,漫月听从圣使吩咐。明天,明天与小绿就回转东京吧。”说着又递过来几页纸,“再写上几页吧,漫月想尽快熟悉起来。” 说罢转了个方向,借着淡淡的灯光,又低头看起来刚开始那几张“天书”。 雷三郎有些错愕,不知道为什么薛漫月会突然想通了。不过他此时心情正好,也就没多想;而且轻松下来另一种感觉就露头了,他就说道:“这个倒不急,以后有几封书信来往,就理解的快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