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在前_第六十六章 斑驳的墙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 斑驳的墙面 (第5/6页)



    它没有动,虽然它确实迎风而飘。但是,在仅属于思维空间的逻辑规律而言、、、旗,确实没飘。飘动的,只是你的心啊、、、!”

    “这就是唯心主义、、、”

    “这就是大街上,非主流的众多观点意中,对唯心主义的看法。”

    “众多观点之一?”

    “没错。”

    老钱说道:“在这个非主流的观点中,唯心主义,就是在思维空间内,构建了一套虚拟的标准和规律。如此,对于这些唯心主义而言,眼中的世界,可能与真实的物质世界,相同。也可能与真实的物质世界,不同。

    但是,不管是相同,还是不同。

    对于唯心主义而言,如果他相信,以自己的思维标准,所看到的世界,就是一个真实的世界。那么对于他而言,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也就是所谓的,意念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听到这。

    希望想了想,问道:“你说的,是唯心主义。那么,从非主流的角度,唯物主义的那种、、、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在物质和意识之间,物质决定了意识。

    又该怎样的理解?”

    这个、、、

    老钱停顿了几秒钟,然后说道:“通过嗅觉、视觉、触觉、、、等等一切感觉器官,人们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感知和触摸物质世界。

    并且,根据这些感知和触摸,获得对物质世界的认知。

    从这个角度看、、、

    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在物质和意识之间,物质决定意识。在逻辑上,说的过去。”

    “说的过去、、、只是说的过去?”

    “从大街上,一个普通人的观点中,确实的,是说的过去。

    但是、、、”

    “哦,还有但是?”

    “没错,从大街上,一个普通人的观点而言,但是、、、”

    “但是什么?”

    “但是,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等感知,所获得各种资讯之后。必须的,要靠一种属于意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总结、归纳。

    而这个总结和归纳、、、”

    “怎样?”

    “必须让各种数据、资讯,还有属于逻辑、灵感的思维能力,处于同一个水平。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掘和寻找,属于最客观的物质规律。”

    “你的意思、、、?”

    “过于强调思维,容易进入一种、、、忽视物质,重视逻辑,一个不留神,就构架出一个、、、依靠逻辑思维而建立的、、、虚拟空间。

    这种虚拟空间的构架,具有安抚人们心灵,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但是,对于探索物质世界的根本规律,没有太多的促进作用。

    反之。

    过于强调物质,容易进入一种、、、强调经验、强调资讯、强调数据的实物主义。所以,既不过分的强调数据,也不过分强调逻辑。

    而是。

    以,经验、资讯、数据,作为基础。

    然后,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将经验、咨询、数据,转变成,可以解释物质世界运行的、、、物质规规律。

    这,就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

    其他的动物,仅仅的,是对物质世界的刺激,具有各种本能的反应。而人,在收到这些刺激之后,会收集这些刺激所产生的各种经验和数据,然后用逻辑的方法,探究其运行的规律。

    所以。

    唯物主义的、、、物质第一,意识第二。

    可能会让人们的思维,偏向于物质资料的收集。而对于思维,这种仅仅属于智慧生命,所拥有的、、、想象、灵感、逻辑等特征,有所忽略。

    而这种忽略,对于人们探索物质世界的各种规律,没有多大的正面意义。

    所以、、、”

    “怎样?”

    “过于强调唯心,会让人忽略物质。过于强调唯物,会让人轻视、忽略思维。

    所以,从探寻物质世界,各种规律的角度。

    尤其是探索物质世界,所遵循的基本规律而言。既不过分强调属于思维的、、、逻辑、灵感、想象。也不过分的强调属于物质的、、、数据、验证。

    而是、、、

    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就像、、、”

    “像什么?”

    “就像太极,阴阳相合,互为一体。”

    “什么意思?”

    “太极,由阴阳而成。

    有阴就有阳,就像有白天,就有黑夜一样。二者相互独立,但又互相依存,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太极,所包涵的意思,就有平衡、融合、整体的概念。

    所以,同样是对物质世界的一种认知。

    唯心主义,偏向于思维。

    唯物主义,偏向于实证。

    这种偏向,让二者失去了平衡。

    这种偏向,让二者很难有机的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所以,如果从探索物质世界的各种规律。尤其的,是探索最基本规律的角度看、、、二者,必须进行有机的融合。

    这种融合,就如同太极的阴阳一般。

    互相独立,但在平衡中,又互为一体,成为一个稳定而完整的体系。

    所以、、、”

    “所以怎样?”

    “所以,如果从这个非主流的角度看,平衡之后的新思维观,既不能称之为唯心主义,也不能称之为唯物主义。”

    “那么,称之为什么好呢?”

    “各自独立中,形成一种稳定的平衡,就像太极一样。既然如此,就叫太极吧。”

    “太极、、、?”

    希望想了想:“对此,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比如,人们在研究某个物质规律时,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而这些数据,就是物质在人们意志中的反应。

    属于,唯物主义的范围。

    此时,一个问题出来:如何把这些大量的、散乱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最终升华为、、、一种规律的存在。”

    “是啊,怎么才可以?”老钱问道。

    “以思维中的逻辑、灵感为基础,进行一种想象、、、”

    “想象?”

    “没错。”

    希望说道:“意念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以数据为基础,然后,通过代表灵感、逻辑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